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李斌画大饼,今豪赌九万辆,要打谁的脸?

第三季度蔚来公司目标

你敢信吗?蔚来上周的交付量居然把特斯拉给超了。

这真不是什么标题党在博眼球,是实打实的数据。就在刚刚过去的一周,蔚来全家桶,包括蔚来、乐道、萤火虫三个品牌,联手交出了5100辆的成绩单。这个数字一出来,整个市场都安静了一瞬,估计很多人跟我一样,第一反应是揉揉眼睛,再看一遍手机屏幕。

都说李斌画大饼,今豪赌九万辆,要打谁的脸?-有驾

这其中,最让人惊喜的,莫过于那个一直被认为是“小弟”的萤火虫。在BaaS,也就是“买车不买电池”方案的强力带动下,它就像被点通了任督二脉,销量居然就这么起来了。这个模式说白了,就是把最贵的电池部分拿出来让你租,购车门槛一下子降了好几万,对那些想尝鲜电动车但预算有限的年轻人来说,这诱惑力简直是核弹级的。

而另一位新秀,主打家庭市场的乐道L60,更是顶住了上市初期的所有压力和质疑,一周交出了1670辆的惊人数据。要知道,这可是一款全新品牌的全新车型,能有这个表现,几乎可以说是乐道今年的周销量巅峰了!整个团队估计都松了一口气,但马上又得把心提起来,因为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

相比之下,老大哥“蔚来”品牌本身,确实显得有那么一点点疲软。就像一个持续跑了多年的长跑冠军,节奏稍有放缓,后面的人就立马追了上来。不过,蔚来显然也意识到了问题,这个月果断开启了“5年免费方案”的大招,各种权益一送,直接把不少还在犹豫的潜在车主给“砸”晕了,订单量哗哗地往上涨,现在这些订单已经开始陆续转化为实打实的交付量了。看这架势,7月份冲击一下蔚来品牌今年的月度交付新高,不是没可能。

回到一年前,谁能想到蔚来的多品牌战略会是今天这个局面?那时候,外界的质疑声铺天盖地。很多人觉得李斌是在“画大饼”,摊子铺得太大,精力分散,现金流也紧张,简直是在悬崖边上跳舞。知乎上甚至有个热帖,标题就是“蔚来的多品牌战略,是妙手回春还是饮鸩止渴?”下面的回答,看衰的占了绝大多数。可现在回头看,那些曾经被认为是“包袱”的子品牌,正一个接一个地开始反哺主品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这不得不让人佩服李斌的战略定力和那种近乎偏执的坚持。

然而,就在这一片看似欣欣向荣的景象之下,一个更疯狂、也更具挑战性的目标被摆上了台面——第三季度,蔚来公司的总交付目标是,9万辆!

9万辆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在7、8、9这三个月里,蔚来平均每个月都要卖出3万辆车。这个数字,几乎是它现在月销量的两倍多。这已经不是“大跃进”了,这简直是要“上天”的节奏。空气仿佛瞬间凝固,市场的喧嚣也变成了窃窃私语。这个目标,究竟是基于严谨测算后的自信,还是一次为了提振资本市场信心的豪赌?

要拆解这个目标,就得把希望分摊到每个品牌身上。首先看乐道,L60的热销能持续多久?新车效应总会过去,它必须在产品力上真正能和特斯拉Model Y、理想L6等一众“卷王”硬碰硬。更关键的是,马上要交付的第二款车L90,能不能无缝衔接上,成为第二个爆款?如果L90能迅速上量,助力乐道品牌冲回曾经设想的“月交付一万”俱乐部,那这9万的目标,就等于拿下了一个关键的桥头堡。

再看蔚来主品牌。那套“5年免费方案”确实是猛药,但药效能持续多久?当优惠政策的刺激效应边际递减后,蔚来ET系列和ES系列这些老将,还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守住自己的阵地?它们面对的是一群武装到牙齿的新对手,每一款车都在拼命地堆配置、降价格。蔚来引以为傲的换电体系和用户服务,能否在性价比的冲击下,继续成为用户选择它的核心理由?这都是未知数。

最后是萤火虫,这个神秘的小家伙。它在BaaS模式下到底能释放多大的能量,目前还是个谜。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承担的角色绝不是锦上添花,而是要真正下沉到更广阔的市场,去收割那些传统高端品牌覆盖不到的用户。如果萤火虫能稳定贡献几千的月销量,那对整个大盘子的贡献将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你看,这9万辆的目标,就像一个精密的连锁机关。蔚来、乐道、萤火虫,三者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任何一个环节掉了链子,整个计划都可能功亏一篑。这背后,是对蔚来整个生产、销售、服务体系的一次极限压力测试。产能跟得上吗?供应链顶得住吗?门店的交付能力和服务能力能承受住井喷式的增长吗?每一个问号,都沉甸甸的。

那么,这个季度结束时,我们回头再看,蔚来交出的会是一份惊艳的答卷,还是一个“目标过高”的检讨?这出大戏,才刚刚拉开序幕。你觉得,这9万的目标,是蔚来吹响反攻的号角,还是只是暴风雨来临前,夜空中最亮的那一颗烟花?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