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年不变,还能卖到今天,这件事要是换到别的领域,恐怕早成了考古话题。然而,雅马哈TW200偏偏就是那个“吃老本”的奇迹。要问原因?很简单:实用至上,皮实耐用,开得起、修得了、不挑路、还能开回家。反观现在的新车们,每年换个大灯、改个仪表、花里胡哨搞造型,用户还要学习一堆“傻瓜”科技,最后修起来头疼钱包疼。TW200就是一巴掌甩来:越野摩托要的是什么?可靠,简单,别整花的。
它的名字叫“Trailway”,翻译过来就是林间小道之路,这已经把话说到骨头里了:不玩虚的,这车就是为非铺装路面生的。跑山、林道、田埂、甚至乡间跑流水线拉货,它都能扛,顺手还能给城市通勤省钱省心——这种两头讨好、谁都不伤的设计,真有老派日企工程师的味道。38年锈不了,是有道理的。
外观上,最显眼的莫过于那对肥的没边的宽胎。前130、后180,不光好看,实际在烂路上的抓地力绝对让你服气。现在一些号称全能越野的小轮胎,“翻车”本事高在出厂,而TW200一看就是踏实干活的样子。至于配置?不要指望有花里胡哨的电子挡,什么TCS、ABS都别想,理论上你是驾驶员,不是“被保护”对象。
说到动力,没人会拿TW200和那些动辄300、400cc的“大块头”比。198cc的小单缸,16马力,听起来比125还没气势。但TW200讲究的是低扭输出——这就像浑身没什么肌肉,但力点用得精。再配合126公斤的体重,说是“轻松驮你上山下乡”完全不过分。座高也不飘,789毫米,适合绝大多数普通人骑。就是油箱偏小,7升,如果你非要骑它穿越无人区,也只能多背两桶油。不过好在油耗低,一百公里才消耗3升,那点油也能出去遛一大圈。
它的生命力有多强?你看看,欧洲市场已经被环保法规“一刀切”,早在2008年日本本土就停售了。亚洲国家也很难见到它的踪影,唯一顽强存活的,只有美国。美国人不是不爱技术,恰恰是他们懂得“古早科技+极致可靠=安心”。而这,才是TW200的胜出法门。
价格方面,美国卖4999美元,换算成人民币三万五出头。这价格放在美欧,算是亲民型小越野。如果在国内,许多车友估计会觉得有点超预算。但别忘了,TW200是为“玩的人”造的,不是单纯的代步。大部分爱摩托的,买它就是图个乐,图个安心,顺便还能对抗下现代生活的折腾。
如果有一天雅马哈突然开窍,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个125国标版,把那套宽胎+越野底盘留下,发动机技术再做点升级,说不定真能火一把。别的不说,如今喜欢“轻度越野”的人越来越多,国产厂商新车层出不穷,反倒缺了点有诚意、耐用又省心的“老派作品”。TW200其实是个天然的市场空缺,只是厂家跳不过制度门槛罢了。
回头一看,这样一款近40年没怎么变的老家伙,还能在美帝摩友里混出一片天地,要靠的其实很简单:明确的定位、坚实的品质、合理的价格,没有太多套路。很多新潮的“爆款”,两三年后就神隐江湖,只有这种实打实的机器,才配得上“传世”的称号。正所谓,越是简单的事情,越难坚持;越能坚持,价值越大。
可是,也别对TW200抱过多美化。它没有速度激情,也没有电子科技光环,更不是高档“玩物”。它是真正意义上的“工具车”,和那些动辄比拼参数炫配置的新宠不在一个世界。它是机械控的怀旧玩具,也是实用主义者的安心之选。雅马哈能把它维护这么久,本身就是对市场的最大洞察。
所以,这车未来会不会国产?会不会升级再战?其实并不重要。毕竟,在不断新陈代谢的市场中,TW200代表了一种经典的“不变”——也许,这才是它让人念念不忘的地方。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