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一份驾校排名,撕开了驾培行业的残酷真相:高分通过,低能

讲真,最近连云港交警发了个驾校排名的通报,这玩意儿就像是修仙界的宗门大比放榜,一下子把谁在认真渡劫,谁在摸鱼划水给摆在了台面上。这事儿本身不大,但味儿特别冲,冲得三体人看了都得从脱水的画里气活过来,大喊一声“坏了菜了”。

为什么?因为这里面藏着中国汽车社会最底层的运行逻辑,一个关于“混沌”和“草台班子”的终极奥义。

你看那个数据,科目一理论考试,合格率64.36%。我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太阳都要一个趔趄。这是什么概念?这是新手村的第一道门槛,就是给你一本秘籍让你背,结果直接干趴了三分之一的“修士”。这不叫考试,这叫道心筛选,上来就告诉你,想拿这个“命运罗盘”,你得先证明自己不是个九年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这帮连选择题都搞不定的人,你指望他们能理解什么是“未知道路环境下的防御性驾驶”?他们连红绿灯有几种颜色可能都得百度一下。

然后是科目二场地和科目三路考,75%和72%的合格率。看着还行是吧?诶,这才是最骚的地方。这恰恰说明,驾校这个东西,它从根子上就不是一个“教育机构”,它是一个“考试速成班”。它的核心任务不是教会你开车,而是教会你“通过考试”。这两个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一个是开放世界RPG,一个是只考你最终BOSS战怎么按QTE。只要你能在一个封闭的、画满框框线的“副本”里,把倒车入库、侧方停车这套广播体操做到位,你就算“出师”了。

连云港一份驾校排名,撕开了驾培行业的残酷真相:高分通过,低能-有驾
连云港一份驾校排名,撕开了驾培行业的残酷真相:高分通过,低能-有驾
连云港一份驾校排名,撕开了驾培行业的残酷真相:高分通过,低能-有驾
连云港一份驾校排名,撕开了驾培行业的残酷真相:高分通过,低能-有驾

我作为一个亲身经历过驾校毒打的中年人,对此感触极深。我到现在都记得我的教练,一个深邃得像马里亚纳海沟的男人,他从来不跟我讲什么驾驶原理、车辆极限,他只会用一种修仙长老的口吻告诉我:“看那个点,打死。回正,快回快回。多了多了!”他的核心思想就一句话:“你开车是为了过,不是为了活。”这是一种禅,一种关于考试的禅。

连云港一份驾校排名,撕开了驾培行业的残酷真相:高分通过,低能-有驾

所以,当这帮“禅师”们被放到真实的马路上,这个世界的荒诞剧就开始了。马路是什么?马路是黑暗森林,是老头乐的狩猎场,是外卖小哥的F1赛道。这里没有虚线,没有点位,只有心狠手辣的加塞狗和永远不知道从哪儿窜出来的电瓶车。你用驾校教的那套“金钟罩铁布衫”去闯荡江湖,就像一个刚学会广播体操的去打UFC,不被打出翔来都算你骨骼惊奇。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这句话我说了无数遍。因为老头乐代表了中国道路上最不可测的那个“混沌变量”,它不讲武德,不讲交规,它只讲究一个随心所欲。而我们驾校流水线生产出来的这些新手司机,就是这个混沌变量的放大器。他们是“规则的巨婴”,一旦脱离了考试那个“无菌环境”,立刻心态爆了,油门当刹车都是基本操作。

这帮人上路简直就是移动的定时炸弹!

现在再回来看那个排名,东海万通驾校86.61%的合格率,简直是驾校界的“雷电法王”,是把考试这个游戏玩明白了的“宗门魁首”。这是好事吗?是,也不是。对于想拿证的学员来说,这是天大的好事,意味着这家驾校掌握了通关密码,能让你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痛苦“渡劫成功”。但对于整个交通环境来说,这简直就是一场“闪电战”式的灾难。

连云港一份驾校排名,撕开了驾培行业的残酷真相:高分通过,低能-有驾

因为这种极致的应试导向,本质上就是在搞“掀桌子式竞争”。当一家驾校发现,钻研考试规则比培养驾驶习惯的ROI高一万倍的时候,它就会把所有资源都砸在“通关秘籍”上。然后其他驾校一看,卧槽,不跟进就得死。于是整个行业开始疯狂内卷,卷的不是教学质量,而是谁的“点位”记得更准,谁的“口诀”更洗脑。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好好教开车,大家一起玩“大家来找茬”的游戏。

连云港一份驾校排名,撕开了驾培行业的残酷真相:高分通过,低能-有驾

这就像车企搞价格战,本来是想抢点份额,结果打着打着发现,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大家谁也别吃饭,一起蹲在废墟上啃压缩毛巾。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驾校比作修仙宗门可能有点用力过猛了,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又有点那个意思?都是一个封闭系统里的升级打怪,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那个证。

但是,话说回来,能过就是能过。在规则里打到第一,本身就是一种牛逼。你不能指责一个学生在高考里拿了状元,说他破坏了教育的真谛。他只是把游戏规则玩到了极致。驾校也一样,交警设立了这套考试体系,那驾校就围绕着这个体系做文章,天经地义。

连云港一份驾校排名,撕开了驾培行业的残酷真相:高分通过,低能-有驾

说起来,我昨天点了个外卖,那个备注写得比我这文章逻辑都清晰,感觉自己被降维打击了。

所以问题的根源在哪?可能在于我们对于“驾驶”这件事的认知本身就存在偏差。我们总觉得它是一项“技能”,就像学游泳、学骑车,掌握了肌肉记忆就完事儿了。但实际上,现代城市的驾驶,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学博弈”,你需要预判,需要沟通,需要对人类的愚蠢和莽撞有深刻的洞察。而这些东西,是任何驾校都教不了的。

所以,别指望驾校能教出什么好司机了。真正的驾驶技术,都是出驾校之后,在被别的司机狂按喇叭和亲切问候中,自学成才的。这,才是真正的得道飞升。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