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新极氪001超级置换权益限时售价25.98万元起,全系标配900V高压平台,后驱503马力零百4.98秒,四驱925马力零百2.83秒

讲真,极氪001这波升级让我有点懵。后驱版本503马力,零百4.98秒,这数据乍一看挺正常,但四驱925马力,零百2.83秒,直接晋升神车范儿了。你别说,这马力差距太夸张了,得按理说四驱是两台电机叠加输出,技术难度和配合度得到位才能稳得住,毕竟打滑直接翻车还挺容易的。

我一个老朋友前阵子刚入手极氪001,说实话,当初他就是冲着续航和快充来的。103kWh的麒麟电池,CLTC条件下810公里的续航,听起来就让人安心。对比一下,特斯拉Model Y标准续航大约530公里,这续航谈得上豪华里程了。嗯,不过得提醒一句,CLTC续航数字跟日常工况还有个差距,估计实际用能打个八折,差不多650多公里。还是够跑长途的。

焕新极氪001超级置换权益限时售价25.98万元起,全系标配900V高压平台,后驱503马力零百4.98秒,四驱925马力零百2.83秒-有驾

说起快充,神盾金砖电池那个12C超充,电量从10%冲到80%只要7分钟,说的容易,但你去找实际充电站,快充桩又没这么猛的话,也跟看待电视广告一样,一下子泼盆冷水。我跟维修师傅聊过,他们说国产电池快冲能带来的寿命折损好像比国外还激进一点点,是不是厂家在快速膨胀技术参数,好处不一定全能真实体现(这段先按下不表)。

价格方面,25.98万元起价格线对比同级别新能源SUV,比如说蔚来ES6起步价就差不多,电池能量密度和动力参数上极氪反倒不逊色,甚至四驱性能压倒性倒逼对方低头。但你问我哪台操控顺手,那绝对还是得试车感受,参数纸面上完美,轮胎抓地、悬挂调校这些细节又不能忽略。

焕新极氪001超级置换权益限时售价25.98万元起,全系标配900V高压平台,后驱503马力零百4.98秒,四驱925马力零百2.83秒-有驾

刚才翻了下笔记,我曾记录过一次极氪001的研发故事:内部因为电池能量密度目标一度定在95kWh,后来技术团队觉得还可以冲刺103kWh版本的确是冒险,但胜在搭载麒麟电池后成功拉开了续航差距,这种目标的灵活调整,真的很考验研发链条里面沟通流程的效率,有时候一句对不起,改方案就会延误3个月,这还不算供应链的博弈,你懂的。

供应链对车企来说好比现实中的火锅桌,每家供应商就像锅里不同的食材,没了哪个都影响味道,硬要说直白些,就是轮不到你单啃牛肉,缺一个关键原料,整锅都凉。这也是为什么极氪敢大量投入900V高压平台技术,这玩意儿成本杠杠上去了,要从供应商拉取对应的SiC功率器件,价格低不了,量还得够,没点硬关系真难搞定。在这个环节尤其体现出做新能源车企之间的游击战——战术调整频繁,运营压力大到爆炸。

对了,你有没有注意到用户心理这事儿?最棘手的莫过于销售端——我这周和一个极氪店里的销售小哥聊,问他客户最常问啥?他说:走心的永远是续航和快充,尤其是销量最大的25-35万区间买家,他们动辄就问是不是城市通勤够用,周末出个城续航还有余量,家里有没快充桩啥的。估计这是电动车最大的门槛了,跟燃油车的跑长途无限燃油的安心感,心理差别大。

焕新极氪001超级置换权益限时售价25.98万元起,全系标配900V高压平台,后驱503马力零百4.98秒,四驱925马力零百2.83秒-有驾

续航虽然让人放心,快充时间短带来的便利感真的不能大吹大擂,不然你在服务站旁等7分钟换瓶可乐的人就会嘲笑你电池快充7分钟算个啥,排队半小时才真难熬。在北京户外,一台电动车多快充都是硬需求,这点满足了用户的刚需,而能把两块电池(95和103kWh)差异用价值链上的供应商品质来支撑,是真的不容易。

顺便插播一个没细想过的猜测:极氪001四驱925马力能不能有实力破3秒零百?虽然官方2.83秒听得很刺激,但实际路试有没有做到,我觉得可能跟设备调校和控制系统有直接关系,毕竟双电机协同不光是马力问题,得考虑电流控制和扭矩分配,稍微调不好一大脚油门就是失控。这方面你觉得呢?真实表现能不能对得起这包装的参数?

聊完性能,我们稍微跑个题——我前几天朋友提到他家隔壁小区布置了几个智能公交站牌,带车流监测和自动车牌识别功能。极氪001搭载的H7辅助驾驶升级后,能识别公交车道和可变车道,这点真心实用,因为像我说的,这些场景之前辅助系统只能蒙着眼睛干活,现在能解读场景就等于给车装了副大脑,跑窄路什么的省事多了。我在现场问过朋友:这么说这个车开起来是不是少了很多小心翼翼?他乐了:是挺舒服,感觉多了股‘聪明劲儿’。

焕新极氪001超级置换权益限时售价25.98万元起,全系标配900V高压平台,后驱503马力零百4.98秒,四驱925马力零百2.83秒-有驾

但说到这儿,我又自我更正一下。之前盲目觉得辅助驾驶升级无非是硬件更新,实际体验才知道,算法升级效果往往更加显著,硬件不入流,软件优化还真能让车厢里用户感受到质的差异,就跟升级手机系统一样,运行流畅就能直接提升咱的驾驶信心。之前太低估了。

最后抛个问题给你:极氪001这套900V平台和高容量电池组合,你觉得在未来三年能支撑起多少用户的换车需求?我体感这波性能和快充流畅度规则一改,电动车市场里能真正撑住阵脚的还有几家?毕竟续航快充相互撑起的再好,更多的实际体验还得和服务质量、保养便利性一起打包。

焕新极氪001超级置换权益限时售价25.98万元起,全系标配900V高压平台,后驱503马力零百4.98秒,四驱925马力零百2.83秒-有驾

走到这,忽然想到一细节,极氪前几天宣布支持900V高压平台的车型充电桩兼容性会渐次升级,毕竟现有快充桩普遍600V上下,不少用户到时候得意识到,我的极氪充电姿势得跟以前不太一样了,要适应和等待基础设施完善,这其实是个软肋,紧跟技术步伐的用户的忍耐值你怎么评价?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