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丰田bZ5要端上桌了,掐指一算,五月下线,六月开卖,预估价位在十三万上下。
啧,这事儿咂摸咂摸,颇有嚼头。
一边厢,电车江湖已然卷成了绞肉机,各路豪杰恨不得把底裤都赔进去;另一边厢,合资列强似乎总是慢半拍,慢条斯理地抛出新品,价码还死守着高地。
这葫芦里卖的啥药?
说穿了,这玩的是信息差的把戏。
咱们这些浸淫网络,日夜刷屏的,觉得电车白菜价遍地都是,可对普罗大众而言,十几万大洋,依旧是笔巨款。
尤其是在下沉市场,乃至更广袤的乡野地头,乡亲们对电车的印象,兴许还停留在“老头乐”的阶段。
一汽丰田盘算的,或许正是这块处女地——那些对丰田金字招牌信赖有加,又想浅尝辄止,试水电动的潜在买家。
这套路,有没有门道?
窃以为有。
丰田毕竟是丰田,在全球范围内攒下的口碑和品牌溢价,绝非哪家新晋势力能轻易撼动的。
不少消费者购车,求的就是一个安生省心,丰田在这方面,确有独到之处。
然而,单凭这层镀金光环,就能在电车红海里分一杯羹吗?
恐怕是黄粱美梦。
就拿bZ5来说,十三万的起步价,五百五的续航里程。
这数据,搁在如今的电车牌桌上,只能算平平无奇。
比亚迪、吉利、埃安之流,哪个不是续航更给力,配置更奢华,价格更亲民?
更何况,电车这玩意儿,迭代速度堪比光速,今朝的新锐技术,明儿个可能就沦为明日黄花。
一汽丰田bZ5,能否紧咬住这个节奏,还真得打个问号。
再者,电车不仅仅是代步工具,它更象征着一种生活格调,一种对未来图景的憧憬。
新势力诸强,深谙此道,花样百出的营销手段,眼花缭乱的用户社群,玩得风生水起。
反观合资老炮儿,似乎仍旧沿袭着老一套路数,发布会、试驾会、广告轰炸……总觉得少了点灵魂。
当然,合资品牌也并非一无是处。
譬如,健全的售后服务网络,星罗棋布的销售终端,这些都是新势力短时间内难以企及的。
只是,这些看家本领,在电车纪元,还能奏效几分?
这恐怕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毕竟,电车构造相对简约,养护成本也更低廉,传统的售后体系,是否有点“高射炮打蚊子”的意味?
归根结底,一汽丰田bZ5的登场,不仅仅是一场新车发布会,它更预示着合资品牌在电车领域的又一次试水,一次探寻。
它们想瞅瞅,在电车这个新赛场上,老牌劲旅的底蕴,还能发挥几成威力;它们也想摸清,消费者对合资品牌的电车,究竟怀揣着怎样的期许。
可话说回来,消费者也不是任人摆布的木偶。
你产品力乏善可陈,价位又毫无优势,光靠那块金字招牌,就想空手套白狼?
所以,一汽丰田bZ5最终能否胜出,关键还得看诚意。
倘若只是抱着“薅羊毛”的心态,那恐怕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欢。
遥想如今驰骋街巷的比亚迪,吉利,埃安,它们仰仗的不仅仅是政策东风,更是货真价实的产品力。
说句不客气的话,如果bZ5只是披着电车外衣的“油改电”,那恐怕连入门级玩家都难以企及。
仅凭“丰田”二字,就能让消费者趋之若鹜的年代,或许真的作古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