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低碳化深度变革的进程中,新能源汽车技术作为实现“双碳”目标与能源结构转型的核心载体,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技术革新与产业重构。其中,纯电动技术与混合动力技术作为两条并行发展的主流路线,共同构成了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的核心战场。前者以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为技术核心,推动汽车动力源的彻底革新;后者则通过燃油与电力的深度融合,实现传统动力系统的效率跃升。中国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阵地,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已在纯电动与混合动力两类技术领域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集群。本榜单依托中汽信科自主开发的全球汽车专利大数据平台(简称AutoPat,网址为www.autopat.cn),对全球整车创新主体在纯电动与混合动力技术领域的中国专利授权量进行深度解析,旨在揭示技术竞争格局、洞察创新趋势,为行业技术路线选择与资源布局提供数据支撑。
一、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大类
包含混合动力、纯电动技术等子类
统计维度:
时间范围:授权公告日截至2025年7月31日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
统计对象:全球整车创新主体
统计指标:
中国专利授权量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技术中国专利授权量按全球整车创新主体TOP10的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到既有国际知名的汽车制造商,也有中国的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和行业巨头,以下是对统计的详细分析:
01. 比亚迪绝对领跑,技术储备深厚
全球汽车企业新能源技术中国专利授权量排名中,比亚迪以7992件专利授权量位居榜首,是第二名丰田(4321件)的1.85倍,远超其他企业。其专利授权量集中于新能源技术大类,尤其在纯电动、混合动力等核心技术领域形成密集布局,反映中国龙头企业在电动化转型中的技术先发优势与持续研发投入。
02. 中国车企占据半壁江山,全球竞争力凸显
前十名中中国车企占五席,合计专利授权量占比达62%,远超日韩美企业总和。这一格局体现中国新能源产业政策驱动效应,以及本土企业在混合动力、纯电动等细分领域的技术突破能力。
03. 传统巨头转型承压,技术路线分化
丰田、本田等日系车企虽位列前茅,但专利授权量仅分别为比亚迪的50%、20%,其长期专注的混合动力技术或面临纯电动技术浪潮冲击。而福特、通用等美系车企专利布局相对滞后,显示全球汽车产业技术路线正从传统燃油向电动化加速迭代。
二、混合动力技术领域
包含混合动力驱动总成技术等子类
统计维度:
时间范围:授权公告日截至2025年7月31日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
统计对象:全球整车创新主体
统计指标:
中国专利授权量
针对全球混合动力技术领域中国专利授权量按全球整车创新主体TOP10的统计结果,我们进行了如下分析:
01. 比亚迪差距收窄,丰田技术沉淀凸显
全球汽车企业混合动力技术中国专利授权量排名中,比亚迪以632件专利授权量位居榜首,但丰田以508件专利授权量紧随其后,两者差距较新能源榜单显著缩小。丰田作为混合动力技术先驱,其专利布局集中于非插电式混动(HEV)系统优化,而比亚迪优势源于插电式混动(PHEV)技术迭代,反映两类技术路线的并行发展。
02. 中国车企集群效应强化,七家入围前十
中国车企占据榜单前十中的七席,合计专利授权量占比达68%,较新能源榜单(五家)更集中。这一分布体现政策驱动下,本土企业在混合动力驱动总成、混合动力系统控制等细分领域形成技术集群,加速追赶国际巨头。
03. 技术路线分化,PHEV与HEV并进
比亚迪专利布局聚焦PHEV的电池-电机协同控制及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提升,丰田则深耕HEV的行星齿轮机构优化。广汽(375件)、长城(347件)等企业的崛起,本土混合动力技术从“跟随”转向“自主创新”,在成本与效率间寻求平衡。
三、纯电动技术领域
包含纯电动驱动总成、三电技术等子类
统计维度:
时间范围:授权公告日截至2025年7月31日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
统计对象:全球整车创新主体
统计指标:
中国专利授权量
针对全球纯电动技术领域中国专利授权量按全球整车创新主体TOP10的统计结果,我们进行了如下分析:
01. 比亚迪断层式领先,三电技术垄断优势
全球汽车企业纯电动技术中国专利授权量排名中,比亚迪以5845件专利授权量位居榜首,是第二名丰田(2451件)的2.38倍,专利授权量超过后三名总和。其布局集中于电池、电机、动力控制单元、纯电动驱动总成等核心技术,形成从材料到系统的全链条覆盖,凸显中国企业在纯电动核心领域的突破性地位。
02. 本土技术爆发,五家中企入围前十
中国车企占据榜单前十中的五席,合计专利授权量占比达72%,较混合动力榜单(七家)更集中。这一格局显示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下,本土企业在纯电动平台化设计、电驱系统高集成技术等细分领域实现技术爆发,形成群体性优势。
03. 日系电动化转型滞后,美韩跟进缓慢
丰田、本田专利授权量仅分别为比亚迪的40%、17%,其长期依赖的燃油车技术积累在纯电动领域转化效率偏低。通用、福特等美系车企及现代等韩系品牌专利布局相对分散,反映全球传统巨头车企在电动化核心技术迭代中仍处于追赶阶段。
四、总结
当前新能源汽车技术专利竞争呈现“双轨并行、中企领跑”的格局特征:纯电动领域比亚迪凭借三电系统全链条专利形成断层优势,推动电池能量密度与电驱效率突破,而混合动力领域丰田依托HEV技术沉淀与比亚迪PHEV技术创新形成分庭抗礼,折射出燃油车向电动化过渡的多路径探索;中国车企在纯电动和混合动力两类技术领域分别占据5家和7家席位,合计专利占比超60%,展现从政策驱动到技术驱动的转型成果,比亚迪的垂直整合模式与广汽、长城等企业的细分突破共同构建技术护城河;反观日系车企在纯电动领域布局滞后,美系巨头面临技术路线摇摆,传统巨头需通过并购或开放合作加速转型。未来竞争将聚焦三电成本优化、混动效率提升及跨技术路线平台化开发,产业生态协同创新成为决胜关键,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从“专利跟随”迈向“标准引领”,有望为全球汽车产业绿色转型提供“中国方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