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态电池电摩来袭 续航300公里 能否改写行业规则?

最近,电动摩托车圈里出了件挺轰动的事儿,一台叫“虔途01 GT”的新车发布了,号称是全世界第一款真正量产、用上了全固态电池的电动摩托车。

这消息一出来,可把大家给整不会了。

全固态电池这东西,咱们听了可不是一天两天了,汽车行业里像丰田、宁德时代这些大厂,研究了十来年,每次都说“快了快了”,结果到现在也没见谁家真正拿出来装车卖。

全固态电池电摩来袭 续航300公里 能否改写行业规则?-有驾

谁能想到,这个被誉为电池技术“圣杯”的东西,竟然被一个造两轮车的厂家给抢先了呢?

所以问题就来了,这台车到底是能彻底改变电动车续航规则的“技术革命”,还是一个定价虚高、技术不成熟、急着上市抢名头的“早产儿”?

咱们先看看这台车官方给出的数据,确实挺唬人的。

它搭载了一块11度电的全固态电池,电机峰值功率有17千瓦,官方宣称在WMTC这种比较接近日常使用的工况下,续航能达到240公里,而在匀速行驶的理想状态下,也就是国标工况,续航更是能达到300公里。

这里面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它的能耗,百公里综合电耗只有3.6度电。

这是个什么水平呢?

全固态电池电摩来袭 续航300公里 能否改写行业规则?-有驾

现在市面上比较高端的电动摩托车,比如大家熟悉的九号或者极核的旗舰车型,百公里电耗基本上都在5到6度电的范围里。

如果虔途的数据是真的,那就意味着它的能源利用效率比现在的同类产品高出了将近百分之四十。

这可不是小修小补的进步,简直就是换了个赛道在比赛,听起来确实有那么点颠覆行业的意思。

但是,一听到“官方工况”和“实验室数据”,很多开过电动车的车主可能都会会心一笑,因为大家都知道这里面的水分有多大。

这就像方便面包装上的“图片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往往是另一回事。

去年的一个例子就很有代表性,某个品牌推出了所谓的石墨烯电池,宣传的时候把耐低温性能吹得天花乱坠,可一到了冬天,北方的车主们发现续航里程直接缩水了将近一半,面对大家的质疑,厂家最后只是简单地解释说“实际使用环境和实验室条件不同”。

这次虔途官方也提到了,他们的固态电池在零下10摄氏度的环境下“依然可以使用”,这个说法就很有意思了。

全固态电池电摩来袭 续航300公里 能否改写行业规则?-有驾

“能用”不代表“好用”,具体在低温下续航会打几折,官方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数字。

所以,对于生活在北方的朋友来说,冬天要想骑这车出门,可能还是得做好续航减半的心理准备,厚实的羽绒服比什么都靠谱。

至于那个宣传的300公里续航,咱们心里也得有个数,日常在城市里骑,走走停停,红绿灯多,如果能实实在在跑到250公里以上,那都算是厂家非常厚道了。

聊完性能,咱们再来聊聊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就是价格。

这台虔途01 GT的售价定在了四万多块钱。

四万块钱,对于买一台两轮交通工具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

咱们来横向对比一下,用这笔钱,你可以买到两台配置相当不错的九号高端电动踏板车;或者,你也可以花两万七千块钱买一台性能和续航都很不错的极核AE8,剩下的钱足够你加一年的班后犒劳自己吃夜宵了;再退一步,两万出头的九号E300P,官方续航也有200公里,省下的近两万块钱干点啥不好呢?

全固态电池电摩来袭 续航300公里 能否改写行业规则?-有驾

如果你是一个传统的摩托车爱好者,那选择就更多了。

四万块的预算,完全可以去二手市场淘一台车况很好的进口小排量街车,比如川崎Z400,那迷人的发动机声浪、纯粹的机械操控感,是电动车目前还无法给予的驾驶乐趣。

剩下的钱,再改个好点的排气管,那种快乐也是实实在在的。

当然,厂家也给出了高价的理由,他们说固态电池的循环寿命是传统锂电池的两倍,按照一天一充的频率,用上八年没问题。

这个说法听起来很有吸引力,但仔细想想,又有多少人会把一台电动摩托车骑满八年呢?

电子产品的技术迭代速度太快了,可能三四年后,市面上就会出现续航更长、技术更成熟的新产品。

更关键的一个问题是二手车的保值率。

全固态电池电摩来袭 续航300公里 能否改写行业规则?-有驾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台使用了五年、搭载着第一代全固态电池技术的电动摩托车,在二手车市场会是什么样的处境?

收车的商家心里肯定会打鼓,这车的电池要是出了问题,维修或者更换的费用,会不会比这台二手车的残值还要高?

这种不确定性会让它的二手价值大打折扣,这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潜在损失。

那么,虔途为什么要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推出这样一款产品呢?

这背后其实有很深的战略考量。

近些年来,各地对于电动车安全的监管越来越严格,北京已经开始限制铅酸电池车上楼充电,广州也在严查私自改装锂电池的行为。

全固态电池电摩来袭 续航300公里 能否改写行业规则?-有驾

传统锂电池因为内部含有液态电解质,在极端情况下确实存在热失控甚至起火的风险,这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的安全隐患。

而全固态电池,由于用固态电解质取代了液态电解质,理论上大大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不容易发生燃烧。

虔途的这一步棋,很可能是在赌未来的政策走向。

一旦未来政策对液态电池做出更严格的限制,那么天生更安全的固态电池就会迎来巨大的市场机遇。

从这个角度看,虔途是在用技术上的领先,去赌一个政策的未来,试图实现对行业的降维打击。

这种敢于在核心技术上投入和突破的魄力,作为国产品牌,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不过,一辆摩托车好不好,不能只看电池。

全固态电池电摩来袭 续航300公里 能否改写行业规则?-有驾

它作为一个整体,操控性、骑行质感同样重要。

17千瓦的电机参数听起来很强,但实际的动力输出是否平顺、线性?

整车的重量分布是否合理,会不会头重脚轻影响操控?

这些都是需要实际骑行才能体验出来的。

而且,现在一些厂家喜欢把ABS防抱死系统、TCS牵引力控制系统这些在汽车上已经非常普及的安全配置,当成电动摩托车的主要卖点来宣传,听起来科技感十足,但对于一辆好车来说,这些应该是基础,而不是炫耀的资本。

最让人担心的还是维修保养,这套全新的固态电池系统,如果真的出了故障,维修起来肯定不便宜,技术难度也高,到时候可能不是换个电芯那么简单,而是需要整个电池包更换,那费用估计会让车主相当心疼。

所以,也有不少人认为,虔途这次是把第一批购买的用户当成了“公测员”,用量产车的名义,来完成本应在产品上市前就完成的大规模实地测试。

全固态电池电摩来袭 续航300公里 能否改写行业规则?-有驾

总而言之,我们都希望看到中国的企业能够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这种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值得鼓励。

但一场真正的技术革命,不能只停留在发布会的PPT和漂亮的参数上,更需要用实实在在的产品体验和对消费者负责的透明态度来证明。

消费者最关心的是什么?

无非就是安全、省心、可靠。

与其反复强调那些在特定条件下才能达成的续航数据,不如做一些更实在的事情,比如公开展示电池的健康度衰减数据,或者搞一场直播,当着所有人的面,对电池进行穿刺、火烧、泡水等极限安全测试。

如果产品真的经得起考验,那么用户的口碑,会比任何广告都更有说服力。

花四万块钱买一台电动摩托车,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

这台虔途01 GT究竟是能引领未来的划时代产品,还是一个匆忙上市的昂贵试验品,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不妨让我们多一点耐心,等第一批车主骑过这个冬天,看看他们的真实续航表现和故障率到底怎么样,到时候答案自然会慢慢清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