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汽车产业加速发展,40秒下线一台发动机

#美女#

宝鸡制造加速跑 40秒一台发动机背后的产业升级密码

每40秒。一台发动机下线。这是宝鸡吉利车间的生产节奏。

今年产能预计增长71%——这个数字背后,是西部工业重镇宝鸡正在发生的产业变革。

走进车间,六轴机器人精准焊接,工人紧张调试。生产线如同城市的脉搏,稳定而有力地跳动着。不只是吉利,陕汽的新能源环卫车刚刚拿下了乌兹别克斯坦的大单。“宝鸡造”汽车,正沿着“一带一路”驶向更远的地方。

宝鸡汽车产业加速发展,40秒下线一台发动机-有驾

400亿级汽车产业如何崛起?答案藏在“群长+链长”的创新机制里。

24条产业链。700家企业。手拉手搞事情。

就像吉利发动机的零部件,环环相扣。宝鸡把整个汽车产业链拆解、重组、优化。整车厂需要什么,配套企业就生产什么。地通公司每天生产900套车身底盘,保供吉利整车生产。东熙配件把厂子建到宝鸡,每年省下6000万运费。

这不是简单的企业聚集,而是产业链的深度嵌套。

宝鸡汽车产业加速发展,40秒下线一台发动机-有驾

更值得关注的是1-8月规上工业增速8.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一截。为什么是宝鸡?

老工业基地的底蕴遇上新的产业机遇。区位优势明显,配套政策精准。当别的城市还在招商引资,宝鸡已经在做产业生态了。

“吉利办”的工作人员记得,当年设备安装遇到难题,胶体24小时就会凝固。晚上8点报告,第二天中午12点,所需设备全部到位。这样的“保姆式”服务,让配套企业负责人感叹:比东部地区还好。

如今,30多家零部件企业围绕吉利布局。标准厂房像商品房一样“拎包入住”。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在这里找到了最舒适的位置。

宝鸡汽车产业加速发展,40秒下线一台发动机-有驾

从沙滩地到汽车产业园。从砂石厂到智能化车间。宝鸡的转型,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的缩影。

不只是造车。更是造生态。

当一辆辆“宝鸡造”汽车驶向世界,这座西部城市正在证明:实体经济依然有力,产业协同才能走得更远。

宝鸡汽车产业加速发展,40秒下线一台发动机-有驾

下一个40秒,又会有一台发动机下线。而宝鸡的产业故事,才刚刚开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