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冻液是发动机冷却系统的 "血液",由三种核心成分协同工作,确保车辆在各种温度条件下都能安全运行。
乙二醇:最常见的基液,冰点可达 - 30°C 至 - 60°C,同时提高沸点至 108-110°C
丙二醇:毒性较低,对环境更友好,常用于环保型防冻液
其他醇类:如乙二醇醚类,可进一步改善低温性能
通常使用软化水或蒸馏水,避免硬水中矿物质形成水垢
理想配比为50% 水 + 50% 乙二醇,既保证 - 34°C 的冰点,又有良好的传热性
浓度过高反而会降低冷却效果,增加水泵负担
防锈 / 缓蚀剂:保护金属部件免受腐蚀
pH 缓冲剂:维持冷却液在弱碱性范围 (pH 7.5-10)
防泡剂:减少泡沫形成,提高散热效率
金属钝化剂:防止铝、铜等金属氧化
着色剂:便于识别泄漏和区分不同类型防冻液
定期检查防冻液浓度和冰点,通常每 2-3 年或 4-6 万公里更换一次
不同类型防冻液不宜混用,混用可能导致添加剂失效
避免使用自来水直接代替防冻液,会迅速产生水垢和腐蚀
更换时需彻底冲洗冷却系统,避免新旧液体反应
正确选择和维护防冻液,不仅能保护发动机免受极端温度损害,还能延长冷却系统寿命,减少维修成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