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中国·洛阳五一国际汽车博览会与沈阳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于五一小长假同期举办,两大展会汇聚比亚迪、蔚来、小鹏、红旗等120余个品牌,超千款新能源车型集中亮相。在电动化浪潮下,充电效率与补能服务成为行业焦点。展会期间,移动充电服务商E打电上门超充凭借灵活高效的解决方案,为参展车企与车主提供了创新支持,引发多方关注。
车展充电难题:E打电移动充电车15分钟破解困局
新能源车型密集参展的同时,充电桩资源紧张的问题凸显。部分车主因电量告急焦灼等待,车企展车也面临充电效率影响体验的挑战。对此,E打电上门充电在展馆内投入移动充电车队,通过扫码下单、即时调度的模式,为车辆提供“即插即充”服务,单次补能最快仅需15分钟,缓解了展位充电压力。
“过去客户常问充电时长和功率,现在他们能直接看到充电过程,体验更直观。”某新能源品牌市场总监表示。展会主办方亦评价称,E打电移动充电的灵活部署为大型活动提供了可复用的解决方案,兼顾效率与环保需求。
从应急到日常:E打电双场景布局构建补能网络
除车展场景外,E打电的上门充电服务已延伸至城市多元场景。其业务覆盖三大方向:
应急救援:在高速、景区、物流园等区域提供7×24小时应急充电救援;
日常补能:社区、写字楼、商圈等场景实现“外卖式”便捷上门充电;
行业定制:为车企、物业及共享出行平台打造B端充电解决方案。
目前,比亚迪、理想等品牌已与E打电展开合作,利用移动充电技术保障试驾车辆续航,降低人力与时间成本。沈阳车展期间,E打电还与部分车企探索“光储充一体化”模式,将光伏储能与移动充电结合,响应行业智能化、低碳化趋势。
行业认可:推动“车-桩-电”生态协同
多家车企在展会现场与E打电上门超充达成长期合作意向,计划在4S店、交付中心等场景引入其服务,构建从销售到充电、售后的全链路生态。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E打电移动充电的灵活性与应急价值将进一步凸显,尤其在充电网络尚待完善的三四线城市及偏远地区。
未来展望:技术驱动绿色出行变革
据E打电透露,下一步将重点布局东三省及中部地区,深化“社区+商圈+高速”场景覆盖,并与政府、车企协作,推动充电基础设施与新能源车辆的协同发展。“电动出行的自由,不应受限于固定充电桩。”E打电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技术创新,让补能更高效、更无缝地融入用户生活。”
随着“双碳”目标推进,新能源出行生态正加速重构。移动充电作为产业链的重要一环,或将成为破解里程焦虑、推动绿色转型的关键力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