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观L直降6.3万月销破19000台,本田店销售跑来打听底价:你们这是要把合资SUV市场打穿底了?
上个月测一台途观L 2.0T,高速跑了三百多公里,表显油耗定格在6.8升。副驾的哥们儿盯着仪表盘看了半天,突然来一句:“我那台混动CR-V高速也就这个数。”车还没停稳,他已经开始算账——12万出头能买德系中型SUV,油耗还能干到这份上,这买卖怎么看怎么不亏。
这就是途观L今年的打法。12.38万起步价,比指导价砍掉6万多,直接把合资中型SUV的门槛给撬开了。结果也挺直接,8月卖18000多台,9月又涨到19000多,前面几个月累计销量破了10万。听4S店的朋友说,现在北方订单占了四成多,三分之一还是女车主。
为什么?可能就是那句话——花紧凑型SUV的钱,开中型SUV回家。
那台2.0T高功率机器账面数据不算吓人,162千瓦、350牛米,百公里加速7秒多。但跑起来的感觉不太一样。80到120的中段加速只要4秒出头,超车并线挺利索。米勒循环加可变截面涡轮,听着挺玄乎,实际就是在保证动力的前提下,把油耗往下压。城里开大概9到10个油,高速能到7升左右。
双离合这事儿,聊两句。大众这套7速湿式DSG用了这么多年,该踩的坑基本踩完了。日常开问题不大,就是低速跟车时偶尔会有点小顿挫,没CVT那么柔。不过传动效率和响应速度确实快,这个得认。有些人在意平顺性,有些人更看重动力传递,各取所需吧。
2米79的轴距摆在那儿,后排空间没啥好说的。一米八的个子坐后面翘二郎腿没压力,后备厢495升起步,放倒座椅能扩到1700多升。周末带着娃出去玩,婴儿车、帐篷、钓鱼竿一股脑塞进去,还能腾出地方放保温箱。
底盘调校保留着德系车那股劲儿。高速上到110、120,车身很稳,没有发飘的感觉。连续开三四个小时,人也不觉得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配上四驱系统,过弯支撑性不错。就是遇到烂路,悬挂处理得稍微硬了点,颠簸感比日系车明显。喜欢厚重路感的人觉得这样踏实,图舒适的可能就要权衡一下了。
智能配置走的是实用派路线。全速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主动刹车这些都给了,高速跑长途能省不少心。没像新势力那样堆一堆大屏幕和花哨功能,该有的都有,稳定性还行。车道保持成功率能到98%以上,跟车距离五档可调。高配版增加了开门预警、交通穿行预警这些,城里开更安全些。
入门版13万多配了全速自适应巡航和电动尾门,这在合资车里头真不多见。中配16万出头加上全景影像和座椅加热,高配不到19万给哈曼卡顿音响和四驱。大众这次把配置表拉得挺满,像是要用配置堆平价格的落差。
当然毛病也有。内饰用料能看出成本控制的痕迹,中控台大面积塑料,摸着质感一般。车机系统偶尔会卡,空调异响的投诉也不少。电子设备故障占到三成左右,不过发动机和变速箱这种大件相对稳定。三到五年车龄的二手车保值率还行,年均折损13%,比同级别日系车稍微好一点。
现在市面上的情况大概是这样——新能源车一个劲儿往上冲,传统燃油车要么降价,要么就得拿出点真东西。途观L这次算是把两样都用上了。降价抢市场份额,配置拉满堵住用户的犹豫。至于这招能管多久,现在还不好说。
只是对买车的人来说,这种局面倒是个机会。花更少的钱,拿到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配置。北方的冬天,纯电车续航打折,插混车还得找充电桩。这时候一台靠谱的燃油车,或许就是最省心的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