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周销量大跌,跌出前五有乾坤,是战略调整还是另有隐情

小鹏汽车去年靠着M03、P7+这两款车,着实搏了一把眼球,“平价+智驾”的连环招,让不少人觉得小鹏要“王者归位”了。

股价也像坐了火箭,从低点翻了好几番。

可最近,好像又有点“梗阻”了,周销量有点向下探,股价也开始踟蹰不前,这究竟是哪门子事儿?

小鹏汽车周销量大跌,跌出前五有乾坤,是战略调整还是另有隐情-有驾

瞅瞅小鹏汽车从2025年第7周到第20周的周销量,那真叫一个震荡俯冲,从顶峰的8800辆,滑落到5600辆。

想当初,新势力周销量榜单,小米、小鹏还能逐鹿中原,现在呢?

又成了理想、问界的独角戏了。

就拿第20周的榜单来说,理想、鸿蒙智行一骑绝尘,零跑紧随其后,再往下数,才是小米、蔚来和小鹏。

小鹏之前可是执牛耳者啊,现在跌到第六了,这其中定有乾坤。

说白了,明眼人都晓得,做高溢价车利润丰厚,做平价车,即便能捞到好处,也是个蝇头小利。

小鹏仰仗M03、P7+小火了一把,但他们盘算的却是“规避风险”,不再接续推出新的平价车,而是想把积攒的人气,引流到G6、G7、X9这些中高端车型上。

一旦有了这份心思,周销量的上限也就锁死了。

反观零跑,一门心思扑在性价比路线上,周销量从5200辆窜升到9200辆,整体走势是昂扬向上的。

小鹏汽车周销量大跌,跌出前五有乾坤,是战略调整还是另有隐情-有驾

当然,小鹏汽车的这记“急刹车”也不能全然否定。

毕竟,靠“平价”构筑壁垒,难度系数太高了。

要论“价格厮杀”,谁能敌得过比亚迪?

开发平价车,那可是要从比亚迪碗里抢饭吃,这难度可不是盖的。

所以,我料定零跑的周销量也不可能一味上扬,因为平价策略的终极挑战者是“价格屠夫”比亚迪。

比亚迪有多能卷?

这么说吧,它能把一款车型的价格压到让你瞠目结舌,还能确保一定的收益。

这种成本把控力,其他车企短时间内难以望其项背。

仅此一点,就足以说明事态的严峻性。

小鹏倘若一股脑扎进平价市场,极有可能陷入“增量不增利”的困境。

小鹏汽车周销量大跌,跌出前五有乾坤,是战略调整还是另有隐情-有驾

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莫非小鹏就只能坐视市场份额被鲸吞蚕食?

倒也未必。

想要靠性价比攻城略地,归根结底,就是要有粮草。

小鹏大可以效仿小米,通过公开市场的“增发+发债”,源源不断地开发“薄利”车型,去抢占平价车市场。

市场盘子大了,才能有跟“价格屠夫”扳手腕的底气。

商场如战场,钱从何处来,永远是个挥之不去的命题。

如果不是消费者买单,那就只能是股东掏腰包,或者股民接盘。

然而,这里面又暗藏着风险。

与大众认知相悖,实际情况是,资本市场对“烧钱换增长”的策略,愈发审慎了。

过去,大家觉得只要有用户,未来就有盼头。

小鹏汽车周销量大跌,跌出前五有乾坤,是战略调整还是另有隐情-有驾

现在,投资人更看重盈利能力。

小鹏如果押注“烧钱”模式,可能会面临融资困境。

因此,小鹏眼下正面临着一个两难抉择:继续走高端路线,可能会丢失一部分市场份额;走平价路线,又可能陷入“内卷”的泥沼。

那该如何破局?

依我看,小鹏或许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定位。

不是简单地追逐“低价”,而是要找到一个别具一格的竞争优势。

比如,在智能化领域持续深耕,或者在用户体验上精益求精。

总之,不能只靠“价格战”来招徕消费者。

当我们习以为常地将缘由归咎于“市场竞争白热化”时,是否忽略了小鹏自身的产品战略和品牌塑造?

实则,小鹏汽车的窘境,也是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个缩影。

大家都在竞逐技术、竞逐价格、竞逐服务,但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商业的本质:如何为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并且达成可持续的盈利。

这才是所有车企都需要深思熟虑的课题。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