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闯分手小米,安全成焦点,配置噱头惹非议

一听说闫闯和小米扯皮闹分手,说实话,一点都不让人觉得意外。这年头,谁还没和什么“新势力”车企干过几架?不过这事热度这么高,说明还是戳到不少人的痛点。先问一句:买车到底是在买什么?是为了蹭个品牌,还是图个安心?这就像相亲,长得漂亮固然加分,但真过日子,还得看内在和相处的舒服。

当闫闯大大方方把小米SU7卖了,明明白白说:“我跟它价值观不合。”有人不服气,觉得这只是车评人炒作。可你仔细看看他列的那些毛病,什么“碳纤维机盖”啦,“车规级纸巾盒”啦,听着都高大上,真用起来就发现是花里胡哨。买个家用车,谁天天惦记这玩意儿?能不能开得住,修起来贵不贵才是真事儿。结果一修,账单下来,心都凉了,这不是拿用户当冤大头吗?

再说纸巾盒,“车规级”当了宣传口号,真就有谁在纸巾盒这事上跟人较真吗?纸巾能取出来顺手不顺手才是正经诉求,不多不少,别搞得跟造火箭似的。家用车该踏实往实用靠拢,没必要弄得五花八门。要噱头还是买手机,买车别跟我玩虚的,用户的钱是流着汗一点点攒出来的。

智能化时代,车企最怕什么?芯片不靠谱,出个事故没人管,大家最揪心就是“安全”两个字。闫闯提的芯片争议和辅助驾驶事故,真不是小事。你说辅助驾驶可靠不可靠,是不是用着用着掉链子?这东西关系到命,假如不靠谱,说再多好听的话,也没人敢让自己和家人去冒险。买车不比买鞋,大了小了最多走着脚疼,车出事就是分分钟翻船。

有人说小米是造车新手,第一代产品肯定有坑,有进步空间,这说得没错。问题是出了毛病之后态度得端正,不是把黑锅甩给技术进步,也不是装聋作哑。新车企不怕出错,怕的是死不认错。你出问题,用户说两句,马上应对,实话实说,积极解决,让大家看到你的诚意,才有机会把事压下去。如果还觉得用户是“鸡蛋里挑骨头”,说实话,车企只会把信任搞丢光。最后还能剩下什么?就剩嘴硬了。

有人看不起车评人,觉得他们是拿热度挣钱。不管怎样,闫闯卖车发声起码代表一类用户体验。企业应该拿来当镜子照照自己,而不是动不动就怼回去。能说出问题的用户,大多本来是有期待的,最终反感失望,才转身炮轰。真正让车企成长的是最挑剔的用户,听得进去批评,产品才能越做越好。

换位思考一下,买车这事是不是有点像投资?交的钱不止是肉眼能见的功能,还有让用户觉得安全、舒服、不被坑的信任。不信你去看,市面上过得去的车,哪个不是认真听意见,把真问题一点点磨没的?反观有些品牌,营销出奇制胜,产品却一塌糊涂,风头过去也就是空壳一具。买车不能光看广告,好用才是第一位。

想问问那些主打“新势力”的车企:你们真心把买车的这些人当懂行的用户,还是当给你们攒数据的实验小白?一有问题就说“正常,成长的过程”,可消费者买的不是半成品,不是试车员。什么安全隐患、体验差,不能用“我们还年轻”做借口。出了事故,倒霉的是人,不是数据。车企有个底线,消费者也有底线,别觉得“情怀营销”在哪里都能过关。

闫闯分手小米,安全成焦点,配置噱头惹非议-有驾
闫闯分手小米,安全成焦点,配置噱头惹非议-有驾

其实大家对国产车企很宽容,但宽容不是纵容。你可以慢慢来,但必须让用户看到进步和诚意。真有问题解决问题,别藏着掖着。出事了就道歉,别瞎扯。社交媒体时代,什么都瞒不住,用户嘴巴比公关稿快多了。今天你可以用广告盖住声音,明天风向一变,全网都在拆你台。信任到底怎么建立,靠的还是扎实产品+真心面对。

再回头看车圈这几年,哪个品牌最容易翻车?不是小厂,不是没钱的那种商家,而是自以为是、欺负用户的。中国车市太卷,技术日新月异,谁能静下来听用户说话,谁就能混得久。闫闯这次发声了,他是个标志,但不是终点。真正要解决的是,车企能不能把“实话”变成“行动”,光说不练谁都看得出来。

所有造车的都在说“我们用心”。用心不是广告词,更不是往配置表上瞎加乱加,用心是对安全认认真真、对产品扎扎实实、对每一个回应负责。你可以造不完美的车,但不能对缺陷睁眼瞎,不能把用户当小白鼠。真出了事,能第一时间干活改进,这才是能力。

闫闯分手小米,安全成焦点,配置噱头惹非议-有驾

说到底,车是带着所有人的命去跑的东西。一个小小芯片失灵,辅助驾驶多一个故障,都是大问题。不用豪华配置也不想要炫技,普通买家要的就是可靠、结实、能养家。让用户感觉你靠谱,才有下一步。现在市场好车越来越多,谁还稀罕那些花里胡哨?老老实实做产品比什么都重要。

消费者也要长点心,别被营销忽悠。选车的时候,多听听那些吐槽,不是挑事,是帮你避雷。理性一点,钱花得值;感性了,一朝踩坑,花钱买罪受。买车这事,不是看谁打广告,更不是相信谁包装自己。真正的好车,一定顶得住质疑,经得起用,靠得住多年。

中国造车很厉害,但未来肯定还得爬坡。小米是新手,可以原谅犯错,但绝不能容忍态度问题。造车不是快消品实验,不能等用户发现问题才补窟窿。真想把路走远,别光想着开发布会、做网红营销,踏踏实实把安全、可靠、用户体验弄明白。市场是最好的试金石,用户才是最终裁判。

最后,送车企一句老话:别把用户当傻子,别拿侃侃而谈当诚意。安全面前,没有“情怀红利”,有的只有靠谱感和信任。造车造的是品牌,更是底线。别让一堆花哨配置,遮住最根本的问题。值不值,安全不安全,可靠不可靠,消费者的体验比什么都重要。

你想做百年企业,就得和用户掰“价值观”——安全是底线,实用是本事,真心是未来。别等分手闹大了才想起要补救,真到那一步,消费者转身就走,再没机会了。钱花在哪,心里最清楚,大家的钱包不会说谎。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