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韩国起亚汽车的一则消息,可能让很多国内的朋友感到有些意外,甚至有点不敢相信。
在我们日常的印象里,韩系车似乎正在慢慢淡出主流视线,销量下滑、经销商关门的消息时有耳闻,以至于很多人都开始讨论“韩系车是不是快不行了”。
然而,事实却给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答案:就在我们觉得它日渐式微的时候,起亚在2023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惊人的全球成绩单,总共卖出了将近158万辆汽车,这个数字不仅没有下滑,反而创下了品牌有史以来同期的最高销售纪录。
这个消息听起来确实有点矛盾。
一边是在我们中国市场感受到的“寒气逼人”,另一边却是在全球市场上演的“热火朝天”。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难道是我们对起亚的判断出了偏差,还是这背后藏着我们不了解的商业逻辑?
要弄清楚这件事,我们得跳出自己熟悉的环境,站在一个更广阔的视角,把起亚在中国和在海外的两种不同境遇,放在一起仔细分析分析。
首先,我们得承认,起亚在中国市场的确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并不是空穴来风。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现在身边开起亚新车的朋友是不是越来越少了?
在各大汽车网站和社交媒体上,关于起亚的讨论热度也远不如从前。
更直观的感受是,一些城市里的起亚4S店数量在减少,这直接导致了消费者看车、试驾和售后保养的不便。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复杂,但最核心的一点,是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尤其是最近几年,我们自己的国产品牌,在新能源和智能化这条赛道上实现了“弯道超车”。
当下的中国消费者买车,已经不仅仅是看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是否扎实,更多的是看车里有没有大屏幕、车机系统流不流畅、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好不好用。
在这场以“科技感”和“智能化”为核心的竞赛中,以起亚为代表的传统合资品牌,确实显得有些反应迟缓,没能跟上中国市场的节奏,产品吸引力自然就下降了。
但是,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海外,就会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在北美、欧洲,甚至韩国本土,起亚非但没有没落,反而活得相当滋润。
举个最直接的例子,起亚旗下的紧凑型SUV狮铂拓界(Sportage),2023年上半年在全球范围内卖出了超过28万辆。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
它比我们国内一些发展得相当不错的新势力品牌一整年的销量还要多。
这足以说明,从一辆“车”的本质属性来看,比如外形设计、内部空间、动力操控和质量可靠性,狮铂拓界在全球消费者心中依然是一款非常有竞争力的产品。
再比如,在韩国本土,起亚的MPV车型嘉华,每个月能稳定卖出六七千台,而且这还是在没有大幅降价的情况下实现的,靠的是实打实的产品力赢得了市场。
这些活生生的例子都在告诉我们,不能简单地用“车不行”来概括起亚的现状。
那么,同一个品牌,同样的产品,为什么在不同的市场会有如此天差地别的命运呢?
关键就在于不同市场的“游戏规则”不一样。
中国市场现在是全球最“卷”的地方,价格战打得异常激烈,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快得惊人。
一个20万级别的汽车市场,挤满了各种实力强大的竞争者,国产品牌可以用更低的价格提供更丰富的配置,这让定价相对坚挺的合资品牌非常难受。
起亚如果想在中国市场硬碰硬地参与这场“肉搏战”,就必须大幅牺牲利润,这对于任何一家以盈利为目标的企业来说,都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于是,我们看到了起亚非常聪明的商业策略调整。
它没有选择在中国市场这个“红海”里继续投入巨额资源进行消耗战,而是把战略重心转移到了利润率更高、竞争环境相对温和的海外市场。
数据显示,起亚在海外市场的平均售价还上涨了2.4%,这意味着它在别的国家不仅卖得多,而且赚得也多。
这就像一个拳击手,发现某个级别的对手过于强大且打赢了也拿不到多少奖金,他索性就调整策略,去参加另一个级别、自己更有优势且奖金更丰厚的比赛。
这并非是怯懦,而是一种理性的商业决策。
它选择在北美和欧洲市场,用自己擅长的SUV和设计感强的车型去赢得消费者,事实证明这条路走对了。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起亚就彻底放弃了中国市场。
更准确地说,它可能是在积蓄力量,等待一个更好的时机。
从起亚近期的动向来看,它在技术研发上并没有躺平。
比如,它的纯电动汽车专用平台E-GMP,在全球范围内都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基于这个平台打造的EV6、EV9等车型在国际上屡获大奖。
即将引入国内的EV5,有海外媒体实测其续航里程能达到550公里,这说明其三电技术是有真功夫的。
更值得关注的是,起亚正在规划一种名为PV5的全新模块化电动车。
这种车的设计理念非常超前,车身可以像搭积木一样根据不同用途进行更换,既可以是载客的网约车,也可以是送货的物流车,甚至可以变成一间移动的商店。
这种探索,明显是在为未来的出行市场布局,试图跳出传统造车的思维框架。
回顾汽车发展的历史,我们能发现一些相似的案例。
比如起亚的同门兄弟现代,其索纳塔车型也曾经历过从辉煌到沉寂,再到凭借全新设计和技术在全球市场重新崛起的历程。
一个在全球市场拥有强大体系能力和深厚技术积累的品牌,其生命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顽强。
所以,当我们看到起亚全球销量创下新高时,不必过分惊讶,也无需急于为它在国内的困境下定论。
这更像是一个提醒,提醒我们中国汽车市场的崛起正在深刻地改变全球汽车产业的格局,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成熟的跨国企业,懂得如何在全球范围内调配资源,“东方不亮西方亮”,通过灵活的市场策略来确保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对于起亚来说,今天的战略性收缩,或许正是为了未来的某一天,能带着更具竞争力的新技术和新产品,重新在中国这个最重要的市场上,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