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红旗凭借天工05的出色表现,斩获中型纯电车市场销量冠军,超越蔚来比亚迪等品牌,彰显中国高端自主品牌的崭新实力
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本以为中型纯电车是蔚来ET5T、比亚迪海豹06EV、Model 3、比亚迪秦LEV等的天下,不曾想红旗天工05竟然一下子把这个局面打破了。10月份,红旗E_QM 5销量达到了9851辆,直接拿下了中型纯电市场的冠军。单看数据也挺惊人的,天工05自上市以来累计销量才2331辆,竟然能冲进销量榜前列,真是个意外。
你说这是不是代表市场的变化?还是红旗品牌的布局更到位?我在想哈,这事不光卖车技术更先进,可能还跟红旗那种豪华感有关。你知道,很多消费者买的其实不是车的性能,而是品牌带来的那份尊贵感。红旗这个高端标签,经过几年的沉淀,已经像是潜移默化的认知。
(这段先按下不表)但具体来说,天工05这款车的技术我倒是研究了一下。它用了一套相当不错的音响系统,丹拿的。这品牌我知道,专业音响的王牌,12个扬声器,像开在三频音域的专业演唱会。开车听歌时,高音透亮,中音圆润,低音有力度,是真正的音乐厅般体验。你想象一下,这放在车里,开着门窗,在城市繁忙的街头,耳朵里飘出摇滚、交响、流行都能享受到。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忽然想到,现在很多车其实都在堆硬件。丹拿、BOSE、B&O,每家都在拼硬件配置,但硬件又真的能带来质的飞跃吗?按我看,也不要太依赖哇的感官效果!因为效果背后,是调教、空间布局,还有个别扬声器的调整精度。
再说它的智能交互,这方面也花了不少心思。你可以一句切换浪漫模式,灯光、音乐就会配合起来,营造出什么海边夜色或火炉旁的温馨感。这个动口不动手的操作逻辑挺有意思,不少朋友都喜欢懒得动,还能少分心开车。可是你也会想,长时间依赖语音指令会不会有点麻烦?比如带口音、遇到嘈杂环境,效果会打折扣。
我跟一位修理工聊天,他吐槽:这帮新硬件啊,调教起来真麻烦。动不动就死机、卡顿,还得专门调整语音识别参数。 所以说,硬件再牛,软件好就能顺畅,否则可能体验打折。而且,目前来看,红旗天工05的语音控制反应还是不错的,跟市面64%的车比,还是偏快偏灵敏一些。
(你们觉得呢?没细想过,未来是不是主动驾驶的车,交互会变得更自然?)
这款车用的数字配置还挺给力的——车载屏幕的响应速度,可能在同级别里也算尚可。我粗算了下百公里能耗,可能在20度电左右,算得上经济了。这个成绩,结合国产电池的不断提升趋势,也算比几年前的车型强不少。
这也让我想起一个问题——为什么豪华品牌像宝马奔驰也在做电动车,却依然没有打动那么多消费者?是不是在于豪华标签和实际体验还有距离?比如我认识个朋友去年刚买了一台奔驰新能源,开了一年,几次出问题,售后还得排队等修。红旗品牌的专注点倒是很实在——更注重让用户感觉真值。
我还踢了个小跑题。红旗这个品牌的路线,最早是军工出身,算是硬核出发点。变成高端豪华,还是在国潮上努力。你知道,有时候我在路上看到天工05的前脸设计,心里暗暗感叹:都说国风,其实比起那些古典元素,现代的设计线条更适合年轻人,时尚感又强。
但也有不足,红旗的研发还得补足用户心理学。两个车型的区别——天工05比那个之前的E-QM 5在空间设计、娱乐配置上升级不少,但价格也上涨了10%左右。这个价格敏感点谁都懂,怎么让消费者觉得物超所值还得打腔。
实际上,红旗在渠道方面也在努力。销售门店逐步覆盖更多城市,服务体系改造也在悄然进行。对店员来说,除了拉皮包袱,怎么真能让用户感受到高端体验,才是关键。这就像孙颖莎在赛场上的练,越多场景,越能打出信心牌。
天工05的成功,除了马力跟技术,还在于它给人带来的期待感。大部分用户都不是专家,只是想开得顺畅、舒服、酷炫。而红旗在硬件、软件和体验上都下了功夫。这不是哪天技改成功就可以复制的,更多是潜移默化的软实力。
这让我想问:你觉得未来的红旗,是继续深耕豪华实用路线,还是要走科技极致的偏向?我恩,我自己也在猜测,也许要兼顾,不然就容易卡壳。但不管怎样,这次吃到市场第一,确实不易。你说,红旗会不会是那个给我们一些惊喜的品牌?还是,还只是昙花一现的特殊操作?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