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现在买车有多卷,那真是卷到连销售都开始“换人”了。你以为4S店的销售小哥还在热情地迎上来问“先生您看哪款”?不好意思,现在接待你的可能是个会跳舞、能比心、还会用英语跟老外侃几句的机器人!没错,就在刚刚开幕的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一个叫智元远征A2的机器人销售,直接在荣威、北汽、长安等多个展台“支棱起来”,成了全场最上头的科技明星。
这可不是什么科幻电影片段,而是真真实实发生在咱们眼前的场景。你刚走到荣威展台,一台外形酷似未来战士的机器人就主动迎上来:“您好,欢迎光临荣威,我是您的智能顾问远征A2。”不仅能给你讲清楚D7的三电技术有多牛,还能一边讲解一边来段机械舞,末了再比个心,直接把围观的小姑娘们萌得“哇”声一片。有网友调侃:“这销售太卷了,我还没买车,先被它拿捏了。”
更绝的是,这家伙不光会说,还会动。在展台里灵活穿梭,引导观众看车、打卡、互动,完全不像那种傻站着的“电子屏+轮子”假机器人。它搭载了多模态交互系统,能识别人脸、语音、手势,甚至能根据你的反应调整语气和内容。比如你皱眉头,它会主动问“是不是对续航有疑问?”——这服务意识,比某些人类销售强多了。
你以为它只是个“花瓶”?打脸来得很快。早在央视直播里,它就和撒贝宁同台飙戏,被小撒吐槽“话比我还多”“都学会抢答了”。但你别说,它讲的每一条参数、每一个对比,都准确无误。比如说到荣威D6的百公里加速是6.9秒,风阻系数低至0.228,数据张口就来,连底盘调校用的是什么悬挂系统都能给你掰扯清楚。相比之下,有些人类销售背话术都还得偷偷看手机。
到了北京越野展台,画风突变。这边是硬派SUV,那边是高颜值车模,结果远征A2一出现,观众全跑去和机器人合影了。排队打卡的人群一度堵住展台入口,网友笑称:“这销售的KPI怕是要超额完成。”更牛的是,它还能用流利英语给外国观众讲解BJ60的四驱系统和越野模式,活脱脱一个“国际范儿”的金牌销售,连翻译都省了。
而在长安展台,远征A2干脆玩起了“团队作战”——和一台机器狗组队上岗!一个负责讲解,一个负责卖萌,配合默契。新车发布环节,它还能上台主持,介绍CS75 PLUS的L2级辅助驾驶功能,比如自适应巡航、主动刹车、盲点监测这些,讲得通俗易懂。观众一边听,一边看着机器人和机器狗互动,整个展台科技感直接拉满,仿佛提前进入了2030年。
你说这玩意儿只是车展噱头?那可真小瞧它了。在浦东一家永达汽车的4S店里,远征A2早就正式“上岗实习”半年多了。从售前讲解到交付仪式,它全程参与。店长说,机器人最大的优势是“不累、不烦、不记错”。你想问竞品对比?它能把比亚迪汉、特斯拉Model 3的百公里油耗、三电质保、空间数据全列出来,还带分析。人类销售可能还得查资料,它直接脱口而出,知识储备顶呱呱。
而且你别忘了,它还是个“情绪稳定”的销售。不会因为你砍价就脸色难看,也不会因为客户多问两句就敷衍了事。它能24小时在线,还能同时服务好几拨人,效率高得让人类同事都压力山大。有车主调侃:“本来是去砍价的,结果被机器人讲得太专业,直接‘真香’下单了。”
当然,也有人担心:机器人这么强,人类销售是不是要失业了?其实大可不必。目前远征A2更多是“辅助角色”,负责标准化讲解和数据对比,而人类销售则专注于情感沟通、定制化推荐和成交谈判。两者配合,反而提升了整体服务体验。就像店里负责人说的:“机器人把基础工作做了,我们就能更专注服务高端客户。”
再说说它的“硬件实力”。远征A2可不是简单的语音助手+轮子。它有拟人化设计,身高接近1米8,双臂能做手势,头部有高清屏幕显示表情,走起来稳当得很。背后是智元机器人强大的具身智能系统,能感知环境、理解语义、自主决策。今年1月,他们已经量产了1000台,预计年内出货几千台。这意味着,未来你去任何一家4S店,都有可能碰上这位“赛博销售”。
回头想想,十年前我们还在吐槽4S店销售太功利、话术太假。现在倒好,机器人来了,不推销、不施压、不忽悠,反而让人更愿意听它讲车。这算不算一种“打脸”?
当然,机器人也有短板。比如面对特别情绪化的客户,或者需要讲人情、套近乎的场景,它还是不如人类灵活。但它胜在专业、耐心、不知疲倦。尤其是在新能源车这种技术参数复杂、配置更新快的领域,它的“百科全书式”讲解反而成了加分项。
所以你看,未来的购车体验,可能就是这样的:你走进展厅,机器人迎上来,带你逛车、讲车、比车,还能陪你聊天解闷。买不买没关系,体验感直接拉满。这哪是买车?简直是参加一场科技秀。
话说回来,如果你去4S店,你是更愿意跟热情但可能话术套路的销售小哥聊,还是跟一个专业、耐心、还会跳舞的机器人打交道?这样的“赛博销售”,你觉得是噱头,还是未来趋势?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