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下午,一列满载290台“合肥造”商品车的中欧班列从

7月23日下午,一列满载290台“合肥造”商品车的中欧班列从合肥北城铁路综合物流园下塘铁路专用线鸣笛启程,经霍尔果斯口岸驶向中亚方向。

7月23日下午,一列满载290台“合肥造”商品车的中欧班列从-有驾

车厢的轮轴刚压过铁轨,现场就能听到一串长鸣,工作人员在站台上小声交流着当天的发运清单,神情里有点紧张也有说不清的兴奋。和以往那种本地短途运输不同,这次所有人都清楚,这列车的目的地远在中亚,路上要跨越好几个省区,最后在霍尔果斯口岸完成通关。运输车辆采用的是29节JSQ车型,和去年10月那次笼车班列的场面比起来,这次更像是一次升级版实验——毕竟这是下塘铁路专用线第一次参与国际联运试运,之前还没人走过这样的流程,谁都不太敢说能百分百顺利。

合肥北城铁路综合物流园其实很新,地理位置就在长丰县下塘镇,距离老城区一段距离。说起来,这个物流园是合肥国家层面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的核心节点,整个园区面积差不多703亩,比两个标准足球场还要大上十几倍。园区的建设被分成两期,第一期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里面有4条铁路作业线和1条到发线,专门给商品车准备了一个8万平米的存放区——你站在仓库外面,能看到一排排新车在太阳底下闪着光。每年最大能发运60万辆汽车,几乎覆盖了合肥周边所有主机厂的铁路发运需求。想象一下,主机厂生产线刚下线的车辆,被直接送到这里,然后打包装车,最后整队开往海外市场,这种效率,连去年底那次试点都没法比。

7月23日下午,一列满载290台“合肥造”商品车的中欧班列从-有驾

二期工程要到明年年底才计划完成主体结构,到时候会再增加10万平方米的坡道仓库,搞了两股集装箱作业区,堆场也在扩建里。未来规划的年吞吐量是12万TEU,光看数字会觉得抽象,其实就是再多一批来自全国甚至东南亚的货物可以在这里集结、换装、发运。2025年年底前,整个园区将是一个多式联运枢纽,这让本地制造业和国际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

不知你会不会觉得,像这样一列列驶向远方的班列,某种程度上也是城市制造业和全球供应链联动的缩影?欢迎留言,说说合肥这几年物流和制造业融合的变化,你那边有没有类似的新鲜事儿。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