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宝马这几年的操作,有时候真让人看不懂,尤其是在设计上,那“大鼻孔”跟不要钱似的,一个比一个大,生怕别人不知道你家有俩肾。
就在我以为他们要在这条路上走到黑的时候,冷不丁地,他们掏出了个全新的iX3,直接给我干沉默了。
为啥?
因为它把鼻孔给“整”回去了。
这操作,就好像一个人,前一天还在朋友圈疯狂炫耀刚买的大金链子,第二天直接剃度出家了,一身素衣,眼神里透着一股“四大皆空”的劲儿。
这种堪称“反向整容”的决绝,背后没点被生活毒打过的故事,你信吗?
故事的主角,就是那个还在卖的现款iX3。
最近有个数据,说它一个月就卖了312台。
三百多台什么概念?
可能随便一家网红火锅店,一晚上排队的人都比这多。
所以你就明白了,这全新的宝马iX3,根本就不是一次心平气和的升级换代,这是一次被逼上梁山之后的绝地反击。
现款那台车,娘胎里带出来的毛病就是“油改电”,感觉就像一双顶级的跑鞋,非让你穿着去滑冰,怎么都不对劲。
市场也不傻,直接用脚投票,逼得经销商只能用骨折价换销量,优惠十六七万都算常规操作。
这哪是卖车,这简直是含泪清仓。
人在绝境中,要么躺平,要么爆发。
宝马显然选择了后者。
这感觉就像它被逼急了,直接冲进自家压箱底的实验室,把所有黑科技一股脑全掏了出来。
你看,900km续航,这个数字一出来,基本上就让大部分续航焦虑的人闭嘴了。
CLTC标准嘛,咱都懂,打个八折,那也是妥妥的硬通货。
更狠的是那个800V平台。
这玩意儿普通人可能没概念,说白了,就是充电速度的“次元跃升”。
官方吹的是充电10分钟,续航增加350公里。
你早上出门前,插上枪,上个厕所的工夫,一天的通勤电量就满了。
这体验,已经无限接近加油站了。
这才是真正要命的地方,它在从根本上改变你和电动车的关系。
有意思的是,这招宝马不是第一次玩了。
上世纪六十年代,宝马也差点破产,当时就是靠一个叫“Neue Klasse”(新世代)的系列,一脚把自己从悬崖边上踹了回来,顺便奠定了后来几十年的江湖地位。
现在,他们又把这个名字给请了出来,想再演一出“王者归来”的戏码。
只不过,时代变了。
当年的对手,是奔驰这种讲究“骑士精神”的贵族;现在的对手,是一帮来自深圳,根本不讲武德,信奉“软件定义一切”的科技新贵。
你跟人家聊底盘调校,人家跟你聊AI大模型;你强调操控乐趣,人家车里已经可以K歌看电影了。
完全不是一个路子。
所以,这台全新的新能源车也充满了这种矛盾感。
一方面,它在技术上用力过猛,想用硬实力碾压对手。
另一方面,它又不得不去迎合一些……嗯,很“中国特色”的需求。
比如,加长。
我几乎能打赌,这车一进国内,“L”的烙印肯定得给它烫上。
为了让后排能舒服地刷手机,就把一台车的“腰”给打断,破坏它原本的操控和比例,这事儿想想都觉得别扭。
归根结底,这台全新的宝马SUV,就像是宝马写给这个时代的一封倔强的回信。
它承认自己过去走错了路,也愿意放下身段去学习新的游戏规则。
但骨子里,它还是那个迷信机械、迷信工程师文化的德国“直男”。
它试图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去解决一个全新的问题。
那么,这份答卷能得多少分?
我真不知道。
它就像一个武功高强的剑客,手里拿着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剑,却闯进了一个无人机和激光满天飞的战场。
他很强,但他的强大,还是不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东西?
这道题,你觉得宝马能答对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