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一家长城4S店,看着主打的哈弗H6和高端的WEY摩卡,脑袋里蹦出的全是个事儿——它们都搭载长城自家的湿式双离合变速箱。这不是普通的技术,这是中国汽车产业痛苦求索后的一次硬核突破。
哦忘了提时间,得标个年份事儿。湿式双离合是从2016年频频刷屏的,当年哈弗推出第三代产品,大伙儿一试车就觉得变速箱顺滑很多,比原来的产品开起来舒服。这技术不是突发奇想,背后是逼出来的。你想全球大牌车企一水儿推8AT、9AT甚至10AT,但AT变速箱那核心技术早被德国采埃孚、日本爱信卡死,专利像一堵墙,难翻得很。
真人聊事儿哪会摁理论不放,必须串点细节。山东盛瑞那会搞8AT变速箱,还挺轰动,结果装上陆风X7、奇瑞捷途后表现拉胯,声量没两年就被市场淘汰。长城看明白了,与其在别人定的规则里挣扎,不如另辟蹊径干自己的事。
决定DCT技术路线,长城跟自己说:“咱的主打1.5T、2.0T发动机扭矩大,CVT不顶事,而AT被死死封锁,只有DCT能顶大扭矩。”但选DCT还有干湿两种,故事要展开了。当年大众的干式双离合因为散热问题备受吐槽,换挡顿挫得能让人把杯里的水甩出去,离合器也容易出毛病。长城一拍板,直接攻难度更大的湿式双离合,用油液冷却离合器片,耐扭矩更强,稳定性也跟着上来了。
记事儿不能少画面感,哈弗用了湿式双离合后油耗肉眼可见地降低。一辆长城车型的综合油耗不到10升,而宝马3系和凯美瑞那样搭载8AT的车油耗都超过10升。多出来的1升油不是小事儿,长城设计了超低粘度润滑油,让油液流动更顺畅,还大幅降低运转时的搅油损失,确实聪明。
突然想起个细节,长城还请了个重量级大咖,奔驰前变速箱专家格哈德·亨宁。他和30多个国际技术专家,在长城蹲了四年,搞出了第一款7DCT,专利申请都有85项,验证累积里程超过750万公里。那是什么概念?相当于绕地球跑了188圈。
真实人讲事不会只喷数据。举个实际体验的例子,摩卡SUV,这车搭载了最新的9速湿式双离合,急加速时动力直接给到脚底,差不多能秒杀一大票8AT变速箱。油耗被压到8.8升,随便一对比,那奥迪Q5L搭载的7速湿式双离合竟然超过11升。你要想,一个2吨重的摩卡SUV都能把油耗控制得这么低,这技术是真硬。
最后再补一句,这不是啥偶然选项。长城在变速箱上的选路,起初是被国外专利封锁逼到绝路才做出的,无奈之余却成就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核心技术突破。大伙儿都明白,没有自主研发,国产车永远只能被卡脖子。
真实人聊事肯定有点情绪,这段话不是干巴巴记流水账。长城敢花十年时间硬扛技术壁垒,敢用湿式双离合先后拓展到哈弗和WEY,不是执拗,更不是图简单过关,而是顶着汽车行业现实压力,逼出条路来,才向市场诀别性地证明:中国车行有自己能打的路子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