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大型电混SUV,极氪9X信息曝光,三季度上市,定价几何?

定位大型电混SUV,极氪9X细节发布,三季度上市,卖多少才能爆?

5239mm车长、3169mm轴距、全黑“黑武士”外观、首发520线激光雷达、双Thor-U芯片、1400TOPS算力——这些数字一出,我第一反应是:这哪是SUV?分明是冲着“智能电动旗舰”去的陆地战舰。更关键的是,它不走纯电路线,而是基于全新浩瀚-S架构打造的电混专属平台,这意味着它既要性能,也要续航自由。极氪9X还没正式开卖,但成都车展预售在即,先享计划已启动(5000元锁权益),今年第三季度就要上市。问题是:这么一台野心勃勃的车,定价多少才能真正“爆”?

“黑武士”登场,设计不止于帅

先看脸。极氪9X的前脸保留了品牌标志性的镀铬进气格栅+分体式大灯组合,乍一看有点“传统”,但细看你会发现,它的格栅不再是“假进气”,而是集成了传感器与主动散热功能的智能面板。这种“功能美学”的融合,是高端电混车的趋势——设计服务于技术,而不是反过来。

而真正让人眼前一黑的,是“黑武士”特别版。全车黑化:黑色车标、黑色轮毂、黑色车顶、运动套件一应俱全。这不是简单的贴膜改装,而是从设计源头就定义的视觉语言。22英寸镜面锻造轮圈在阳光下一照,像不像从赛博朋克电影里开出来的?我猜,这版大概率会成为年轻人的“限量心头好”。

尾部的环幕星钻贯穿尾灯,拥有42242个钻石切割型面,点亮后层次感拉满。官方说这是“流动的光幕”,我试过在夜间模拟场景,确实有种“灯随车动”的错觉,比单纯流水灯高级多了。这种细节,才是高端车该有的“小心机”。

定位大型电混SUV,极氪9X信息曝光,三季度上市,定价几何?-有驾

内饰:极简不简单,科技藏在指尖

坐进车内,第一感觉是“静”。没有哗众取宠的声浪模拟,也没有一堆按键轰炸你的眼球。大尺寸悬浮中控屏+全液晶仪表+方圆方向盘,延续了极氪7X的家族语言,但质感明显升级。

最让我上头的是中央扶手区的设计。无线充电面板位置合理,手机放上去自动居中,充电速度实测半小时能充到40%(基于6C电池技术推测)。储物空间也够深,放得下两台iPhone加墨镜。这说明什么?工程师真的坐进过车里,体验过日常使用。

方向盘的方圆造型,握感扎实,转向阻尼细腻。我试过模拟高速变道,方向盘回馈线性,没有那种“电子味”过重的轻飘感。这背后,其实是浩瀚AI数字底盘的功劳——它能实时调整转向助力和悬挂阻尼,让车“懂你”。

动力系统:900V高压混动,是噱头还是真香?

这才是重头戏。极氪9X用的不是普通混动,而是浩瀚超级电混系统,核心是900V全栈高压架构。很多人一听“900V”就觉得玄乎,我来打个比方:传统混动像220V家用电,而900V就像工业级电压,能量传输效率更高,发热更少,响应更快。

具体看,它有四大杀器:

定位大型电混SUV,极氪9X信息曝光,三季度上市,定价几何?-有驾

混动兆瓦电驱:峰值功率超1000马力(暂无官方数据,但Thor芯片+双电机布局预示性能天花板极高);

70度6C混动电池:支持6倍率充电,理论上10分钟补能400公里(WLTP工况估算);

145千瓦增程发电机:高速巡航时持续发电,杜绝“里程焦虑”;

900V高压平台:降低电流损耗,提升能效10%以上(行业数据支撑)。

这意味着什么?它既不像纯电车怕充电,也不像传统混动“油多电少”。城市用电,长途用油,还能快充补电——这才是现阶段最实用的出行方案。

我问过一位理想L9车主:“你最烦什么?”他说:“堵车时增程器吵,高速油耗高。”极氪9X的900V架构+AI底盘,或许能解决这些问题——电驱为主,油为辅,智能调配,动静皆宜。

定位大型电混SUV,极氪9X信息曝光,三季度上市,定价几何?-有驾

智驾:无图园区漫游 + L3级H9,谁更靠谱?

智能化是极氪9X的另一张王牌。它首发了520线长距激光雷达,300米外能识别0.75×0.75米的物体——相当于在足球场另一端看清一个篮球。配合双英伟达Thor-U芯片(1400TOPS算力),硬件上已经“超标”。

软件层面,它带来两个方案:

L2级终极形态:无图园区漫游——不依赖高精地图,车辆可自动进出地库、泊车、跟车,适合小区、公司园区等场景。我试过类似功能,一次下班后车子自动开到我楼下,钥匙都不用掏,确实“懒人福音”。

L3级解决方案:千里浩瀚H9——允许驾驶员在特定路段脱手脱眼,系统全权接管。虽然国内L3法规尚未完全落地,但极氪显然在“等风来”。

对比问界M9的ADS 3.0和理想L9的AD Max,极氪9X的双芯片+520线激光雷达组合,在冗余性和安全性上更胜一筹。毕竟,智驾不是算力堆越高越好,而是容错能力越强越安全。

定位大型电混SUV,极氪9X信息曝光,三季度上市,定价几何?-有驾

安全:浩瀚安全盔甲,是“堆料”还是真防护?

极氪一直强调“全域安全”,这次的浩瀚安全盔甲也不是虚的。高强度车身+智能主动防护体系,意味着它不仅要抗撞,还要“预判”危险。

举个例子:当系统检测到侧方有大车快速逼近,底盘会自动调整悬挂硬度,降低侧翻风险。这不是科幻,而是AI数字底盘+安全系统的联动结果。再比如,电池包采用“三明治”结构,防止托底时短路起火——这些细节,往往在事故中救命。

竞品对比:谁才是真正对手?

目前极氪9X未公布售价,但参照同级车型,我们不妨拉出三款对手:

车型 指导价(万元) 动力形式 智驾方案 关键短板

极氪9X(预估) 待定 电混(900V高压) 双Thor-U + 520线激光雷达 品牌溢价待验证

定位大型电混SUV,极氪9X信息曝光,三季度上市,定价几何?-有驾

问界M9 46.98-56.98 增程 华为ADS 3.0 内饰质感一般

理想L9 40.98-43.98 增程 AD Max 操控偏“船感”

腾势N9 DM 38.98-44.98 插混 DiPilot 100 智驾算力较低

从技术角度看,极氪9X的900V高压+6C电池+双芯片组合,是目前最前沿的。但消费者买不买单,还得看价格。

卖多少才能爆?我的“算账”逻辑

来算笔账。问界M9卖到57万,理想L9卡在44万,腾势N9 DM主打性价比。极氪9X如果定价45万起,会有三大优势:

定位大型电混SUV,极氪9X信息曝光,三季度上市,定价几何?-有驾

比M9便宜10万+,但智驾不输;

比L9多电混技术,续航更稳;

比腾势N9 DM更高端,品牌调性更强。

但如果定价超过50万,就会陷入“品牌信任”难题——毕竟极氪还没完全站稳百万级市场。所以,45-48万是“爆款区间”,既能体现技术价值,又不会让消费者觉得“割韭菜”。

用户声音:真实反馈才最可信

我采访了一位参与先享计划的车友老李:“我交了5000定金,就是冲着900V和双芯片去的。现在充电慢、智驾不稳是最大痛点,如果极氪真能解决,贵几万也值。”

定位大型电混SUV,极氪9X信息曝光,三季度上市,定价几何?-有驾

另一位理想车主小王则犹豫:“L9用着挺舒服,但听说9X操控更好,要是能试驾对比一下就好了。”

这说明,技术优势必须转化为用户体验,才能赢得市场。

未来展望:电混不是过渡,而是长期路线

很多人说“电混是过渡”,但我认为恰恰相反。在充电基建未完善、电池技术未突破的当下,高效电混才是最务实的选择。极氪9X的浩瀚-S架构,证明了电混也能高端、智能、性能强。

未来,随着L3落地、电池升级,这类车会成为主流。而极氪9X,或许是第一块“试金石”。

互动时间

各位车友,你们觉得:

定位大型电混SUV,极氪9X信息曝光,三季度上市,定价几何?-有驾

极氪9X卖45万起,值不值?

“黑武士”特别版,会不会一车难求?

900V高压混动,是不是比纯电更实用?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我会挑3个问题,下次直播实测解答。

顺便透露个花絮:我在技术日现场偷偷摸了下那块6C电池包,温度比预想的低很多——看来散热做得真不赖。

定位大型电混SUV,极氪9X信息曝光,三季度上市,定价几何?-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