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天窗破损维权事件反转

近期,一起比亚迪天窗破损维权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事件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出现了戏剧性的反转。

广州的比亚迪唐 dmi 车主邱先生爆料,7 月 8 日晚 8 点左右,他发现停放在小区里的爱车天窗出现裂痕。邱先生称,从外面看是一条直线形状的裂缝,从车内看则呈均匀扩散状,整片玻璃全碎。他怀疑天窗是自爆,因为在他认知里,外力导致的破裂应该有明显撞击点,形成放射状裂痕,且撞击点附近会有碎裂粉末,而他的天窗干净无粉末。

发现问题后,邱先生第一时间联系提车的 4S 店,售后人员现场处理并将车拖回 4S 店。然而,4S 店最终给出的处理结果是天窗裂痕为外力导致,需邱先生自费修理或走保险程序。邱先生对这一结果并不满意,要求天窗玻璃的生产厂家广州福耀玻璃有限公司或者第三方鉴定机构进行再次鉴定,但 4S 店予以拒绝,售后经理称每天卖那么多车,若每辆都鉴定将没完没了。

无奈之下,邱先生联系媒体寻求帮助,并向记者提供了现场照片、4S 店后期拍摄的照片和视频以及与售后经理的对话。记者咨询第三方新能源汽车维修人员,对方看过相关资料后,表示从天窗碎裂的均匀程度来看,自爆可能性较大,但仅凭照片和视频判断不够准确。

令人意外的是,在记者致电比亚迪总部客服热线三小时后,邱先生态度发生大反转,向记者表示不用再关注此事,删除记者联系方式,其在社交平台发布的相关帖子也被删除。与邱先生断联后的第二天,记者接到 4S 店来电,技术经理称已按邱先生要求,委托广州福耀玻璃有限公司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为外力导致天窗破裂,目前正在走保险程序。

此事件中,诸多细节引人深思。最初 4S 店拒绝第三方鉴定,在媒体介入、车主态度转变后,却迅速拿出福耀的鉴定报告,报告的独立性和公正性难免让人存疑。福耀作为供应商,其出具的报告是否会倾向于车企,有待考量。而且整个事件中,从车主坚定维权到突然沉默,短短三小时内态度发生巨大转变,不免让人猜测背后是否存在某些交易,比如车企可能采取补偿、免费维修、签保密协议等危机公关手段,让车主放弃维权、删除负面信息。

近年来,全景天窗在新能源汽车中成为标配,但在质量安全方面争议不断。在社交平台、投诉平台上,有不少车主反映自家爱车出现天窗 “自爆” 现象,涉及多个热门新能源汽车品牌,比亚迪也多次被卷入此类事件。行业内,钢化玻璃虽为国标安全玻璃,但存在千分之三的自爆概率,且在阳光直射或高温条件下,碎裂概率会大大上升。车企在享受大天窗带来产品溢价的同时,不应将这一已知风险成本简单甩给消费者。

此次比亚迪天窗破损维权事件的反转,看似以车主与 4S 店 “和解” 告终,但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问题的真相似乎被 “私了”,产品质量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没有明确说法,这种处理方式难免让消费者感到不安。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