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6日,一段网络视频引发热议。视频显示一辆行驶中的问界M8驾驶位人员长时间低头,双手未握方向盘,伴随有人呼喊“余总,睡着了?”并鸣笛。车内人员随即摇下车窗微笑回应。该视频迅速登上热搜,网友对驾驶安全展开激烈讨论。深圳交警当日回应称,此类行为影响安全,若属实需担责。问界客服同步表示,L2级辅助驾驶需驾驶员全程监管,不建议分神操作。
事件发酵后,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于7月8日晚在“享界品牌之夜”活动中首次公开回应。他明确否认睡觉指控,强调事发时间为清晨,“大早上怎么可能睡觉?”并还原现场细节:当时车辆处于L2级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他因误认旁车驾驶员为华为员工而摇窗互动,风噪导致未听清对方喊话。低头动作实为查看手机,持续约20秒。余承东坦言:“开了近三十年车从未违章,这次因看手机被罚,生平第一次进公安局‘自首’,交了380元罚款扣3分。”
深圳交警后续确认,余承东已主动接受处罚,案件处理完毕。问界客服重申,L2级辅助驾驶无法替代人工监管,系统虽会提醒分神行为,但驾驶员仍须保持专注。工业和信息化部4月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管理通知被多次提及,文件要求车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禁止夸大宣传,并强化安全责任。
公众反应呈现两极。部分网友认可余承东坦诚态度,认为事件暴露技术过渡期的用户教育短板;另一部分则批评其作为公众人物未严格遵守交规,可能误导消费者忽视L2级辅助驾驶的局限性。新浪网评论指出:“余承东的‘自首’行为虽具示范意义,但车企高管公开描述‘智驾时无事可做’,可能弱化用户安全意识。”
余承东在回应中多次呼吁L3级自动驾驶法规尽快落地。他设想,L3技术成熟后,车辆可在极端情况下自动靠边停车,并通过安全带收紧、座椅按摩震动等方式唤醒驾驶员。目前,华为已具备L3技术储备,但受限于法规,仍需驾驶员全程监管。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国内量产车90%处于L2级,部分车企计划2025年实现L3级乘用车量产。
事件折射出智能驾驶发展的核心矛盾:技术进步与法规滞后的碰撞。根据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标准,L0-L2为辅助驾驶,L3起逐步实现系统主导。现行法律明确规定,任何级别辅助驾驶均禁止驾驶员睡觉或分心操作手机。余承东的“开车睡觉”表述实为对未来的展望,非当前建议。专家指出,L3落地需配套责任认定体系,技术成熟度与法律保障需同步推进。
此次事件中,余承东通过主动认罚化解舆论危机,同时将公众关注引向自动驾驶法规建设。百度百科“5·26余承东‘开车睡着’事件”词条更新显示,该事件已成为推动L3级自动驾驶政策讨论的标志性案例。随着工信部持续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管理,行业预计2026年前将出台L3级自动驾驶责任划分细则。
社交媒体平台上,“余承东自首”“智驾安全边界”等话题阅读量突破5亿次。抖音集团副总裁李亮发文强调:“智能驾驶发展需平衡技术创新与安全底线,驾驶员教育比技术升级更迫切。”这一观点获得超百万点赞,反映出公众对智能驾驶时代安全规范的迫切需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