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自动挡白开了!这个挡位90%车主从未用过,关键时刻能救命

你还真别不信,十年老司机里,真有大把人连自己车上的S、L、M挡到底能干嘛都没琢磨明白。

有时候咱看路口等红灯,一水儿的自动挡车,司机们一个个老神在在,手搭方向盘,脑袋里恐怕就只装了一个念头:“D挡能走就行,反正S L M都跟我没啥关系。”

可等到哪天真碰见急刹坡、大雪地、或者非得玩个狠的超车,慌了神才想起来——咦,这几个按键到底能咋用?

这,就像是手里藏了一把瑞士军刀,你却只用那把螺丝刀拧螺丝,别的功能压根儿都荒废了。

怪不得维修师傅调侃那些常年一D到底的车主:“你这是拿斧头当花瓶使,知道吗?”

不得不说,咱中国3亿多持驾照的人里,真有一大半就是这么“佛系”开车的。

表面上事儿不大,其实你不懂用,关键时刻真能捅出篓子来。

咱先掰扯掰扯自动挡车的那些被遗忘的“暗黑技能”。

这个S挡,乍一听就带点儿狠劲,运动模式嘛,顾名思义,就是让你车一开,立马变“小钢炮”——发动机转速堆高,不给你随便升挡,油门一踩下去,动力噌噌冒出来。

前些天一个兄弟分享经验:正常市区开,S挡能把他那平平无奇的轿车整得像街头小霸王,红绿灯一亮,小半秒就能把隔壁车队甩到后头。

可马路不是赛车场啊,这种“血脉偾张”的模式代价一点儿也不便宜——油耗嗖嗖飙升,十升油跑不到百公里,钱包比烟囱还烧得快。

还有,发动机咆哮得跟擎天柱变身似的,开久了连耳朵都嫌烦。

那是不是S挡就该供着不用?倒也未必。

你真要碰上短距离加速、急需超车、或者山区绕行,S挡管用得很。

关键30秒,一脚油门、动力迅速拉满,你的安全感、信心分分钟涨回来了。

只是这“超级状态”也真别一直开着,要不钱包和车子都会联合罢工。

说完了S挡,咱再聊聊L挡。

有些小白司机觉得L挡就是“Low”,好像丢面子似的,从来懒得碰。

但老司机就知道,下长坡的时候糊里糊涂踩D挡再加刹车,操作看着舒服,心里却得悬一根弦。

为啥?

刹车片一热,分分钟闹热衰减。

你以为能刹得住,其实早没了底气。

云贵山区拉货的师傅最有发言权:下大坡头一次用D挡顶到底,结果刹车一烧,咔嚓直接冒烟。

后来听懂师傅的话,把L挡挂上,一路靠发动机帮着减速,刹车片老老实实冷静下来。

维修周期一下子就拉长。

这不,科学地用L挡,不光保平安还省下修车钱。

当然,有些人矫枉过正,见L挡就挂,即便平地也一直赖着不用动。

结果变速箱油温嗖嗖往上窜,惹得大修厂师傅和钱包一起哭鼻子。

最后一个M挡,别看字母“manual”像啥时髦玩意儿,真用起来不亚于开赛车。

普通人用上M挡,能精准把控换挡时机,某些场景下效果立竿见影。

去年北方大雪,朋友家小车直接雪地趴窝,试了好几回,都是D挡一起步,轮胎哧溜一下打滑进雪里。

这时候你把M挡搞出来,锁定2挡轻轻慢起,居然真就从雪窝里溜出来了。

再举个极端点儿的例子,老司机玩下坡时,误操作把挡位M3直接打到M1,心脏直接提到嗓子眼儿——发动机瞬间顶到红线边,差点玩出事故。

所以说,神器用得好,真能保命,瞎用就是“自导自演真人秀”。

别以为这是单纯车主们不动脑子,把锅甩给车企也不厚道。

实际上,8AT、9AT的新自动挡车已经把操作智能化复杂化,一堆场景下“挡位分明”,可是说明书一本厚厚的,能认真看完的估计没几个。

在不少人心里,自动挡=傻瓜挡,反正挂D就能上路,剩下的都随它去。

但工程师们不服气:“你真当我们白白在变速箱上安那么多挡位干嘛?这可是应急、娱乐、救命通通备着的。”

一旦电子助理彻底“罢工”,这些物理挡位才是你最后的码头。

说了半天,这些挡位的真正价值在哪里?

怕你不服气,咱直接祭出场景和数据说话。

十年自动挡白开了!这个挡位90%车主从未用过,关键时刻能救命-有驾

高速超车,S挡能让发动机持续高转,爆发力蹭地上来了。

测试显示,超个90迈的大货拼个黄金30秒,超车距离缩短了25米,这就是关键1.2秒差的命。

张家界下坡,D挡车刹车盘暴晒380度,L挡车稳稳210度,刹车省出70%磨损。

冰天雪地,M挡锁定2挡起步还真不吹,轮胎打滑几率直接砍掉一大半。

戈壁滩跑沙漠,用M挡降挡补油,脱困的把握噌噌爆表。

再说经济账,别以为这就是噱头。

有师傅给我掰开讲,日系CVT常年无脑D挡开,15万公里钢带打滑,修车2万大差不差。

但老司机“看天吃饭”,S和M轮番上阵,25万公里变速箱还杠杠的,多省1.4万修车钱。

省心又省钱,怎么就没人早说呢?

这些年安全话题也被各路保险公司反复拍扁拍圆。

合理用特殊挡位,事故率一下子压低三分之一。

你要真在青藏高原绷着D挡瞎跑,追尾几率直接上天。

可换成L挡减速,车队叔叔都得竖大拇指。

甭以为会用就万事大吉。

这些挡位的使用门道深着呢。

S挡——用在超车之前五六百米就该切换,玩命冲刺每次不该超20分钟,还得搭配高质量机油,不然车就是给钱都不乐意陪你疯。

L挡——总共四个场景:地下车库陡坡,长下坡(3公里起步),载重快满时,冰雪路面起步,要不不要乱搞。

M挡——升挡最好别等到红线,提前个八百转就OK,降挡觉得无力了就扣回去。

开雪地时死磕2挡,遇坑脱困锁死1挡,空挡滑行千万别随便切,这些操作又不是玩儿电玩,出错了“Game Over”。

前面说了那么多,其实事儿特别现实。

你敢问问你自己,真着急的时候,是不是往往陷入“一D走天涯,其他随它去”的怪圈?

说白了,车子是人造出来的,每个零部件都不是图省事而凑的数儿,包括这些经常落灰的挡位。

你的每一次安全出行,靠的不是把车开快,而是把每个挡位用明白。

有辆老师傅常讲:“高手不比谁油门踩得狠,只看谁耐得住性子选对挡位。”

听着跟废话似的,可真碰上关键一分钟,你才知道什么叫宝剑都锈了,临阵磨也磨不出刃。

科技再发展、驾驶再轻松,只会D挡到底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该切就切,不留情面;需要D的时候尽情轻松,需要S、L、M的时候别掉链子。

毕竟你开着的不只是四个轮子,更是自己的安全、钱包和驾驶尊严。

做聪明的车主不是嘴上说说,是真懂得解锁每个挡位背后的工程学意义和实际救命效用。

这玩意儿,试一次就入坑,永远不会觉得多此一举。

那么说到最后,咱换位思考,你身边有多少“自动挡小白”朋友认都认不全这些冷门挡位?

有没有想过试着用一用,体验“不再D到底”的高阶驾驶?

不妨在评论区大胆聊聊,或者讲讲你自己和这些挡位之间的“社死”故事,看看还有多少同路人?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