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丰田bZ5挑战水陆空极限,安全智驾引领电动新时代

近些年来,咱们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可以说是热闹非凡。

各大车企你追我赶,今天你发布一个带激光雷达的新车,明天我就推出一个算力更高的智能座舱。

大家好像都在参加一场科技竞赛,比谁的车更聪明、更酷炫。

一汽丰田bZ5挑战水陆空极限,安全智驾引领电动新时代-有驾

这当然是好事,说明我们的汽车工业在飞速进步。

但是,在眼花缭乱的各种高科技配置面前,我们普通消费者心里也难免会犯嘀咕:车子变得越来越像个大号的智能手机,那它最根本的属性——安全,还靠得住吗?

毕竟,新闻里时不时就会看到一些电动车发生碰撞后起火、或者电池在充电时出现热失控的消息,这些事情让我们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也多了一份担忧。

一辆车,不管它有多智能,如果不能在关键时刻保护车里人的安全,那其他的一切都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汽丰田最近做了一件挺不一样的事。

他们没有大张旗鼓地宣传自己的车机系统有多流畅,或者自动驾驶有多厉害,而是直接把旗下的纯电轿车bZ5拉到了专业的试验场,进行了一场被称作“水陆空”的极限安全挑战。

一汽丰田bZ5挑战水陆空极限,安全智驾引领电动新时代-有驾

这操作,就像是把一辆准备上市销售的量产车,用远超国家标准甚至比一些专业测试还要严苛的方式,去考验它的安全底线。

这不仅引起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也让我们这些普通人有机会看一看,在极端情况下,一辆电动车到底能不能扛得住。

首先进行的是浸水测试。

试验场地的工作人员将一辆bZ5缓缓吊起,然后整个放进了一个深度达到1.35米的模拟水域里。

这个深度是什么概念呢?

我们日常开车,遇到积水路段,一般也就几十厘米深,国家标准对车辆涉水安全的要求也大致在这个范围。

一汽丰田bZ5挑战水陆空极限,安全智驾引领电动新时代-有驾

而1.35米,基本上能把整辆车都淹没了,只有车顶还能露在外面。

对于电动汽车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考验,因为它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和各种高压电路,最怕的就是进水。

一旦密封失效,水渗入电池包内部,轻则导致车辆报废,重则可能引发短路、起火,后果不堪设想。

这辆bZ5就在这样的深水里,足足浸泡了一个小时。

一个小时后,当车辆被吊出水面,现场的检测结果让人松了一口气。

经过专业设备检测,电池包内部干燥,没有任何漏电现象,这说明它的密封工艺是过关的。

一汽丰田bZ5挑战水陆空极限,安全智驾引领电动新时代-有驾

更值得关注的一个细节是,在全车断电的模拟紧急情况下,测试人员走上前去,很轻松地就用机械门把手打开了车门。

这一点非常重要,现在很多新车型为了设计感,采用了隐藏式的电动门把手,看起来很高级,但如果发生事故导致全车断电,这种门把手可能就无法弹出,导致车内人员难以逃生。

bZ5这种看似传统的设计,在关键时刻却成了一条宝贵的生命通道。

令人意外的是,这辆刚刚“出浴”的bZ5,在经过简单处理后,居然还能正常通电、启动并且行驶,车内的各种电子设备也都能正常使用,这充分证明了它在整车防水和电气系统稳定性方面的扎实功底。

接下来是更具视觉冲击力的高空坠落测试。

这辆bZ5被一台巨大的吊车吊至6米高的空中,这个高度相当于普通居民楼的两层楼高。

一汽丰田bZ5挑战水陆空极限,安全智驾引领电动新时代-有驾

然后,在没有任何缓冲措施的情况下,车辆被直接释放,呈自由落体状态重重地砸向地面。

这种测试模拟的是车辆在行驶中可能遇到的最极端情况之一,比如从高架桥上坠落或者翻下山崖。

当车辆与地面接触的瞬间,巨大的撞击声和扬起的尘土,让整个场面显得十分震撼。

然而,当尘埃落定后,测试结果却出人意料地好。

车辆的整个乘员舱,也就是我们坐人的那个部分,保持了非常完整的结构,没有发生严重的挤压变形,为车内人员提供了充足的生存空间。

其中,作为车身结构关键部分的A柱,仅仅发生了37毫米的轻微压缩,车门也能顺利打开,这意味着在真实事故中,乘员不仅能得到有效保护,还能快速逃生或被救援。

一汽丰田bZ5挑战水陆空极限,安全智驾引领电动新时代-有驾

同时,车内的9个安全气囊和长达2.7米的侧气帘在撞击瞬间全部正常弹出,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的保护。

而大家最关心的电池包,在经受了如此剧烈的冲击后,外观没有出现破裂,内部电芯完好无损,也没有发生漏液、冒烟或起火的现象,电压也保持稳定。

这说明车辆的结构强度和对电池的物理防护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最后上演的是一场堪称“终极考验”的暴力撞击测试。

这个测试环节设计得非常严苛,它不是一次简单的碰撞,而是一连串的打击。

首先,bZ5以80公里的时速,从侧面撞向一堵坚硬的刚性墙。

一汽丰田bZ5挑战水陆空极限,安全智驾引领电动新时代-有驾

这本身就是一次非常严重的侧面碰撞。

但事情还没结束,就在车辆刚刚完成撞击、车身还未完全稳定的状态下,一台重达900公斤的挖掘机铲斗,以43公里的时速,连续两次猛烈地撞击车身。

这种连续、多角度的暴力冲击,对任何一辆车的身子骨都是严峻的考验。

在这样连续的重击之下,bZ5的车身结构依然保持了很好的完整性。

更重要的是,在撞击发生后的0.1秒内,车门就自动解锁并能正常开启,为乘员逃生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整个过程中,电池系统的电压波动极小,并且始终没有出现热失控的迹象。

一汽丰田bZ5挑战水陆空极限,安全智驾引领电动新时代-有驾

这场“水陆空”极限大考,与其说是一场性能秀,不如说是丰田在向市场和消费者传递一种造车理念。

在当前这个大家都热衷于堆砌智能配置的时代,它用最直接、最朴素的方式,重新强调了“安全”这个汽车最根本的价值。

这种底气,源于丰田在电动化领域长达二十多年的技术积累,以及在全球范围内数千万辆电动化车型“零电池事故”的记录。

更难能可贵的是,一汽丰田bZ5在具备如此出色的安全性能的同时,并没有把价格定得高高在上。

它的起步价格仅为12.98万元,并且全系标配了包括预碰撞安全、车道保持等功能在内的T-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这种做法,打破了过去“高安全等于高价格”的固有印象,让普通家庭也能负担得起一辆真正安全的电动汽车。

这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它提醒所有参与者,技术创新不应仅仅是功能的叠加,更应该回归到对生命安全的敬畏和守护上来。

当安全不再是高配车型的专属,而是成为每一辆车的标配时,这才是对消费者最真诚的礼遇,也是我们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真正方向。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