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LS9上市,权益价公布,三款车型可选

一整夜的雨把上海的路面洗得锃亮。

清晨,我在智己汽车发布会场外踩了一脚水,鞋边渗进凉意。

大门口,一位穿着西装的大哥边抽烟边和同行低声讨论:“这价位,家里那口子会同意吗?”空气里夹杂着烟草、咖啡和新车漆的味道——每一个细节,都像案发现场的证据,等着被拆解。

智己LS9上市,权益价公布,三款车型可选-有驾

如果把买车当作一场家庭审判,智己LS9,会不会成为被告席上的“新嫌疑人”?

发布会现场不乏媒体人和KOL,大家表情平静,眼中却藏着一丝猎奇。

32.28万,六座,增程,智能驾驶——每个标签都像一块拼图,跌跌撞撞塞进这个级别SUV的市场拼盘。

你很清楚,这样的定价和配置,注定要挑动某些家庭的神经,尤其是那些还在理想L9、问界M9、腾势N9之间左右摇摆的——“如果我是当事人,我会怎么选?”这是每个准车主绕不开的哲学命题。

事件很简单:上汽智己推出了大六座增程SUV LS9,两款配置,上市权益价32.28万/35.28万。

动力系统:1.5T增程器+双电机,最大功率380/390千瓦,0-100km/h加速4.9秒,800伏平台,快充仅16.5分钟。

智己LS9上市,权益价公布,三款车型可选-有驾

纯电续航320/402公里,综合续航1454/1508公里,WLTC油耗最低6.5升/百公里。

底盘配备数字化空气悬架、双向四轮转向,最小转弯半径4.95米,还有蟹行模式、爆胎稳定控制,听起来像是把实验室的黑科技塞进家庭车里。

六座布局2+2+2,座椅加热、按摩、电动调节、零重力、腿托,甚至有智能冰箱和三温区空调。

智能化方面,英伟达Thor芯片、激光雷达、三块大屏、IM AD Max辅助驾驶系统标配。

和竞品相比,智己LS9的定价低了5-10万,配置却做了“全系高配低价”组合。

理性分析,智己LS9的“证据链”很完整:动力、续航、智能、舒适、价格、科技,每一条都在案卷上写得清清楚楚。

唯一的悬念,是这份供词在现实里究竟能打动谁。

智己LS9上市,权益价公布,三款车型可选-有驾

观点时间:如果硬要亮明立场,我并不打算在“性价比”这条老路上高举大旗。

毕竟,20万出头的SUV也能跑得快、坐得舒服,30万级别的家庭用户,想要的往往不是一堆参数。

他们在意的是家庭的边界——空间、静谧、安全,以及那个不容易量化的“身价”。

从“证据”推演,智己LS9的增程技术和续航能力,的确可以打动一部分对长途焦虑的用户。

1454公里综合续航,几乎等于从北京跑到上海还富余一箱油,电比油省,油比电稳。

不过,现实里的长途出行,往往是三代同堂、小孩哭闹、老人找药、手机没电。

智己LS9上市,权益价公布,三款车型可选-有驾

没人会真的因为“快充16.5分钟”而把全家老小扔在高速服务区等着把电充满,除非你家人耐心比我还强。

智驾和智能座舱也是一条亮线。

标配英伟达Thor芯片,520线激光雷达,Momenta赋能IM AD Max系统,参数听上去很高阶。

但在中国,辅助驾驶的现实落地,向来是“理想很丰满,体验很骨感”。

我见过太多“城市领航辅助”在早高峰时突然罢工,也遇到过“自动泊车”把车停在了垃圾桶旁。

官方承诺,实际体验,始终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兄弟。

用黑色幽默说一句,买车时智驾是KPI,用车时智驾是玄学。

智己LS9上市,权益价公布,三款车型可选-有驾

至于底盘和悬架——双腔空悬、四轮转向、灵蜥数字底盘3.0。

这一系列配置确实让LS9在硬件上“武装到牙齿”。

但你要知道,中国的家庭路况比国产刑侦剧还复杂,从城市拥堵到乡村土路,从地下车库到露天停车场,车辆的“灵活与稳定”是个动词,不是名词。

四轮转向能让你在小区里掉头更容易,但在路边等娃放学时,最想要的其实是“有个地方坐着不被邻居嫌弃”。

舒适性和空间配置,LS9是给足了诚意。

六个座位,每个都能加热按摩,副驾和二排还有腿托和可调扶手,甚至第三排也能电动调角度。

智己LS9上市,权益价公布,三款车型可选-有驾

12.3升智能冰箱、双区无线快充、21单元音响,全家人的细节都照顾到。

但故事总有反面——家庭成员多,意见更杂,亮点配置也是“争吵的导火索”。

你以为按摩座椅是加分项,结果孩子抢着坐副驾,老人嫌按摩太痒,冰箱里塞满了饮料却没人记得加冰。

市场层面,智己LS9的价格和定位,明显冲着理想L9、问界M9、腾势N9来的。

理想L9有舒适和口碑,问界M9有华为生态,腾势N9靠比亚迪三电。

“全系高配、低格入市”,听着像打价格战。

但局中人最怕的不是价格不够低,而是“低价高配”最终变成了“高配低感”。

智己LS9上市,权益价公布,三款车型可选-有驾

配置很丰富,感受很平淡,技术的堆叠让人麻木,家用车的温度被参数稀释。

更有意思的是,智己还预告了2026年Hyper版,三电机四驱,全线控转向,性能进一步拉满。

但高性能家用SUV,和高性能家用洗衣机一样,终究只是少数人的执念,大多数家庭还是在乎能装多少脏衣服,而不是能洗多快。

冷静说一句,这场“六座增程SUV的搏杀”,本质上是各家车企在抢家庭的“掌控权”——谁能把复杂的需求,拆解成一个个被量化的功能,再用价格和科技去做加法。

但家庭的复杂性从来不是参数能解的方程,科技的堆叠也难以抹平人性的微妙。

写到这里,我不禁自嘲:做了这么多年“理性剖析”,每次新车上市,媒体和用户像法医一样,把配置单一丝不落地解剖,最后还是回到一句大白话——“买车是给家里人用的,不是给工程师写论文的。”无数家庭的购车决策,都是在饭桌上争吵出来的,而不是在PPT上推演出来的。

智己LS9上市,权益价公布,三款车型可选-有驾

说到底,智能化、舒适性、动力参数,只是打动人的前菜,真正的主菜,永远是家庭的现实。

所以,智己LS9这份“全系高配+低格”的答卷,是否能撬动市场?

也许能吸引那些看重科技、喜欢尝鲜、对价格敏感的家庭。

也许会被“舒适派”挑剔细节,被“传统派”嫌弃品牌。

但无论结果如何,这场家庭SUV的争夺战,还远没到终局。

最后,留个悬念:如果你是家庭购车主理人,你会为“更多配置、更强续航”买单,还是选择“更成熟的口碑、更稳妥的体验”?

在参数和家庭幸福之间,你的天平会怎么摇摆?

毕竟,每一个配置都是选择,每一次选择都是生活。

案卷还没封底,你的答案,又是什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