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爵踏板疯狂降价! 三个月连砍三刀,老车主哭晕车库?
摩托车圈最近炸锅了! 国产一哥豪爵,三个月内竟然连着三次挥舞降价大刀,砍向自家最核心的125和150踏板车。 这架势,让高价买车的车友直呼心疼,更让同行虎视眈眈。 表面看是让利消费者,背后却是豪爵被合资对手逼入墙角,靠降价续命的尴尬局面。 昔日的品质标杆,如今深陷价格战泥潭,老本眼看就要啃光了。
8月刚开头,豪爵官方公众号就丢下一颗“价格炸弹”:UFD125、USR125、NFR125、VX125四款125排量的热销踏板,直接降价1000到1400块不等。 比如原本卖9980块的AFR125 S版,直接给干到了9980块以内。 这可不是豪爵今年头一回割肉了。 往前倒带,7月份,它家的150排量选手UHR150和UFR150也玩起了变相降价,送油卡、送福利,折算下来UHR150的终端价已经悄悄溜到1.3万出头了。 再往前,6月的那波操作,ADX125这些车型也没能幸免,价格跟着往下掉。 算起来,三个月,三次降价,豪爵的价格牌打得又急又密。
为啥豪爵这么着急忙慌降价? 枪口直接对准的就是老对手,本田! 新大洲本田(新本)和五羊本田(五本)今年下手那叫一个狠。 新本推出的NS150GX,五本推的NWG150、NWT150这两款150级别的踏板,直接把价格定死在1.5万到1.6万这个区间,,人家用上了全新的四气门水冷发动机,技术更新、跑起来更带劲。 另一边,125级别战场更卷。 新本的NS125GU,五本的NWM125,定价直接砸进8000到9000元这个档位,入门款甚至摸到7000块门槛。 要命的是,本田系的125小车,连ABS防抱死这种安全配置都成了标配。 豪爵那些过去卖9000多甚至上万块的125踏板,瞬间就被衬托得又贵又落伍,ABS还得加钱选装,完全跟不上趟儿了。
这一对比,豪爵车型在核心技术上被甩开的差距就藏不住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豪爵的“顶梁柱”UHR150。 这款车卖了很多年,用的还是老底子,两气门的发动机。 对手本田的150踏板呢? 清一色升级了更先进、效率更高的四气门发动机。 动力上,UHR150最大功率10.6千瓦,人家本田同级的轻松干到11.2甚至12.1千瓦。 技术层面没优势,价格还比人家当初贵,消费者自然不买账了。 再看125的战场,像ADX125这种,用的还是风冷两气门机器,最大功率只有6.6千瓦,别说动力平平,连现在流行的脉冲启动、自动启停这些时髦功能一概欠奉。 反观本田系的125新车,技术新、动力好、配置足,价格还压得低。 豪爵过去引以为傲的“品质接近合资”这块牌子,在新技术浪潮冲击下,被质疑是“倚老卖老”。
技术不够新,价格还定得高,市场立马就给豪爵泼了一盆透心凉的冷水。 内部数据泄露了真实窘境:今年上半年,豪爵在国内市场只卖出44.3万辆车,比去年同期活生生少了7万多辆! 更惨的是,过去国内撑起半边天的销量(占比超50%),现在直接缩水到36.5%,都快接近经销商的盈亏生死线了。 卖不动的最直接恶果,就是仓库爆满。 各地经销商叫苦连天,豪爵的新车在仓库里“摞到后门了”,占了地方又压着资金,卖不出去钱就回不来,急得经销商嗷嗷叫。 降价成了豪爵眼下逼不得已的选择,只想快点把库存清掉,回笼点血本。
豪爵这么狠命降价,短期看能勾引一些钱包紧的买家,能走点量。 这么玩下去,副作用也大得吓人。 一直以来,豪爵可是把自己定位成“国产高品质”、“价值不输合资”的旗帜啊。 这么频繁地一降再降,品牌形象还怎么撑得住? 消费者都学精了,新车上市先观望:“别急,等等肯定有优惠,豪爵现在都这德性了。 ”以后推新车定价都困难,定高了没人理,定低了又不赚钱。 它赖以成名的那点品牌溢价,在连续不断的降价浪潮里,眼看就被冲刷得七零八落了。 曾经被捧在神坛上的“国产一哥”,渐渐陷入“不上不下”的窘境:拼尖端技术拼不过合资本田们,玩性价比又可能跑不过更生猛的国内二线品牌。
面对本田系在150和125两个主战场的凶猛夹击,豪爵能用的筹码看起来少得可怜。 UHR150虽然已经降价到一万三多这个位置,差不多算是豪爵的心理底线了,再指望它像某些小道消息传的那样降到一万二? 可能性微乎其微。 豪爵这招牌也挂不住。 眼下摆在豪爵面前的,不是再琢磨怎么在价格上做文章,而是得赶紧给UHR这样的主力军“换心”,把那台老旧的两气门发动机给升级换代了,上四气门水冷动力才是硬道理。 更紧迫的是,150级别还没有个像样的平脚踏板车,本田家的NS150LA靠这个抢了多少家庭用户? 市场嗷嗷待哺,豪爵真该听劝赶紧出一个。 光靠吃老本、拿降价当挡箭牌,豪爵被市场和对手拖得越来越疲惫。 车库爆仓、技术掉队、品牌光环暗淡,三座大山压顶。 这场价格风暴,暂时没看到停息的迹象。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