最近的全球汽车销量榜单,真跟扔了颗炸弹似的,把一潭死水的车圈炸了个底朝天。榜单前三就三个数:68.18万、35.04万、31.63万。
头两个还是老熟人,丰田和大众,雷打不动。可这第三名,蹦出来个名字,让所有人心里都咯噔一下:比亚迪。
没错,就是那个曾经被人开玩笑说“名字都起不好”的中国牌子。现在,它就这么堂堂正正地坐上了世界第三的交椅。这画面,让那些看惯了德系日系轮流上位的巨头们,脸上的表情别提多精彩了。时代这趟车,好像真换司机了。
老大哥们集体看傻了眼
以前那排行榜,跟春晚似的,翻来覆去就是丰田、大众、福特那几个老面孔。可今年这剧本,导演直接给撕了。比亚迪不仅是挤了进来,更是把福特、现代这些大牌,甩得连尾灯都看不见了。
最尴尬的要数那些豪华品牌。以前的BBA,宝马奔驰奥迪,那是身份的象征。现在呢?前十的门都摸不着,只能在十几名的位置上,眼巴巴地看着。这就说明一个道理,当风口变了,你过去那点光环,真不如消费者手里的钱好使。
而且,这还不是比亚迪一个人的胜利。往前二十名瞅瞅,吉利银河、奇瑞、五菱,一帮中国兄弟组着团就冲进来了。以前全世界都在猜“下一个丰田是谁”,现在大家可能更关心,“下一个比亚迪会从哪冒出来?”
凭啥是中国车掀了桌子
中国车能有今天,可不是天上掉馅饼。这背后,是闷着头干了好多年,然后在一个关键路口,选对了方向。什么方向?新能源。全球新能源车都占了快三成了,咱们中国市场更猛,快一半的车都是电动的。
中国不光是最大的市场,贡献了全球近四成的销量,更成了电动车革命的发动机。比亚迪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当别人还在纠结要不要搞电动车时,人家已经不声不响地把电池、芯片、整车全给整明白了。
核心技术全在自己家后院,这还怎么输?吉利银河靠着酷炫的智能座舱,一个月就卖了十万多辆;奇瑞在国外卖得风生水起;五菱更不用说,一台小神车,直接开进了千家万户。他们的共同点?抓住了电动、智能、便宜这三张牌。
先别急着开香槟
当然,网上也有人泼冷水:天天这么卷价格、卷配置,小心把自己先给卷死了。这话糙理不糙。中国品牌的崛起,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国内这片沃土。可真要走出去,那路可就没那么好走了。
欧洲人玩技术标准,美国那边特朗普总统的贸易政策也不是吃素的,这些明里暗里的门槛,就像专门给中国车企埋下的雷。万一哪天补贴没了,或者国外政策一变,今天的优势还能剩多少?谁也说不准。
更别忘了,那些老牌巨头手里还捏着两张王牌:品牌和专利。在很多油车还是绝对主流的地方,人家依然是说一不二的老大。一场关于电池、芯片和智能算法的硬仗,其实才刚刚打响。
笔者以为
所以啊,现在就喊“中国汽车统治世界”,那真是高兴得太早了。比亚迪是打赢了一场漂亮的关键战役,可整场战争,离结束还远着呢。
眼下的风光,更像是拿到了决赛的入场券。真正的考验,是怎么在全球布局,怎么让技术一直领先,怎么把自己的牌子做得跟BBA一样响亮。那些被挤下去的巨头们,肯定不会干看着,他们的反击随时会来。
这场全球汽车圈的大洗牌,你以为看到的是高潮?不,这只是个开场。真正的好戏,还在后头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