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中国新能源“出海”再下一城
7月的巴西巴伊亚州,阳光炽烈,卡马萨里市的比亚迪工厂内却是一片沸腾。
随着一辆崭新的比亚迪新能源车缓缓驶下生产线,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一刻,不仅标志着比亚迪全球化战略的又一里程碑,更意味着拉美市场的新能源产业格局正式被改写。
“15个月,从荒地到整车下线”
“说实话,连我们自己都没想到能这么快!”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站在工厂车间里,难掩激动。
去年3月,这里还是一片待开发的工业用地,而如今,一座现代化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已拔地而起。
从破土动工到首车下线,比亚迪仅用了15个月,刷新了中国车企海外建厂的速度纪录。
巴伊亚州州长杰罗尼莫·罗德里格斯在仪式上感慨:“这座工厂不仅带来了就业和技术,更让巴西看到了绿色转型的希望。”据巴西政府数据,该工厂总投资达55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71亿元),预计年产15万辆新能源车,直接创造2万个就业岗位。
对于当地居民来说,这无疑是一剂强心针——要知道,巴西近年来汽车产业增长乏力,而比亚迪的到来,正为这片土地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智造”如何征服拉美市场?
事实上,比亚迪在巴西的布局早有端倪。
2021年,比亚迪新能源车首次进入巴西市场,短短三年内,销量已突破13万辆。
今年一季度,比亚迪更是以超过2万辆的销量,稳坐巴西新能源汽车市场头把交椅。
5月的最新数据显示,比亚迪在巴西汽车零售销量排行榜中已跃居第四,市占率接近10%。
“巴西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接受度远超预期。”比亚迪巴西分公司总经理李铁透露,当地用户最青睐的是混动车型,既能享受政策补贴,又解决了纯电车型的续航焦虑。
而此次本土化生产后,比亚迪将进一步优化成本,推出更适合拉美市场的车型。
“出海”新阶段:从卖车到建生态
不同于传统车企的“简单出口”,比亚迪的全球化战略更注重本地化深耕。
在巴西,比亚迪不仅建厂,还联合当地供应链企业,打造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
例如,工厂所需的电池、电机等核心部件,未来将逐步实现本土化采购,既降低成本,又带动当地产业升级。
“中国新能源车的优势不仅是价格,更是技术和生态。”行业分析师指出,比亚迪的“出海”模式已从单纯的产品输出,升级为技术、产能、标准的全方位输出。
这种“生态共建”的思路,或许正是中国车企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的关键。
下一个目标:全球80万辆?
巴西工厂的落地,只是比亚迪全球化布局的一环。
截至目前,比亚迪新能源车已进入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上半年海外销量突破47万辆,同比增长132%。
按照规划,2025年比亚迪海外年销量将冲击80万辆。
“未来,我们会在更多市场复制‘巴西模式’。”李柯表示,比亚迪将继续推进“本地化生产+技术输出”的双轨战略,让“中国智造”真正走向世界。
而对于拉美市场来说,比亚迪的进驻,或许只是一个开始——一场由新能源车引领的产业变革,正悄然加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