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国防部突发禁令,中国新能源车为何成了“背锅侠”?

这两天,汽车圈和国际经贸圈都被以色列国防部的一个决定给搅得人仰马翻。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以色列军方突然下令,禁止采购中国新能源汽车,还特意点名包括比亚迪在内的品牌。这消息一传出来,真有点像平地一声雷,让不少人直呼“真的假的?”,尤其是那些早就习惯在特拉维夫街头看到中国电动车穿梭的人,更是一脸懵逼:怎么好端端的,说禁就禁了呢?

要知道,中国新能源车在以色列民间那可是火到不行。随便找个本地朋友聊聊,他们都能跟你滔滔不绝讲自家刚买的新车有多省心、多智能。根据最新数据,今年前五个月,中国品牌新车进口量直接甩开其他国家,一口气卖出了将近四万辆,比亚迪、小鹏、名爵、奇瑞这些名字几乎成了家喻户晓。而且,不少网友还调侃:“走哪儿都是比亚迪,感觉自己快变成国产广告牌了。”有人甚至说,以后谁再说中国产品没市场,我第一个不同意。

以色列国防部突发禁令,中国新能源车为何成了“背锅侠”?-有驾

可就在大家对中国电动车爱得深沉的时候,以色列军方却来了一记急刹。他们官方理由很简单——担心数据安全,说什么这些智能化功能太多,有自动紧急服务通讯系统e-Call啥的,会不会偷偷把敏感信息传回中国?网络安全专家也凑热闹,说什么“中国制造的电动车就是移动间谍平台”。听起来挺吓人的,但细想一下,这逻辑是不是有点像小孩怕黑一样?我跟你讲,就算全世界都用上咱们国产新能源,也没见哪个国家跳出来大喊出事啊。

更何况,现在全球各大市场用着同样技术标准的数据加密体系,从硬件到软件都有严格审查程序。不夸张地说,这些年国内厂商为车辆安全投入的钱,都够绕地球跑好几圈。有网友评论:“真要怕泄密,你咋不用骡子拉货?”还有人半开玩笑,“难道美式皮卡就没有定位系统吗?”

以色列国防部突发禁令,中国新能源车为何成了“背锅侠”?-有驾

其实吧,要我看,这事儿八成还是政治因素作祟。美国不是一直拿“国家安全”当挡箭牌,对华为、大疆各种高科技企业使绊子嘛,现在轮到汽车领域也是迟早的问题。以色列和美国关系铁得很,有时候为了配合老大哥表个态,也是常规操作。一位业内人士私下吐槽:“这波操作纯属面子工程。”换句话说,就是‘姿态要做足’,实际效果嘛,还真未必那么重要。

以色列国防部突发禁令,中国新能源车为何成了“背锅侠”?-有驾

更讽刺的是,以色列自己倒是把民用产品武器化玩得溜溜转——去年黎巴嫩BP机爆炸事件还历历在目。当时几十台BP机突然集体炸裂,一查才发现,是有人提前动过手脚,把民用品塞进遥控引爆装置。这种明里暗里的骚操作放眼全球也数一数二吧?现在反过来指责别人产品“不安全”,这不是典型贼喊捉贼吗?

以色列国防部突发禁令,中国新能源车为何成了“背锅侠”?-有驾

当然啦,也有人会问,那我们国内军队难道不用自主品牌吗?这个问题其实挺容易回答:中国本身就是造车大国,自主可控早已实现,各类装备全部自产自销,用外来的东西反而麻烦。而以色列本土连完整汽车工业链都没有,大部分公务和军队车辆靠进口,本质上就是开放市场。如果非要因为所谓“担忧”关起门来,只能说明另有所图罢了。

以色列国防部突发禁令,中国新能源车为何成了“背锅侠”?-有驾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这个禁令只针对军队系统,并没有影响普通消费者买车热情。从目前趋势来看,比亚迪、小鹏等依然稳坐销量榜前排,不少当地年轻人表示,只要价格实惠、配置够炫,该买还是会买。“毕竟生活还得继续嘛!”正如某论坛上的热门留言所言,“管他谁操心那些虚无缥缈的数据风险,我只关心上下班堵不堵。”

以色列国防部突发禁令,中国新能源车为何成了“背锅侠”?-有驾

所以话又说回来,在如今信息高度透明的大环境下,一个行业是否真的存在隐患,其实大家伙儿心里都有杆秤。不妨问一句:到底是谁最怕失去主动权,又是谁最愿意借题发挥炒作恐慌呢?未来几年,中国产新能源汽车还能不能持续风靡海外,就看企业自身实力与服务如何打磨升级啦。我觉得,无论外界怎么风云变幻,好产品总归不会被埋没,你觉得呢?

#热点观察家第6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