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把那台18吨的大家伙踩到时速96公里只用了5秒,百事可乐的司机说再也不想换回柴油车

真把那台18吨的大家伙踩到时速96公里只用了5秒,百事可乐的司机说再也不想换回柴油车

上个月在加州5号州际公路上,我旁边超过去一台看不见引擎盖的银色卡车头,安静得像条大鱼。等它拖着挂车消失在前方,我才反应过来刚被一辆满载货物的重卡给秒了。后来打听才知道,那是百事公司刚提的那批车。

说实话,这玩意儿开起来跟传统卡车完全是两码事。三个电机分工明确,平时只用一个慢悠悠跑着省电,需要超车或者爬坡,另外俩瞬间苏醒。空车状态5秒破百,装满37吨货也就20秒的事,比那些柴油大块头快了一倍不止。关键是整个过程没有换挡的顿挫,动力输出像拧水龙头一样线性,这对新手司机来说或许是个福音。

跑长途最怕的就是续航焦虑。500英里版本满载能跑805公里,听起来不算特别亮眼,但你得知道这是实打实的负重测试数据。据说80%的运输线路单程都在400公里以内,照这个标准看,大部分场景确实够用。能耗控制在每公里1.24度电左右,配合那个0.36的风阻系数——比很多跑车还低——长期算下来能省不少钱。

真把那台18吨的大家伙踩到时速96公里只用了5秒,百事可乐的司机说再也不想换回柴油车-有驾

充电倒是个新鲜事。那个兆瓦级的充电桩峰值功率能到1260千瓦,30分钟能补进560公里的电量,刚好够司机上个厕所买杯咖啡。不过这种充电站目前还不多,主要布局在固定线路上。听圈内人说,充电线缆里装了冷却液循环系统,不然那么大的电流早就把线烧了。

驾驶室的设计可能需要点时间适应。座位在正中间,两侧各一块大屏幕,传统的仪表盘和物理按键基本看不见了。视野倒是好得出奇,前面几乎没有盲区。没了发动机的轰鸣声,车厢里安静到能听见轮胎碾过路面的细微声响。有些老司机或许不习惯,但年轻人可能更容易接受这种改变。

价格方面算是个意外惊喜。18万美元的500英里版本,考虑到补贴和后期省下的油费、保养费,三年内大概能比柴油车便宜个20万美元。当然,前提是你的运输线路适合,充电设施跟得上。那些跑固定路线的物流公司可能会更感兴趣,临时调度的场景就得掂量掂量了。

电池用的还是2170那一代,原本计划上的4680因为量产问题还没装上去。等那批新电池真正用起来,续航和快充性能应该还能再提一截。底盘里的电池组采用了1000伏高压架构,配合碳化硅的功率器件,能量转换效率据说能到97%,这数字如果属实的话,确实有点东西。

真把那台18吨的大家伙踩到时速96公里只用了5秒,百事可乐的司机说再也不想换回柴油车-有驾

自动驾驶功能现阶段还比较保守,主要是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这些辅助类的。不过硬件已经预留好了,后续通过软件升级可能会解锁更多能力。车队模式倒是挺有意思,几台车可以组队跟车,后面的利用前车破风降低能耗,理论上能再省一点。

从2017年发布到去年底才开始交付,中间跳票了好几次。电池供应紧张、芯片短缺、充电网络建设进度,各种问题都遇上了。百事可乐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把这些车用在工厂到配送中心的线路上,算是比较理想的应用场景。

传统车企这两年动作明显加快了。戴姆勒、沃尔沃这些老牌厂商都在推自己的电动卡车,但无论是续航、充电速度还是价格,暂时都还没追上来。供应链也在悄悄洗牌,电机和电池厂商地位上升,发动机变速箱那一套慢慢往边缘走。

这台车到底能不能在商用领域站稳脚跟,现在下结论还早。卡车司机对可靠性和出勤率的要求远比家用车高,任何一次抛锚都意味着真金白银的损失。耐久性、维修网络、二手残值,这些都得时间来检验。不过至少在技术路线上,它已经给整个行业画了一条新的参考线。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