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买250合资攀爬车,标配ABS越野胎性价比高但夜间照明和高转震动等缺点也不容忽视

1.5万能买到一辆250cc的合资攀爬车,听上去挺诱人。尤其是当它自带博世ABS和越野胎,几乎算是标配了。晓星这款2025款U侠大脚攀爬者,多少让我惊讶。毕竟咱们同价位的国产车,很多都还没标配ABS呢。可是好事往往不全是好事,这车缺点还真不少。

我说缺点之前,先讲讲它的定位和细节。车身很有英伦复古feel,圆形的卤素大灯还有铝合金护杠,油箱模型是水滴形的,套着拉链式座垫,全车看起来质感还挺够。轮毂是辐条,而且有两个版本——全地形和林道版。差价600元,林道版的座高从775涨到815,轮胎由17寸升到前19后18寸,前减震换成KYB的41mm正立式。这样配置,看得出是想兼顾城市和轻越野。

1.5万买250合资攀爬车,标配ABS越野胎性价比高但夜间照明和高转震动等缺点也不容忽视-有驾

前两天和一个老摩友聊起这车,他说:这配置要是国产车,估计起码2万起步了。我也体会到它诚意满满,博世的双通ABS加了还能关,骑着相当安全,这点比某些国产250方便多了。发动机是铃木GS250挂的,249cc单缸油冷,13千瓦功率,18牛米扭矩,特别低转调校,走林道的缓坡完全不慌。车重154公斤,骑着轻盈,油箱14L,百公里油耗官方说2.9升,理论续航接近480公里,算是挺省油的。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记得那天试驾时,座垫下能快速拆卸的设计很方便,适合折腾改装的,这点对我们这些爱改装的玩家特别友好。换胎换件都省心。

但别急,我说话有点大了,这车确实诚意十足,但缺点很现实。

1.5万买250合资攀爬车,标配ABS越野胎性价比高但夜间照明和高转震动等缺点也不容忽视-有驾

先说光源配置,灯光几乎全是卤素,只有尾灯才是LED。复古是复古,晚上骑郊区或山路,如果遇到没路灯的环境,这灯光真的不够亮。我试过了,光线太暗,远处的路况很难判断,换成同价国产车的LED大灯明显好太多。同行小李还吐槽:晚上开这灯,感觉开盲盒。这意味着,想靠它夜骑安全,风险挺大。

仪表盘也没啥好炫耀的。机械指针配个负显LCD,功能刚够用,支持油量和挡位显示。对比同价国产车动不动来个全彩屏加蓝牙车联网,别提差距了。追求面子和智能的年轻人,遇到这仪表只会皱眉。说实话,起初我觉得这又是个有中国特色的简单粗暴,但后来想想,预算有限也只能这样,毕竟改装空间还在,后续升级仪表也不是没可能。(这段先按下不表)

动力方面,高转有点尴尬。我不止一次听车友反馈,4挡超过60公里,5挡跑90以上,脚踩位置震动很明显,后视镜晃得模糊,长时间跑高速,手臂和腿都累。说实话,这震动我没预料到这么夸张。原来单缸机的高转震感没那么理想,毕竟它设计原型是城市和轻越野,跑高速不是强项。算了,我算了一下,这台发动机的最大扭矩18牛米,转速要上7000多,震动加剧也合情合理。

1.5万买250合资攀爬车,标配ABS越野胎性价比高但夜间照明和高转震动等缺点也不容忽视-有驾

林道版的高座和挡泥板是另一个小坑。815mm座高,对我这种173cm的人还可以,应付停车踮脚勉强。一个小伙伴180cm,开林道版一脸嫌弃:高得不自然,稳不住,泥巴一堆挡泥板还卡。这挡泥板设计虽然高位,但泥地里过泥浆还是会被卡死,山道骑石块或湿滑时还得拆下来,有点麻烦。多数玩家改装时第一件事就是把挡泥板拆了。我一时没想到,这设计居然漏了这么关键的场景。

品牌影响力也不容忽视。晓星和铃木挂钩,但晓星在二三线小城市的售后网络稀疏。朋友小张去年买了辆晓星,一次骑行中出现顿挫,跑修理厂居然配件等了半个月。相比下,本田雅马哈哪怕老旧车型,配件都挺好找。这让我意识到,买车除外观性能,网点和备件都很关键,别只看表面价格。

说到这,我想问你们——你们觉得一辆入门合资攀爬,是该追求什么?ABS和发动机品质,还是智能仪表和灯光升级?换句话说,你愿意牺牲哪部分享受更经济实用的核心吗?

1.5万买250合资攀爬车,标配ABS越野胎性价比高但夜间照明和高转震动等缺点也不容忽视-有驾

回头看看这车,ABS、发动机和改装力是它最硬的三块招牌,夜骑照明、长途高速的震动、高座身段等都是它的桎梏。就像我这两天跟朋友说的:它是个诚实的工头,不会吹牛皮,但也不耐风吹雨淋。

最后说个没细想过的猜测,它的低价和合资身份,可能源于自家供应链控制好,批量同时握在日方和国内团队手里。类似做饭用料精挑细选的感觉,不至于浪费钱买高阶零件,但核心部件必须是老可靠款。这样折中下来,性价比确实很不错。

说到这里,你我都知道,这价格能买到ABS+越野胎的攀爬车,已经属不易。可你觉得,这样的车是不是也在给越野小白留个入坑门槛?做为一线老玩家,我希望晓星能在下个版本加强灯光和减震,毕竟夜晚的安全和高速长途的舒适才是骑车更长远的保障。

1.5万买250合资攀爬车,标配ABS越野胎性价比高但夜间照明和高转震动等缺点也不容忽视-有驾

你呢?换作你,现在这辆车,逮啥玩儿用?会不会为了省几千块就忍受这堆妥协?还是更期待国产品牌能来个大逆袭,一口气把智能配置和耐用性都提上去?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