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开车,尤其是电闪雷鸣的时候,估计不少人心里都打鼓:这车子会不会被雷劈啊?坐在车里到底安全不?其实啊,这事儿还真有科学道理在里面,不是瞎担心,但也不用吓破胆。今天就来好好聊聊,为啥说雨天开车防雷,车子本身就是个“护身符”。
汽车自带“防雷罩”?原理在这儿呢
专业人士说了,汽车能防雷,关键就在于它那身“铁壳子”。咱都知道,汽车车身大多是金属做的,不管是铁皮还是铝合金,反正都是导电的。这玩意儿有个特别厉害的作用,就像一个天然的“法拉第笼”——听着挺玄乎,其实就是个能把电流“导走”的金属笼子。
法拉第笼这东西,最早是科学家法拉第搞出来的,原理特简单:当有高压电靠近时,金属笼子会把电流引到自身表面,然后顺着笼子的导体传到地面,笼子里面的东西就不会被电着。汽车呢,就完美符合这个条件,整个车身形成一个闭合的金属空间,电流就算真劈到车上,也只会沿着车身外壳流动,不会随便往车里窜。
轮胎是关键!湿乎乎的才靠谱
光有金属车身还不够,电流总得有个出口到地面吧?这时候轮胎就派上大用场了。有人可能会说,轮胎是橡胶做的,不导电啊,那电流咋传到地里去?别急,下雨天不一样啊!
下雨的时候,轮胎表面肯定是湿的,上面会有一层水膜,这层水就能导电。而且车子在路上跑,轮胎和地面接触的地方,水膜会让轮胎和地面之间形成导电通道。所以当雷电击中车身时,电流会顺着金属车身流到轮胎,再通过湿轮胎和地面的接触,乖乖传到大地里去,不会伤到车里的人。
车里安全,但这些事儿别瞎做
虽说车里相对安全,但也不是啥都能随便干。比如打雷的时候,最好别开车窗,也别伸手伸头到车外去,不然就等于把自己暴露在电流可能经过的地方,那就危险了。还有,别在车里用那些外接的电子设备,比如把手机充电器插在点烟器上一直用,虽然概率不大,但万一电流有啥“小脾气”,顺着线路窜进来就不好了。
另外,如果真的遇到特别大的雷雨,最好找个安全的地方停车避一避,比如正规的停车场,别停在大树底下、电线杆旁边,也别停在地势特别高的地方,这些地方本身就容易被雷击,咱躲远点总没错。
总之啊,雨天开车遇到打雷,不用太慌,记住汽车这“法拉第笼”的原理,乖乖待在车里,别瞎折腾,基本就没啥大问题。掌握这些小知识,雨天行车也能更安心不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