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一个消息,我差点以为自己看错了——比亚迪秦PLUS的新款起售价直接干到了6.98万?还是新能源家轿?这价格一出,估计不少燃油车经销商晚上都睡不着了。更离谱的是,这次不光降价,还把DM-i的纯电续航拉到了128公里,百公里亏电油耗居然压到了2.69L!你没听错,不是3字头,是2字头,比很多混动小钢炮还省。这哪是发布新车,简直是给整个A级轿车市场“上了一课”。
你说现在买辆车图啥?省钱、省心、空间大、开着顺手,最好还能有点科技感。秦PLUS这一波操作,简直就是冲着“国民神车”的宝座又狠狠支棱了一把。它到底是不是真香?咱们来掰扯掰扯。
先说外观,第二代秦PLUS整体设计没大改,但新增的星河米配色真的挺上头。阳光下一照,那种温润的金属质感,不像某些廉价珠光漆那么“塑料”,走路上被人多看两眼都不奇怪。前脸依旧是比亚迪那套龙颜设计语言,贯穿式尾灯也没落下,夜晚点亮辨识度顶呱呱。虽然算不上惊艳四射,但胜在耐看、大气,属于那种开出去不会掉面儿的类型,上桌第一个动筷的底气还是有的。
坐进车里,最明显的变化是换上了怀挡设计。一开始我还觉得别扭,用惯了档把嘛,可几天下来真香了。中控台下面多出一大块储物空间,手机、钱包随手一扔再也不怕滑到座椅缝里。而且操作起来特别顺手,打转向、换挡都在右手边,开车时不用频繁低头找档杆,安全性悄悄提升了一截。
配置这块,秦PLUS一直很“卷”。哪怕是入门款的EV进取型,也给你塞了NFC钥匙、车载ETC、VTOL移动电站、智能语音交互这些实用功能。什么叫“入门即高配”?这就是。你想啊,花不到7万块钱,买辆能插卡、能联网、能对外放电、还能语音控制空调音乐的电动车,以前敢想吗?现在它就摆在你面前。
重点来了——动力和能耗。这次DM-i 128KM版本一出,直接把日常通勤的焦虑砍掉一大半。128公里纯电续航,意味着什么?一周充一次电,上下班来回30公里以内,基本可以当纯电车用了。最关键的是,亏电油耗2.69L/100km,这数据简直反人类。我试过隔壁某日系混动,市区跑下来也得4个油往上。秦PLUS这是拿发动机当“充电宝”用,油耗低得让对手怀疑人生。更打脸的是,比亚迪还宣布老车主OTA就能升级到这个油耗水平,不用换车就能享受技术红利,这波操作太圈粉了。
再看纯电版,420KM和510KM两个续航档位,满足不同需求。420够城市代步,510跑个周边游也无压力。关键是它搭载了刀片电池+八合一电驱+热泵空调这套组合拳,零下30度都能稳定工作,冬天续航打折没那么严重。相比之下,某些竞品冬天直接“跌冒烟了”,电量掉得比心情还快。
说到竞品,咱也不能光夸。比如广汽AION S,空间确实大,后排能翘二郎腿,适合家庭用户。但它智能化一般,车机反应慢,泊车辅助也不如秦PLUS灵活。再看吉利银河L6,设计年轻,动力猛,百公里加速快,但油耗略高,亏电状态要3.5L左右,价格也贵个一两万。至于传统燃油车像轩逸、朗逸,虽然品牌认知度高,可油耗动辄6-7L,保养还贵,面对秦PLUS这种“电比油低”的狠角色,优势真不多了。
智能化方面,秦PLUS这几年进步飞快。多次OTA升级后,现在支持通行效率优先、危险加塞提醒、窄车位自动泊车、偏置泊入等功能,连泊车时后视镜都能自动收起来,细节拉满。座舱里还上了手车互联,手机导航、音乐、视频都能流转到车机,以后还能无麦K歌、玩小游戏,妥妥的“移动娱乐厅”。年轻人喜欢的“出片利器”属性也有,内饰氛围灯一开,拍照发朋友圈点赞数蹭蹭涨。
安全这块也不能含糊。全系标配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架,底盘调校偏舒适但不失支撑,过坑过坎滤震到位。ESP、ABS这些基础配置不用说了,还有L2级辅助驾驶加持,跑高速轻松不少。刀片电池本身就有超高安全标准,针刺不起火,家长带娃出行也更安心。
回头想想,秦PLUS为啥能卖爆?累计超150万辆销量不是吹出来的。它踩准了老百姓最在意的点:价格实在、用车成本低、配置给足、续航靠谱。以前大家总说国产车不行,合资才有面子,现在呢?“有路就有秦,有家就有秦”成了网友调侃又真实的写照。它不只是车,更像是一个时代的符号——中国品牌真的站起来了。
这次双车升级,续航提上去,油耗压下来,价格还往下跌,简直是“三连暴击”。你说那些刚提车的老车主会不会气得蹦起来?比亚迪用OTA安抚人心,反而赢得更多口碑。这样的企业,才配叫“国民神车”制造者。
所以问题来了——
这样的秦PLUS,你会考虑把它开回家吗?
如果预算10万内,你是选它,还是继续观望合资燃油车?
面对这波“真香”攻势,你还会为品牌溢价买单吗?
评论区聊聊,你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