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新兴汽车品牌九月销售情况,黑马突围,老牌厂商略显紧张

9月那些新兴造车品牌的成绩都挺亮眼的,其中最让人瞠目结舌的得算零跑了,直接突破了66,657辆的销售大关。比去年同期整整翻了一番,成为第一个单月销量突破6万的大势力。

你说它靠啥?可不是光靠喊口号,实打实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如今,打算花10到20万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早就不再迷恋那些虚浮的品牌噱头了,都更看重高配置加低价格这个组合。

国庆期间新兴汽车品牌九月销售情况,黑马突围,老牌厂商略显紧张-有驾

零跑最机灵的地方在于,把那些高价车上的豪华配置往更实惠的车型上搬,比如说12万的C10就配备了激光雷达,这在过去根本想都不敢想。

挺有意思的是,它的第100万辆车下线那天,因为涉及百万级别的合同纠纷,被列入失信名单,创始人朱江明也被限制高消费,不过销量一点儿都没受到影响。

国庆期间新兴汽车品牌九月销售情况,黑马突围,老牌厂商略显紧张-有驾

其实这事也说得过去,买这个价位车的人,主要关心的是花点小钱能不能买到称心的东西,至于那些场外新闻,他们多半没那么在意。

不过零跑这边也存在一些隐忧,接下来他们想瞄准25-30万的D19,还有跟Stellantis合作的事,要是处理不好,很容易掉进低价冲销量但难盈利的陷阱。这也是所有靠性价比起家的品牌都得面对的一个难题。

国庆期间新兴汽车品牌九月销售情况,黑马突围,老牌厂商略显紧张-有驾

小米这次算是挺过来了,九月交付量首次突破4万辆,环比增长了33%,直接把理想挤到了第五名。

主要原因就在于产能终于跟得上了,SU7和YU7可以大量交付,之前积压的订单终于得到了缓解。

不过麻烦也不少,SU7标准版排队等车得九个半月,YU7的等候时间更长,超过了一年,很多用户从一开始的满心期待变成了担忧和焦虑。

国庆期间新兴汽车品牌九月销售情况,黑马突围,老牌厂商略显紧张-有驾

而且,小米还算是个新兴品牌,关注度挺高,啥小事都能被放大出来。九月的时候,为了智驾问题召回了十几万辆车,虽然官方说只需要做个软件升级就能搞定,可这事儿还是让不少准备买的人心里有点打鼓。

说句实在话,产能扩大只是个开端,后头小米得认真考虑怎么把速度和质量协调好,可别让用户因为等车太久变得不满,搞得口碑不好。要不然,从网红那变成受人信赖的老牌子,就不那么容易了。

国庆期间新兴汽车品牌九月销售情况,黑马突围,老牌厂商略显紧张-有驾

再看看那些老牌车企吧,日子也不轻松。小鹏9月卖出了41581辆,比去年同期涨了95%,这是第一次突破4万大关,真挺给力的。可其实背后也是靠大甩卖才能撑起来的,比如五年零利率、零首付、免手续费啥的,最高还能享受57,700元的补贴,还可以和2.5万换新补助叠加用,有些车型的优惠甚至超过了8万块。

国庆期间新兴汽车品牌九月销售情况,黑马突围,老牌厂商略显紧张-有驾

这么算的话,这种办法撑不了太长时间。现在唯一能拉销量的就是MONA M03,月销售突破了一万,算是挺不错的。而那个被寄予厚望的新P7,热度掉得挺快,一个月才卖三四千台。

更烦的是,小鹏还在出海外市场,打算在瑞士、奥地利推2025款的G6和G9,这就得大手笔投入,短时间内肯不了回报。接下来怎么既保证销量又能维持利润,真是让人头疼啊。

国庆期间新兴汽车品牌九月销售情况,黑马突围,老牌厂商略显紧张-有驾

问界倒是走了一条别样的路,9月份交付了40619辆,虽然增速不算快,但质量挺高的。M9成为50万以上的销量冠军,M8则是40万以上的销冠,这两款车加在一起,差不多占了整体销量的八成,30万以上的高端细分市场算是稳占了脚跟。

新出的M7一上市就受关注,不少人都说产能足够,月销能冲到两万左右。

国庆期间新兴汽车品牌九月销售情况,黑马突围,老牌厂商略显紧张-有驾

不过华为又推出了智界、享界这些新品牌,想减少对问界的依赖,可新品牌根本还没火起来,尚界H5刚上市一个小时就卖了一万,与新M7的三万天差地远。

要是把握不好节奏,反倒会把资源搞散,影响了问界的发展势头,这个平衡的把控可真难搞。

蔚来和理想的情况就更复杂了,蔚来用多个品牌覆盖从10万到40万以上的市场,九月卖出了34749辆,比去年同期涨了64%,不过也有不少麻烦。蔚来目前还没能回到过去2万多辆的巅峰水平,基数太小,根本难以撑起整个局面。

国庆期间新兴汽车品牌九月销售情况,黑马突围,老牌厂商略显紧张-有驾

理想的情况就有点尴尬了,九月份卖出了33951辆,跟去年同期比,下降了37%。老款L6的月销从以前的2万左右,掉到了1.1万,主要还是得靠新出的i6撑场面。不过,i6和L6都要卖24.98万,不就变成自己跟自己抢客户吗?有人觉得,要想反弹的话,得等明年的L系列大改款,否则就很难有所突破。

国庆期间新兴汽车品牌九月销售情况,黑马突围,老牌厂商略显紧张-有驾

最后跟大家聊聊三个挺明显的趋势。第一,增程技术已经不算临时过渡了,连一直专注纯电的小鹏都推出了X9增程版,事实上就是因为消费者还是担心续航问题,既能用油又能用电,心里踏实不少。

第二,老牌豪华厂商也不甘落后,纷纷转向新能源市场,比如奔驰的纯电CLA在国内实现了国产化,还结合了Momenta的飞轮大模型。以前,靠智能技术新势力挺进市场,显得有点遥遥领先,但现在他们也开始追赶,想要找点新的竞争优势。

国庆期间新兴汽车品牌九月销售情况,黑马突围,老牌厂商略显紧张-有驾

第三,顶级配置越往下走,速度也是越快,像800V、5C快充这些技术,现在都已经出现在了价格亲民的车型上了。以后比拼的,不再是技术有多牛,而是怎么用更低的成本,把这些先进的技术带给用户。

2025年接下来这段时间,新势力的排名还会发生变化。

能笑到最后的人,肯定不是仅凭一点小优势就行得通的,得既能控制成本,又能打造差异化,还能稳住品牌。这早就不只是比谁卖得多那么简单了,实际上是看整体实力的持久战。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