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阵子,只要是关心点汽车消息的人,估计耳朵里听得最多的就是“小米汽车”这四个字了。
小米发布了他们第一款车,叫做SU7,好家伙,那场面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就跟咱们平时抢特价手机一样,那订单呼呼地往上涨,说是发布会刚开二十多分钟,就有五万多人交了钱,一天下来,将近九万台车就被人给订走了。
这一下,整个汽车行业都像是被扔进了一锅开水,瞬间就沸腾了,各种各样有意思的事儿也跟着出来了。
有的车企看着小米这火爆的人气,心里直痒痒,想着法子也来沾沾光;有的呢,看着就有点眼红,说话都带了点酸味儿;还有更直接的,干脆就跑到小米家门口,想把那些排队等车的客户给“撬”走。
这热闹劲儿,比看电视剧还精彩,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小米汽车一出来,都把其他车企给逼成啥样了。
先说说那些懂得借东风的。
这里面最会玩的,得数奇瑞了。
奇瑞最近也推出了一个新系列,叫风云,其中有款车叫A9L。
他们选了个特别巧的日子来开发布会,哪天呢?
就是小米SU7发布会同一天。
这在行家眼里,可是个险招。
好比两家饭店开业,你非要选在全城最有名的那家饭店门口,这不是明摆着让人家抢生意嘛。
可奇瑞偏不信这个邪,就这么干了。
结果,他们还真弄出了点动静。
发布会后,奇瑞发了一张宣传画,上面挺得意地写着:“抱歉!我们只订了51971台”。
这话听着,是不是有点凡尔赛那意思?
好像在说“哎呀,不行啊,跟小米比差远了,才卖了五万多台”。
这数字一出来,不了解情况的人一看,嚯,奇瑞也这么厉害?
能跟小米掰掰手腕了。
可咱们得看仔细了,这事儿里面有门道。
小米那将近九万个订单,是车主交了5000块钱的“大定”,这个钱交了,七天之内你要是反悔,钱就退不了了,说明是铁了心要买。
可奇瑞那五万多个订单呢,是花了两个多月时间攒起来的,而且客户交的只是9块9的“小定”。
你想想,9块9现在能干啥?
买瓶水都不够。
这种小定金,更像是一个意向调查,表示“我对你这车有点兴趣”,但最后买不买,那可说不准。
所以,奇瑞这招,说白了就是一种营销手段,花小钱办大事,成功地把自己和当时最火的小米捆绑在了一起,不管最后这五万多人里有多少真买车的,反正名声是打出去了,让很多人都知道了“哦,原来奇瑞也出了个新车叫风云A9L”。
有捧场的,自然也就有心里不舒服的。
有一家老牌车企,东风汽车,他们公司里一位负责技术的高管,看到小米汽车订单那么火爆,估计是心里有点憋不住了。
他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发了段话,虽然没点名,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在说小米。
他大概意思是说,小米的粉丝太不理智了,这种“愚忠”在别的国家都看不到,还说了一句挺伤人的话,叫“群体会降低智慧”,意思就是说大伙儿凑在一起就容易犯糊涂。
这话一说出来,可就把小米的粉丝们给惹毛了。
大伙儿就不乐意了,说我们花自己的钱,买我们自己喜欢的东西,怎么就成了愚蠢、不理智了呢?
再说了,您批评别人之前,是不是也该看看自己家的车现在卖得怎么样?
这位高管的话,其实暴露了很多传统汽车人的真实心态,那就是焦虑。
他们造了一辈子车,有技术有工厂,可突然来了一个做手机的,一晚上就把他们好几年的活儿都干了,他们想不通,也接受不了。
这种不理解和挫败感,最后就变成了这种带点火药味的批评。
当然,这位高管后来也很快认识到话说重了,就把那段话删了,还公开道了歉。
但这件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在新势力面前,一些传统车企那种既看不上又有点害怕的复杂心情。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紧张。
在新造车这个圈子里,大家反而显得挺团结。
比如小鹏汽车的老板何小鹏,他跟小米的雷军关系本来就不错。
小米SU7一发布,何小鹏马上就发文祝贺,说为雷军的坚持和成功感到高兴,还说自己也下单买了一辆,催着雷军早点交车。
雷军也很快回复感谢,还顺带着给小鹏即将上市的新车打了打气。
你看,这就是格局。
他们心里明白,大家都是在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努力,小米的成功,不仅是小米一家的事,也证明了中国品牌有能力造出让市场疯狂的好车。
一个朋友成功了,是给整个行业都长了脸,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每个人才能分到更多。
这种互相支持,跟前面那种酸溜溜的批评一比,高下立判。
最后要说的,就是最直接、最现实的竞争了,那就是“抢客户”。
小米SU7虽然订单多得吓人,但它也有个大问题,就是工厂的生产能力跟不上。
现在订车,很多人得等半年甚至一年才能提到车。
这么长的等待时间,就给了其他车企一个绝佳的机会。
于是,一场针对小米准车主的“挖墙脚”行动就开始了。
带头的是阿维塔汽车,他们直接做了个海报,口号特别有意思,叫“退订的米,有TA兜底”。
这个“米”字,既指小米,也指钱。
意思就是,你不是定了小米SU7,现在不想等了,想退订吗?
退订要损失5000块钱定金,没关系,你来买我们阿维塔,这5000块钱我们给你补上!
除了阿维塔,极氪汽车的销售也行动起来了,他们不仅承诺可以补偿定金损失,甚至还很“贴心”地在网上教大家怎么一步步操作退掉小米的订单。
蔚来汽车也不甘示弱,他们的销售人员在各个社交平台的评论区里到处留言,说只要你来买蔚来,那5000块钱定金可以直接当车款用。
这种做法,可以说是招招都打在小米的痛点上。
对于那些急着用车,或者对小米SU7不是非买不可的消费者来说,这个诱惑力就很大了。
本来还在犹豫要不要等,现在好了,有别的品牌提供现车,还帮你把损失给补了,那肯定会有一部分人动心。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降价促销了,这是一场争夺客户时间和耐心的战争。
这些车企利用小米产能不足这个弱点,展开了精准的打击。
当然,这对小米来说,也不全是坏事。
那些真正铁了心要买SU7的忠实粉丝,可能并不会因为这点补偿和等待就动摇。
这么一折腾,反倒能帮小米筛选出最核心的用户群体。
而这场围绕小米展开的“围剿”和“反围剿”大戏,也让我们普通人看到了,现在中国的汽车市场竞争有多激烈,激烈到大家为了抢一个客户,什么招都用上了。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因为有这样白热化的竞争,才逼着所有车企拿出最好的产品、最好的服务来吸引我们,最终对我们消费者来说,是件大好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