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有位车主朋友分享了自己的买车经历,挺有意思的,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
他说自己在2022年3月份的时候,买了一辆丰田亚洲龙,是2.5升的混合动力版本,最后连税带保险全部办下来,花了22万5千块。
当时他还觉得自己挺会砍价的,销售都说他厉害,可没想到才过了两年,回头再看这个价格,他自己都觉得有点高的离谱了。
这就让人纳闷了,一辆在当年看起来各方面都挺不错的车,一个在当时看来挺划算的交易,怎么这么快就让人感觉“买亏了”呢?
这背后其实不是车主个人的判断问题,而是我们整个汽车市场,特别是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太快,带来的一场深刻变化。
咱们先把时间调回到2022年初,那时候的汽车市场跟现在可完全不一样。
如果你手里攥着二十多万的预算,想买一辆中型轿车,也就是大家常说的B级车,脑子里盘算来盘算去,基本上就是那么几个老面孔。
比如本田的雅阁,主打一个年轻运动;大众的帕萨特,德系车,感觉稳重扎实;日产的天籁,坐着舒服,号称“移动大沙发”;还有就是丰田自家的凯美瑞,什么都挺好,但又好像没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是个标准的“均衡选手”。
在这些车里,这位车主最后选了亚洲龙,最主要的原因,他说是因为颜值。
他觉得亚洲龙的侧面看着最漂亮、最大气。
这个观点其实很有代表性。
亚洲龙和凯美瑞虽然是同一个平台出来的,但它的尺寸要更大一些,车长快到5米了,整个车身姿态显得特别修长,有一种比同级别车更高档的感觉。
再加上那个非常有个性的大嘴前脸,让它在一众相对保守的B级车里显得很特别。
所以说,在那个大家产品力都差不多的年代,外观设计这种很感性的东西,往往就成了决定很多人掏钱的关键因素。
这事儿放到谁身上都一样,性能、配置都能比出个一二三,但喜不喜欢一个东西的样子,有时候就是一瞬间的感觉,感觉对了,那就定了。
当然,车买回来不是光看的,还得用。
这位车主每年过年都要开长途,单程就有800公里,这对车是个不小的考验。
从他的描述来看,亚洲龙的表现是让他满意的。
他特别提到了两个点,一个是丰田的驾驶辅助系统,另一个是混合动力的驾驶感受和油耗。
先说这个驾驶辅助,在高速公路上长时间开车,人是会疲劳的。
亚洲龙这套系统可以把车子稳稳地保持在车道中间,还能根据前车的速度自动加速减速,这就大大减轻了驾驶员的负担,让他不用时刻紧绷着神经。
尤其是在节假日堵车的时候,车子走走停停,右脚在油门和刹车之间来回换,时间长了特别累,有了自动跟车功能,就能把右脚解放出来,这个体验确实很好。
再说动力和油耗。
2.e升的混合动力是丰田的招牌技术。
它的好处在于,在市区里低速行驶,比如等红绿灯或者在地下车库里找车位,车子主要靠电驱动,非常安静,而且起步加速的感觉特别平顺,就像丝绸一样顺滑,这是传统汽油车比不了的高级感。
而上了高速需要超车的时候,发动机和电动机一起工作,动力储备很足,让你超车的时候心里有底,开起来也就不那么累。
至于油耗,那更是混合动力车型的强项。
市区里开,百公里油耗也就四五个,这对于一辆快5米长的中型车来说,是非常省了。
要知道,同级别的纯汽油车,在市区里开,油耗上八九个甚至十个以上都是很正常的。
日积月累下来,这能省下一大笔油钱。
所以,综合来看,在2022年那个时间点,亚洲龙这辆车本身的产品力是没有问题的,它可靠、省油、开着舒服、空间也大,外观还有特点,对于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来说,它确实是一个非常称职的交通工具,能满足绝大部分的用车需求。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为什么一辆这么好的车,才过了两年,车主和很多网友都觉得“不值”了呢?
答案其实就两个字:变天了。
这个“天”,就是我们中国的汽车市场。
就在车主提车的2022年,我们国家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进入了爆发的前夜。
随后的两年里,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品牌,推出了一系列极具竞争力的新能源车型,它们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飞跃,更重要的是,它们用一种颠覆性的方式,重新定义了汽车的“性价比”。
咱们可以简单对比一下。
在2022年,花二十多万买一辆亚洲龙,你得到的是成熟可靠的混动技术、不错的驾驶质感和丰田这个品牌带来的省心耐用的口碑。
但在今天,同样的预算,甚至更少的钱,你能在国产新能源车里买到什么呢?
你能买到零到一百公里加速三四秒的强悍性能,这在过去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跑车才有的水平;你能买到比特斯拉还先进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可以在高速上自动变道、进出匝道;你还能得到像电影院一样的大屏幕、聪明的语音助手、柔软舒适的真皮座椅,甚至有些车还给你配上了车载冰箱、按摩座椅这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配置。
这种变化是全方位的。
过去我们评价一辆车好不好,看的是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三大件”。
但现在,大家更关心的是电池续航、充电速度、车机芯片、屏幕大小、智能驾驶水平。
中国品牌正是抓住了这个赛道转换的机会,用技术创新和我们强大的供应链优势,把这些过去非常昂贵的配置,一下子做到了普通消费者能接受的价格。
这就好比,你当年花大价钱买了一部诺基亚的旗舰手机,功能强大,质量可靠,砸核桃都没问题。
可没过两年,苹果和安卓智能手机出来了,能上网、能玩游戏、能看视频,功能体验完全是另一个次元的,你手里的诺基亚虽然还能打电话发短信,但跟新手机一比,就显得落伍了。
所以,这位亚洲龙车主感觉“买贵了”,并不是说亚洲龙这辆车变差了,而是参照物变了,整个市场的评判标准变了。
他当年的选择,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是完全正确和理性的。
而他今天的感慨,恰恰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骄傲。
正是因为我们国家汽车工业的飞速进步,才有了今天这样百花齐放、竞争激烈的市场,才让合资品牌不得不放下过去高傲的姿态,纷纷降价增配,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每一位普通的消费者。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一声“买亏了”的感叹,其实更像是一句对我们“中国智造”实力崛起的由衷赞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