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浪潮下的变速箱巨头:采埃孚与爱信的转型之路
若要评选汽车产业链中的幕后强者,采埃孚与爱信必定占据重要位置。
它们研发的变速箱,不仅能决定一辆车的驾驶体验,还能支撑起一家车企的利润水平与行业地位。
但问题随之而来:
进入新能源时代后,电动汽车对变速箱的需求大幅降低——
那采埃孚、爱信这类传统变速箱巨头,该如何应对呢?
01新能源车真的无需变速箱吗?
提到这个话题,说“新能源车对变速箱需求极低”,绝非夸大其词。
因为电动机的工作特性,本身就使得“多挡变速箱”的作用被弱化。
以车辆起步为例,燃油车需要通过换挡才能释放最大扭矩;
而电车在零转速状态下,就能输出全部动力。
此外,电机的转速范围极广,从低速行驶到高速巡航都能覆盖,既能承担低挡位的功能,也能胜任高挡位的需求。
这就导致:车辆不再需要通过多个齿轮的切换来适配不同工况。
正因如此,大多数纯电动汽车直接采用“单速减速器”。
比如特斯拉Model3与ModelY,全车仅配备一个固定齿比结构,却能实现3秒多的百公里加速;
比亚迪的EV系列车型同样采用类似设计。
即便像保时捷Taycan这类追求高性能的车型,也只是在后桥增加了一个二挡结构,用于平衡极限加速性能与高速行驶能效。
这种设计,与“传统多挡变速箱”在本质上并不相同。
再看插电混动与增程式车型。
虽然它们和燃油车一样配备发动机与油箱,但同样不需要传统变速箱。
理想的增程式车型(L6、L7、L8)就是典型代表:
发动机仅负责发电,不直接驱动车轮,车轮始终由电机带动,本质上属于“串联混动”模式。
因此,变速箱在这类车型中几乎没有存在感。
比亚迪的DM插混系统则选择了另一条路径,用专门的电子化混动变速器(E-CVT)替代传统多挡机构。
以比亚迪秦PlusDM-i为例,整车没有传统变速箱,仅依靠一个齿轮减速器和分动离合机构,实现发动机与电机的连接或断开。
日常行驶中,车辆由电动机驱动,发动机在大部分工况下仅用于高效发电;
只有在高速行驶或急加速时,发动机才会通过锁止离合器介入,直接驱动车辆。
说白了,传统的“6速双离合变速箱”在新一代DM系统中,已被专用大功率发电机与电机耦合机构所取代。
最终结果就是,在“以电为主”的混动架构中,变速箱不再是必需部件。
02对采埃孚、爱信的冲击有多大?
也正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采埃孚与爱信这两大巨头,近几年几乎陷入“连续受挫”的局面。
据相关报道显示,2022年爱信母公司的利润约为216亿元人民币,同比直接减半,跌幅超过50%。
当时的局面有多艰难?
连丰田都选择“抽身自保”——宣布抛售至少12.5%的爱信精机股份,交易金额约合10亿美元。
这一举措在业内引发不小震动。
毕竟,对一家以变速箱为核心业务的供应商而言,连“母公司”都要通过减持股份减少损失,无疑表明:
传统的发展路径,已经走不通了!
采埃孚的表面状况看似好一些,但实际压力同样不小。
2022年采埃孚全球销售额达到438亿欧元,从数据上看颇为亮眼,还实现了14%的增长。
但仔细拆解就能发现,这一增长并非来自传统变速箱业务,而是依靠提前布局的电驱动、主动安全、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等新业务支撑。
至于传统变速箱业务,依旧处于下滑通道中。
有媒体报道,采埃孚计划在未来六年内裁员1.2万至1.8万人,这一数字相当于其德国总部员工总数的四分之一。
尽管官方将裁员解释为“组织架构调整”,但多数业内人士都清楚:这背后正是变速箱订单锐减、新能源汽车冲击带来的连锁反应。
更关键的是,这种冲击已从“供应链层面”蔓延至整车企业。
例如大众集团,已经关闭了多家手动变速箱工厂。
而在中国市场,自主品牌也不再盲目依赖采埃孚、爱信,纷纷自主研发电驱系统与混动系统——此举既能控制生产成本,也能掌握核心技术的主动权。
说到底,传统变速箱的黄金时代,确实已经步入尾声。
03采埃孚与爱信的应对之策
当然,采埃孚与爱信并未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寻求转型。
早在2021年,采埃孚就正式宣布——彻底停止内燃机传动系统的研发,将全部资源投入混动与纯电领域。
该公司将传统“变速箱部门”与“电驱动部门”合并,重组为新的事业部,全力研发电驱系统。
目前,极氪、智己等中国电动车型,已开始使用采埃孚的电驱动或底盘部件。
在混动领域,采埃孚也没有放弃,研发了多挡位混动专用变速箱(DHT),可适配PHEV(插电混动)与EREV(增程式)架构。
爱信则选择依托丰田体系,深耕混动市场并切入纯电领域。
例如丰田bZ4X所使用的电驱桥,就由爱信主导设计,并联合电装成立合资公司BluENexus共同供应。
同时,爱信推出了“Xin1”多合一电驱架构——未来还计划研发5合1、8合1架构,将热管理、充电模块等功能整合进来。
除此之外,爱信还涉足氢能源零部件、再生制动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等领域,产品线逐渐向电动化、智能化方向拓展。
一句话总结:它们已不再是单纯的“变速箱公司”,而是逐步成为电动汽车生态链中的重要一环。
总体来看:
电动化转型正在彻底重塑汽车产业链,即便像变速箱这样曾被视为“铁饭碗”的领域,也不再稳定。
虽说采埃孚与爱信看似已经开启“转型之路”,但面对车企自主研发、产业链上下游整合的大趋势,它们能否真正从“变速箱巨头”转型为“电驱巨头”呢?
这一问题值得深入探讨,最终答案还需时间来验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