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9.44%,背后藏着什么信号?

点击关注不迷路

赛力斯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9.44%,背后藏着什么信号?-有驾

2025年10月8日晚,赛力斯发布了9月的产销快报。

数据显示,当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44678辆,同比增长19.44%。

这个数字看起来不算特别惊人,但放在整个行业背景下去看,其实挺有嚼头。

要知道,今年前九个月,赛 力斯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304629辆,同比其实是下滑了3.82%的。

也就是说,在整体表现略显疲软的情况下,9月突然拉出一根“阳线”,这背后显然不是偶然。

为什么9月能逆势增长?

答案就藏在一款新车上,全新问界M7。

9月23日,全新问界M7正式上市,起售价27.98万元,顶配不到38万元。

这款车在外观、座舱、驾控、安全等多个维度都做了升级,还首次搭载了华为ADS 4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甚至引入了舱内激光视觉方案。

更关键的是,上市24小时内大定订单突破4万台,三天后就开始全国交付。

这种节奏,在汽车行业里几乎算是“闪电战”了。

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大定”是什么意思。简单说,就是消费者交了不可退的定金,基本等于锁定了购买意向。

4万台大定,意味着至少有4万个家庭已经决定把钱花在这辆车上。

这种转化效率,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新能源市场里,是非常少见的。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是问界M7?为什么是现在?

先说产品。

问界M7其实不是全新车型,而是改款。但这次改款幅度非常大,几乎可以看作是一次换代。

尤其是在智能化和空间体验上的提升,精准切中了家庭用户的核心需求。

比如,它的第三排座椅不再是“应急用”,而是真的能坐人;

车机系统响应更快,语音识别更准;

辅助驾驶功能也更贴近日常通勤场景,比如自动跟车、车道保持、拥堵辅助等,都不是花架子。

再说时机。

9月是传统意义上的“金九银十”销售旺季的开端。

很多家庭会在孩子开学后开始考虑换车,也有不少人打算在年底前提车,好赶上春节出行。

而赛力斯选择在这个节点推出全新M7,显然是经过精心测算的。

更重要的是,整个新能源市场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洗牌。

我们来看一组对比数据:

同样是头部车企,比亚迪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9.63万辆,同比下降5.52%。

虽然总量依然庞大,但出现同比下滑,说明市场已经不像过去那样“闭眼卖”。

消费者变得更理性,不再只看品牌或者续航,而是综合考量产品力、服务、智能化体验甚至保值率。

在这种背景下,赛 力斯的增长就显得更有含金量。

它不是靠低价冲量,也不是靠补贴续命,而是靠实实在在的产品迭代和用户口碑。

事实上,问界系列今年的表现整体都不错。

除了M7,问界M9累计交付已突破24万辆,稳居50万元 级市场销量第一;

今年4月上市的问界M8,累计交付也超过了10万辆,成为40万元级市场的销冠。

目前,问界全系累计交付量已突破80万辆,刷新了中国新能源豪华品牌的交付速度纪录。

这里有个细节值得琢磨:为什么是“豪华品牌”?

因为问界M7起售价近28万,M8在40万区间,M9更是冲到50万以上。

这些价格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代步车的范畴,进入了传统豪华燃油车的地盘。

而它们能卖得动,说明中国消费者对“国产豪华”的接受度正在快速提升。

过去,30万以上的车,大家第一反应可能是BBA(奔驰、宝马、奥迪)。

但现在,越来越多家庭开始认真考虑问界、蔚来、理想这样的新品牌。

这不是盲目爱国,而是因为这些车在智能化、舒适性、服务体验上确实做得更好。

比如,问界M7的零重力座椅、鸿蒙座舱、OTA远程升级等功能,传统豪华车要么没有,要么要加钱选装。

而且新势力的售后服务也更灵活,很多品牌提供上门取送车、远程诊断、甚至代客充电等服务。

这些细节,恰恰是打动中产家庭的关键。

当然,赛 力斯也不是没有挑战。

首先,虽然9月销量反弹,但前三季度累计销量仍是下滑的。

这意味着,它需要在第四季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才能把全年数据拉回正增长。

好在年底是传统购车旺季,加上M7交付刚刚爬坡,后续还有M9 2025款、M8纯电版等车型持续发力,机会是有的。

其次,资本市场对赛力斯的态度也在变化。

10月9日,也就是节后第一个交易日,赛 力斯A股大跌6.74%,收盘价160元。

这看起来有点矛盾:

销量涨了,股价却跌了。

其实原因不难理解——市场已经提前透支了预期。

9月底,赛 力斯刚宣布拟赴港上市,启动“A+H”双资本布局,股价一度冲高。

节后回调,属于正常波动。

但长远来看,港股上市对赛力斯是好事。

根据公告,这次募资将主要用于研发投入、海外营销、充电网络建设和日常运营。

尤其是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已经高达51.98亿元,同比增长154.9%。

这说明公司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而是在持续加码技术。

说到技术,很多人会联想到华为。

确实,问界是赛力斯和华为深度合作的产物。但要注意的是,合作模式正在发生变化。

早期是“华为智选车”,华为深度参与产品定义和渠道销售;

现在则更强调“联合创新”,赛力斯在制造、供应链、品控上的能力也在快速提升。

比如,全新问界M7就是在赛 力斯超级工厂(凤凰)生产的。

这座工厂自动化程度高,品控严格,甚至能实现“用户验收交付”:

也就是车主直接到工厂提车,现场验车、签字、开走。这种体验,传统4S店很难复制。

另外,赛 力斯还在加快海外布局。

虽然目前销量主要来自国内,但随着港股上市和资金到位,出海只是时间问题。

东南亚、中东、拉美等市场对高性价比智能电动车的需求正在上升,而问界的产品定位恰好契合。

回到开头的问题:9月销量增长,到底意味着什么?

它至少说明三件事:

第一,消费者愿意为真正的好产品买单,哪怕价格不便宜。

第二,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已经从“拼产能”转向“拼产品力”,谁能在细节上打动用户,谁就能活下来。

第三,中国品牌正在从“性价比”走向“价值感”,不再只是便宜,而是值得。

当然,我们也要保持清醒。销量增长不等于高枕无忧。

接下来的三个月,才是真正的考验。

如果M7的交付能持续稳定,用户口碑能继续发酵,那赛力斯完全有可能在年底交出一份漂亮的全年成绩单。

而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件事的最大意义或许是:我们有了更多选择。

不用再为了“面子”去买一辆开起来并不舒服的豪华车,也不用在智能和空间之间做痛苦取舍。

一辆30万左右的国产SUV,既能带全家出游,又能自动泊车,还能不断升级,这在过去是不敢想的。

时代在变,车也在变。赛力斯9月的增长,不是偶然,而是一个信号:

真正的好产品,永远有市场。

(全文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