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阵子,只要稍微关注点汽车新闻,你可能都会有这么个感觉,那就是挂着华为技术牌子的新车,好像雨后春笋一样,一茬接一茬地往外冒,速度快得让人有点眼花缭乱。
这不,就在今年夏天快要结束,秋天马上到来的时候,华为的汽车“朋友圈”又准备一口气端出四盘“大菜”,从二十来万的家用SUV,到上百万的豪华轿车,可以说是把各个价位都给安排得明明白白。
很多人心里可能都在犯嘀咕,华为这到底是要干什么?
这么密集地推出新车,是想用“车海战术”淹没对手,还是说它手里真的攥着什么王牌,准备给整个汽车市场来一次彻底的洗牌?
这事儿咱们得好好说道说道。
首先得把一个事儿说清楚,华为自己是不下场造整车的,它不做那个生产线上的活儿。
它的模式更像是当一个“超级大脑”和“技术供应商”。
它搞了一个叫做“鸿蒙智行”的联盟,把自己最擅长的智能驾驶系统、智能座舱、电驱动技术等等核心的东西拿出来,然后跟我们国家一些有头有脸的老牌车企,比如上汽集团、北京汽车、广州汽车这些,大家一起合作,共同打造新的汽车品牌。
这么做的好处是强强联合,车企有成熟的制造经验和质量控制体系,华为有领先的智能化技术,一加一大于二。
这次要登场的四款新车,就是这个合作模式下的最新成果。
咱们先看看最贴近老百姓生活的那一款,就是华为和北汽蓝谷合作的尚界品牌,它的第一款车是台SUV,目标价格定在了20万这个级别。
20万这个价位,可以说是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最激烈、最白热化的一个区间了。
这里面已经有了像比亚迪宋、理想L6这样的明星车型,每个月销量都非常高。
尚界作为新品牌的第一款车,直接就冲着这片“红海”来了,可以说是勇气可嘉,也说明它对自己有相当的自信。
它的底气在哪呢?
从目前透露出来的信息看,主要有几点。
首先是样子就很能打,它那个车头是全封闭的设计,没有传统的进气格栅,一看就是纯正的新能源车范儿。
最关键的是,车顶上有一个小小的凸起,那可不是装饰,而是激光雷达。
这东西就相当于给汽车装了一双“3D写轮眼”,能非常精确地感知周围的环境,是实现高级别智能驾驶的核心硬件。
以前这玩意儿基本都是三四十万,甚至更贵的车才有的配置,现在尚界直接把它下放到了20万级别,这意思就很明显了,就是想让普通家庭也能享受到最前沿的安全科技。
再一个,它特别针对大家最关心的续航问题下了功夫。
这台SUV的风阻系数做到了0.23Cd,这个数字可能很多人没概念,这么说吧,市面上大部分的SUV,风阻系数都在0.27以上,尚界比它们低了差不多15%。
你可别小看这一点点差距,车在高速上开,最大的能耗就是用来克服空气阻力的,风阻越低,车子就越省电,跑得也就越远。
这对于缓解大家的“续航焦虑症”是非常实实在在的帮助。
接着说第二款,是华为和北汽合作的另一个品牌,叫享界。
它推出的是一款旅行车。
这款车的目标用户就非常清晰了,就是那些家里有了两个宝宝的年轻家庭。
现在很多二胎家庭,一到周末或者放假想带孩子出去玩,那阵仗跟搬家一样,婴儿车、各种玩具、帐篷、吃的喝的,普通SUV的后备箱根本不够用。
旅行车这种车型,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生的,它既有轿车那样的驾驶舒适感和操控性,又有堪比SUV的超大后备箱空间。
享界这款旅行车,就是想告诉那些奶爸奶妈们,有了孩子,也不用牺牲自己的驾驶乐趣和生活品质,可以开着一台又帅又能装的车,潇洒地带着全家人去看诗和远方。
如果说上面两款车是主攻大众市场,那接下来的两款,就体现出华为主导的技术联盟向上突破的野心了。
一个是问界M8,虽然名字数字比M9小,但它的尺寸可一点不小,轴距达到了3105毫米,这已经跟一些大型MPV差不多了,车内的空间,尤其是后排的腿部空间,肯定是非常宽敞的。
更厉害的是它的技术,它是一台增程式电动车,在电池没电的情况下,用油发电的油耗能做到百公里6.6升。
对于这么大一台车来说,这个油耗水平比很多同尺寸的纯燃油SUV都要低。
这就解决了很多人想买电车,但家里又没有方便的充电条件,或者经常要跑长途的痛点。
你平时在市区就用电,安静又省钱,真要出远门了就加油,完全没有里程焦虑。
最后一款,也是最重磅的,是华为和江淮汽车合作的尊界S800。
这款车的定位直接冲到了百万级别,对标的是奔驰S级、迈巴赫这样的传统豪华标杆。
很多人可能会问,一台国产车,凭什么卖这么贵?
尊界S800给出的答案是,用技术和设计来打造一种全新的豪华气场。
比如它那个会发光的车标,还有复古又霸气的大尺寸轮毂,都在传递一种信息:这不仅仅是一台代步工具,更是一张代表中国汽车工业最高水平的名片。
过去我们总觉得国产车只能在便宜、配置高这些方面下功夫,但尊界S800就是要证明,在最顶级的豪华领域,我们中国品牌也敢于跟德国的“BBA”掰掰手腕了。
说了这么多车型,其实它们都只是外在的“壳”,真正让这些车与众不同的,是里面那套由华为提供的“灵魂”,也就是它的全套智能技术。
这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华为的ADS智能驾驶系统。
现在市面上的问界车型,已经能很轻松地处理像城市路口无保护左转这种复杂的场景了。
而马上要通过网络升级的4.0版本,据说要开放L3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
L2和L3的区别可大了,L2是系统辅助你开车,你还得时刻注意着,而L3是在特定条件下,比如高速公路上,车可以自己开,驾驶员可以短暂地解放手脚,出了问题由厂家负责。
而且这种升级,老车主在家里连上网就能自动完成,一分钱不用多花,车子自己就变聪明了,这体验是传统汽车给不了的。
为了实现这种高级别的智能驾驶,硬件上也得跟得上。
就像前面说的,激光雷达从选配变成了标配。
新的问界M9甚至用了四颗激光雷达,实现了车身周围360度无死角的精准探测。
打个比方,你在很窄的巷子里会车,人眼有时候会被对面的大灯晃到,摄像头也可能受影响,但侧面的激光雷达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对方车轮的位置,帮你一把就精准地开过去,这种安全感是实实在在的。
另外,像新问界M9宣传的1474公里综合续航,背后也是增程技术的进步,它的增程器热效率达到了44.8%,超过了以省油著称的丰田混动。
这个续航里程,意味着从北京加满油充满电出发,理论上可以一直开到深圳,长途旅行的体验会好很多。
总的来看,华为这波新车攻势,思路非常清晰,就是用实实在在的技术来解决用户的实际痛点。
它不玩那些花里胡哨的,比如把激光雷达的成本降下来,让普通人也用得起;比如给你配上卫星通信功能,在没信号的地方也能求救,这比车里多个唱歌软件要实用得多。
现在就看秋天这些车正式上市后,价格到底会是多少。
如果尚界那台SUV真的能把价格定在20万左右,那对于同价位的合资品牌SUV来说,压力可就太大了。
未来,消费者在买车的时候,可能就不再仅仅是看品牌、看发动机,而是会更多地去比较谁的智能驾驶更聪明,谁的续航更扎实。
这场由技术引发的汽车行业大变革,已经拉开了序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