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重拳整治网约车乱象,千余不合规车辆被清退,行业迎来大洗牌

长沙的网约车市场,这回真是动了“大手术”。7月初,市公共交通执法大队拉来滴滴、曹操等17家平台负责人,一场针对投诉处理标准和要求的座谈会开得火热。各路“掌门人”纷纷表态,要从源头抓起,把服务做好,把投诉降下来。这场景,不禁让人想起老百姓那句掏心窝子的话:有问题别藏着掖着,摊开来说才好办。

说到底,为啥这次动静这么大?原因很简单——近一年里,长沙收到的网约车投诉线索比去年多了不少。乘客不满意、司机有怨气、平台挠头皮,各方都觉得不能再拖下去了。行业乱象要是不管,那些老实守规矩的人就吃亏;市场环境要是一直乌烟瘴气,大伙出行也没安全感。

于是,从7月开始,一轮精准打击行动拉开帷幕。不合规车辆成了重点“照顾对象”,什么“营转非”、无证驾驶员,全都逃不过执法人员的火眼金睛。据统计,仅一个月时间,就有1011台违规车辆被封禁清退。这还没完,高铁南站东广场成了常态化执法点,每天都有现场查处,“打游击”的司机日子不好过了。

当然,只靠查处还不够。为了解决办事效率低、案件拖沓的问题,有关部门对流程也做了一番“大扫除”。调整协查函格式、明确回复时限,让案件办理节奏提速;一旦发现问题,从发函到催办再到入企执法,一个闭环流程让问题无处遁形,不给推诿扯皮留空子。

其实,说到底,这不是长沙一家独大的难题,全国不少城市都在为“不合规网约车”头疼。有的平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司机钻政策空子,到最后吃亏的是谁?还是咱们普通乘客和守规则经营者。一辆黑车能毁掉多少人的信任?一次事故就可能砸掉整个行业口碑!

长沙重拳整治网约车乱象,千余不合规车辆被清退,行业迎来大洗牌-有驾

面对这样的局面,仅靠运动式治理肯定远远不够。如果平台企业真的把责任扛在肩上,就该主动筛查清理自家队伍,而不是等着监管部门敲门提醒。同时,也希望相关政策能更细致、更接地气,比如完善准入机制,加快信息共享,让违法成本高到没人敢冒险。而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平台或个人,该罚绝不能手软,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未来,如果每个城市都像长沙这样下狠劲儿治理,再加上一套科学有效的长效机制,是不是咱们出门打个车就不用担心遇上黑车?是不是辛苦挣钱养家的正规司机也能挺直腰杆?

当我们习惯于抱怨服务差、安全隐患多的时候,可曾想过,那些屡禁不止的不合规操作背后,到底是谁在纵容,又是谁该负起真正责任?你愿意继续忍受这种混乱吗?

本文无任何不良引导,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点观察家第6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