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吉利银河 M9!5.2 米车长+大六座,却只卖 17.38 万元起!

最近刷车圈新闻,好多人盯着2025年9月17日吉利银河M9的上市发布会直咂舌——5.2米车长、6座大布局,标配激光雷达+支持800V高压快充(实际充电功率135kW,3C充电倍率),最离谱的是起售价17.38万(限时价)!要知道,同级别理想L8得32万多起,问界M7也25-28万起,吉利波把"大六座豪华SUV"的门槛从30万拽到17万,评论区全是"疯了吧""是要硬刚全行业?"的惊叹。

今天咱就扒扒,吉利到底咋想的?

车又会给咱买车人带来啥变化?

聊一聊吉利银河 M9!5.2 米车长+大六座,却只卖 17.38 万元起!-有驾

17.38万的5.2米大六座,吉利是"赔本赚吆喝"还是"早有预谋"?

先说个数字,17.38万能买啥?

十年前,价钱你只能拿下本田CR-V或者丰田RAV4的入门款,轴距2.7米左右,空间挤得慌,配置更是寒酸得很。可现在呢?吉利银河M9给你整出个5.2米的"大家伙",轴距3.03米,还是6座布局,价格战打得,真是让人看不懂又看得懂。

为啥说看不懂?

因为表面上看,吉利是在"赔本赚吆喝"。你想啊,过去两三年,中大型SUV一直都是车企的"利润奶牛"。理想靠着L8、L9这些车赚得盆满钵满,问界M7也卖得风生水起,大家心照不宣地守着价格带——25万起步,30万以上才能享受全套豪华配置。吉利一脚踹门进来,把价格砍掉三分之一,不是砸自己饭碗吗?

可要说看得懂,是因为吉利手里握着几张。,是技术牌。银河M9用的是GEA Evo原生架构,可不是什么油改电的半吊子货,而是2025年最新的全球智能新能源旗舰架构。

什么概念?

就是从设计之初就考虑了模块化生产,发动机、电池、电机这些核心部件都是自己造,供应链攥在手里,成本自然就压得住。你看看那些还在用老平台的车企,光是买零部件就得多花多少钱?

其次是时机牌。2022年11月的时候,碳酸锂价格炒到了60万元一吨,那时候造电车的车企都在咬牙撑着。可到了2023年底,价格就跌破10万元一吨,现在2025年10月更是只剩7.3万元左右。电池成本腰斩再腰斩,给了吉利巨大的降价空间。以前造大六座SUV得贴钱,现在不仅能赚钱,还能赚不少。

最的是规模牌。吉利不是小厂,人家是要冲百万销量的。今年1到4月,银河品牌就卖出去35.6万辆,同比增长两倍多。有了销量基础,研发成本一摊薄,单车成本立马就下来了。再加上吉利整个集团的采购优势,跟供应商谈价格时腰杆子硬得很。

你再看看配置清单,标配激光雷达、千里浩瀚智驾系统、3.03米轴距、6座布局、800V快充支持……这些东西单独拎出来,哪个不得加价?可吉利愣是把它们都塞进了17.38万的入门款里。不是疯,是精打细算过的。用爆款走量,用规模降成本,用成本优势再压价格,形成一个正向循环。所以说,17.38万不是吉利一时冲动,而是早就算清了账本的"降维打击"。

聊一聊吉利银河 M9!5.2 米车长+大六座,却只卖 17.38 万元起!-有驾

5.2米大车塞下"满配",吉利M9到底藏着哪些"真功夫"?

光便宜可不行,消费者又不傻。

年头谁还不知道"一分价钱一分货"?

可银河M9偏偏就不按常理出牌,它要告诉你:便宜也能买到好东西。

先说空间。5205毫米的车长,3030毫米的轴距,数字摆在那儿就已经够唬人了。可真正厉害的是吉利把车内有效空间做到了3.7米长、1.3米高,得房率高达八成多。

啥叫得房率?

就是车身尺寸里有多少是真正能用的空间。很多车看着挺大,实际上车内空间局促得很,因为发动机舱、后备箱占了太多地方。可银河M9用了一体化压铸后底板技术,车身重量轻了100公斤,空间反而多了出来。

技术以前只有特斯拉、蔚来在用,现在吉利也掌握了。二排座椅可以往前往后挪,调到舒适位置后,三排乘客的腿部空间还有780毫米,1米7的人坐进去,膝盖离前排还有两拳距离。可比很多号称"大七座"的MPV强多了,人家那第三排就是个"小板凳",坐久了腿都麻。

再说智能配置。现在买车,谁还不看智驾功能?可很多车企玩得那叫一个鸡贼——低配车型连个激光雷达都没有,想要完整的智驾功能?加钱!选装包一个接一个,最后算下来又得多花好几万。可银河M9全系标配激光雷达,128线的那,配合千里浩瀚H5智驾系统,高速NOA、城市领航辅助全都有。AEB主动刹车能在130公里时速下刹停,安全等级放在整个行业都是顶尖的。

你可能会问,这么高的配置,17.38万能做到?

能!因为吉利把智驾芯片、激光雷达这些都做成了标配,采购量一大,成本就摊薄了。反观某些新势力品牌,入门款连个像样的智驾功能都没有,全靠后期选装割韭菜。吉利波操作,把"入门即高配"概念做实了。

安全方面也不含糊。车身采用高强度钢占比超过七成,关键部位用的是2000兆帕的热成型钢,强度能扛住多大的冲击力?配合8到9个安全气囊,还有双腔远端气囊高端配置,整个安全防护体系拉满。电池安全更是重中之重,神盾短刀电池经过了针刺、挤压、跌落这些魔鬼测试,还拿到了行业首批新国标认证。很多人担心电动车电池不安全,吉利用实打实的测试数据告诉你:我们的电池比你想象的安全。

这些配置要是放在30万级的车上,都算是厚道的。

可吉利全塞进了17万的车里,你说是不是在"打脸"那些以前卖高价的车企?

聊一聊吉利银河 M9!5.2 米车长+大六座,却只卖 17.38 万元起!-有驾

17万买大六座,会倒逼整个车市"降价内卷"吗?

银河M9的上市,表面上看是吉利一家的动作,实际上却是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内卷"到深水区的信号。

你想啊,以前中大型SUV市场就那么几个玩家,理想、问界占据着主流价格带,大家心照不宣地维持着价格体系。理想L8卖32.18万起,问界M7卖27.98万起,消费者要么接受价格,要么就别买。可现在吉利杀进来了,17.38万的价格就像一颗,把默契炸得粉碎。

理想怎么办?

L8的配置放在那儿确实不错,可比银河M9贵了将近15万,消费者凭什么选你?是你的智驾功能比吉利强很多吗?好像也没有。是你的空间比吉利大很多吗?轴距数据摆在那儿,差不了多少。那凭什么要多花这么多钱?理想要么降价跟进,要么就得赶紧升级配置、拿出差异化的东西来。

问界M7也不好过。全新款27.98万起,虽然比理想便宜,可比银河M9还是贵了10万。华为的智驾系统确实厉害,可吉利的千里浩瀚也不是吃素的。消费者会想:我是花27万买问界的品牌溢价,还是花17万买吉利的实在配置?

选择题不难做。

深层的影响在于技术普及。以前,800V快充、激光雷达、城市NOA这些高端技术,都是30万以上车型的"专属配置"。可现在吉利把它们下放到17万级,改写了游戏规则。其他车企怎么办?要么跟进技术下沉,要么就等着被市场淘汰。

就是"鲶鱼效应"。一条鲶鱼进了沙丁鱼群,整个鱼群都得动起来。未来两三年,你会发现20万内的车开始标配激光雷达,30万内的车空间都能媲美以前50万的豪车。技术下沉带来的是整个行业的进步,最终受益的是咱们消费者。

当然,也有人担心会引发"价格战",导致车企利润下降,影响行业健康发展。担心不无道理,可换个角度想,以前那些车企拿着高利润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技术已经成熟了,成本已经降下来了,凭什么还要维持高价?市场竞争就是这样,优胜劣汰,能提供产品、合理价格的企业才能活下来。

聊一聊吉利银河 M9!5.2 米车长+大六座,却只卖 17.38 万元起!-有驾

网友吵翻了!17万买5米2大六座,是捡漏还是"智商税"?

银河M9上市以来,网上的讨论就没停过。

支持的人说是"良心价",质疑的人说是"割韭菜"。

咱挑几个最热门的争议点聊聊。

第一个问题:便宜没好货,会不会减配?

是最多人担心的。毕竟17.38万买5.2米的大六座,还带这么多配置,听起来就像天上掉馅饼。可仔细一看就知道,吉利没有偷工减料。GEA Evo架构已经在极氪、领克等品牌上用了,品控经过了市场检验。电池包防水等级IP68,意味着就算泡在水里也不会出问题。车身高强度钢占比超七成,安全性有保障。100万公里的路试数据,证明了可靠性。所以说,便宜不是因为质量差,而是因为成本控制得好。

第二个问题:第三排是不是"小板凳"?

很多人对六座SUV的第三排不抱希望,因为市面上太多车型的第三排就是个摆设,只能坐小孩,大人坐进去分分钟腿麻。可银河M9的第三排真不一样。实测数据显示,二排调到舒适位置后,三排腿部空间还有780毫米。

是什么概念?

很多紧凑型SUV的第二排也就水平。1米7的成年人坐进去,膝盖离前排还有两拳距离,长途旅行也不会难受。而且第三排还能150度躺倒,配合独立充电口和舷窗设计,舒适度甚至超过某些车型的第二排。

第三个问题:保值率怎么样?

是买车时必须考虑的因素。新能源车贬值快是公认的,可银河M9的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吉利品牌这几年口碑不错,星越L的三年保值率能达到六成多,比同级别合资品牌还高。其次,银河M9的配置够硬核,激光雷达、智驾系统这些都是未来趋势,技术不会很快过时。再加上17.38万的入门价本来就不高,就算贬值也不会亏太多。当然,保值率最终还是要看市场表现,但至少从产品力来说,银河M9有底气。

第四个问题:后期维护成本高不高?

也是很多人关心的。新能源车的保养确实比燃油车便宜,没有机油机滤这些易损件。可智能化程度高的车,电子元件多,万一出问题维修费用会不会很贵?担心有道理,但吉利给出了比较完善的质保。电池质保、三电系统质保都有明确的年限和里程数。而且吉利在全国的服务网点多,不像某些新势力品牌,出了城就找不到售后。

还有人问:现在买会不会被割韭菜?

毕竟是新车,价格稳不稳定、后续会不会优惠大?

问题没人能给出确定答案。但从市场反应来看,银河M9预售首日订单就破4万台,热度很高。短期内大幅降价的可能性不大。而且17.38万已经是限时优惠价了,官方指导价是18.38万起。所以说,如果真需要这样一台车,现在入手并不亏。

结语:17万的"巨无霸",其实是给咱普通人的"礼物"

说了这么多,银河M9到底值不值得买?

答案其实因人而异。如果你是一个三口之家,偶尔需要载父母或朋友出行,对空间和舒适度有要求,又不想花三四十万买豪华品牌,那银河M9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17.38万的价格,能买到5.2米车长、3.03米轴距、6座布局、激光雷达、智驾系统、800V快充支持,性价比放在整个市场都很难找到对手。

可如果你特别在意品牌调性,觉得吉利还不够高端,或者对智驾功能有极致追求,那理想、问界这些品牌可能适合你。

毕竟品牌溢价、服务体验这些东西,也是花钱买的价值。

但不管你选不选银河M9,有一点是肯定的:它的出现改变了市场规则。以前,大六座豪华SUV是有钱人的专属,30万是起步价。现在,17.38万就能拿下,技术普惠的时代真的来了。会倒逼其他车企要么降价,要么升级配置,最终受益的还是咱们消费者。

未来两三年,汽车市场的竞争会激烈。能提供产品、合理价格的企业会脱颖而出,那些抱着老观念吃老本的企业会被淘汰。银河M9就像一条鲶鱼,搅动了整个市场的一潭死水。你可能不买它,但你一定会享受到它带来的红利——便宜的价格、好的配置、完善的技术。

所以说,17万的"巨无霸",与其说是吉利的一次冒险,不如说是给普通消费者的一份"礼物"。能用17万买到5.2米的车长、激光雷达和满配座椅,机会,可能也就这两年了。

错过了,下次再想遇到这样的"价格屠夫",还不知道要等多久呢。(狗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