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家造车新势力宣布季度交付量逼近10万辆大关,并且现金储备突破450亿人民币时,相信关注汽车行业发展的朋友们都会心头一震。没错,这正是小鹏汽车在2025年第一季度交出的亮眼成绩单。更令人振奋的是,掌舵人何小鹏掷地有声地宣告:公司非常有信心在今年的第四季度走向盈利。这不仅是一个财务目标,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信号,标志着小鹏汽车的经营质量正在发生质的飞跃。那么,支撑这份信心的底气究竟从何而来?让我们透过这份季度成绩单和一揽子规划,看看小鹏汽车是如何一步步夯实基础,向着盈利目标坚实迈进的。
强劲数据:盈利曙光初现
小鹏汽车2025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无疑是一份充满活力的答卷。高达158.1亿元人民币的营收,同比激增141.5%,清晰地展示了其业务规模的迅猛扩张。更值得关注的是毛利率的显著提升——整体毛利率达到15.6%,汽车业务毛利率也达到了10.5%,均创下单季度历史新高。这背后反映的是产品结构优化、供应链管理能力增强以及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控制成果。同时,净亏损大幅收窄至6.60亿元,仅为去年同期(16.5亿元)的约40%。尤为关键的是,公司手握的现金储备达到了惊人的452.8亿元,为未来的持续投入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财务基石。交付量方面,94008辆的数字不仅同比增长了惊人的330.8%,更重要的是实现了连续6个月月交付破3万辆的稳健势头。所有这些核心指标的全面向好,都指向一个事实:小鹏汽车的经营效率正在快速提升,盈利之路的基础已经筑牢。
产品舰队:密集出击,覆盖主流
销量的爆发式增长离不开强有力的产品支撑。小鹏汽车深谙此道,并已构建起层次清晰、覆盖广泛的产品矩阵,且未来攻势更加凌厉。
主力担当:MONA系列:定位在10-20万元价格带的MONA系列,特别是MONA M03,已成为小鹏攻城略地的“先锋”。上市仅8个月累计交付量便突破10万辆,证明了其在主流价格市场的强大竞争力,为销量基盘提供了坚实保障。
中坚力量焕新与升级:第二季度,小鹏将集中完成现有五个车型的年款升级或配置增加,确保主力产品持续焕发活力,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
重磅新品蓄势待发:真正的爆发将在第三季度到来。两款全新车型——定位25万级别SUV市场的G7和定位30万级别豪华运动轿跑的全新一代P7——将启动交付并快速放量。这两款车型肩负着品牌向上、提升单车均价和盈利能力的关键使命。
技术旗舰:鲲鹏启航:第四季度,小鹏的战略版图将迎来重大拓展——鲲鹏超级电动车型将逐步进入量产阶段。鲲鹏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小鹏首度进军增程领域的标志,更在于它填补了高端纯电之外的市场空白,提供了更广泛的使用场景解决方案,有效缓解用户续航焦虑,有望成为拉动销量和利润的新引擎。从MONA到G7/P7再到鲲鹏,小鹏的产品线实现了对10万至50万元主流及中高端市场的全覆盖,为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提供了丰富选择。
AI引擎:构筑未来核心竞争力
如果说产品是当下的船体,那么智能化技术,尤其是AI,就是驱动小鹏驶向未来的核心引擎。何小鹏明确指出,小鹏汽车的增长潜力才刚刚开始释放,而AI驱动的融合创新是核心动能。
AI战略全面驱动:小鹏已确立AI驱动战略,将AI深度融入底盘(图灵AI底盘)、辅助驾驶(AI智驾)、座舱(新一代智能座舱)、芯片(图灵芯片)、乃至具身智能机器人和企业生产力工具等各个领域,进行融合式创新。
世界级基座大模型:投入研发拥有720亿超大规模参数的世界基座大模型,是其AI野心的核心体现。该模型未来将通过云端蒸馏部署到车端,致力于为“AI汽车”配备真正的“智慧大脑”,成为所有物理AI终端的通用基础。
智能座舱领先布局:积极研发全本地部署在图灵芯片上的多模态大模型,目标是打造中国首个具备全本地端多语言交互能力和本地视觉-语言-动作(VLA)能力的座舱大模型,为整车智能化水平的快速迭代升级铺平道路。这将使车辆具备更强大的本地化感知、理解和决策能力,最终用户体验将远超传统汽车。
自动驾驶加速进化:凭借全栈自研体系(涵盖鹰眼纯视觉、图灵芯片、云端模型、车载架构),小鹏正加速从L2+向L3、L4级别自动驾驶迈进。技术的持续迭代是其保持智能化领先地位的关键。
全球航图:海外驱动新增长
小鹏的目光早已投向全球。国际化战略正成为其销量和利润增长的重要驱动轴。
高速扩张态势:2025年第一季度,小鹏海外销量同比飙升超过370%,在中国中高端新能源出口领域稳居第一。管理层预计,未来三年海外业务将持续高速扩张。
渠道网络快速铺开:单季度新增超过40家海外门店,并成功开拓了包括欧洲核心市场英国、东南亚最大市场印尼在内的多个关键区域。其名誉副董事长兼总裁顾宏地强调,海外扩张并非追求短期冲量,而是基于长期产品力、成本结构与AI能力协同的品牌建设。
本土化深耕:何小鹏展望未来时表示,期望小鹏作为一家高科技公司进入全球,在多个区域开展研发制造及更深度的本土化服务,目标是打造一个定位在“科技差异化”的中高端全球品牌。应对贸易环境挑战(如欧洲关税),小鹏的策略是加强与本地伙伴协同、优化产品结构与市场配置、评估本地化投资等。
未来生态:从智能终端到具身智能
小鹏汽车的雄心远不止于造车。技术的深度融合正在催生更广阔的生态想象空间。
技术同源优势:小鹏敏锐地指出,新能源智能汽车的三电、智能化、芯片、AI、大数据等技术,正在不断拓宽应用领域。目前,小鹏机器人与其新能源汽车有高达七成的技术同源,包括EEA架构、三电动力、自动驾驶技术、芯片研发等。
人形机器人:第三曲线:具身智能被视为关键的未来方向。小鹏计划在2026年推出面向工业和商业场景的人形机器人,目标达到行业领先智能水平,并通过量产场景数据驱动快速进化。图灵芯片将部署在第五代机器人上提升端侧算力,人形机器人被明确列为继智能汽车、全球化之后的“第三成长曲线”。
结语:迈向可持续高成长
综合来看,小鹏汽车在2025年第一季度展现出的强劲势头并非偶然。它是产品矩阵日益完善且即将迎来新一轮爆发、核心技术(特别是AI)持续投入并构筑深厚壁垒、全球化布局加速推进、以及积极探索未来技术生态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何小鹏对于“四季度走向盈利”的信心,正是建立在这一系列清晰战略和扎实进展之上。从集成研发迈向融合创新,从单一车型到全面覆盖主流市场的产品舰队,从本土深耕到全球布局,从智能汽车到具身智能的探索,小鹏汽车正展现出强大的体系化能力和战略定力。盈利目标的达成,将是小鹏汽车迈向可持续发展、释放更大增长潜力的重要里程碑。我们有理由期待,这艘正全速前进的科技旗舰,不仅能如期抵达盈利的彼岸,更将在全球智能出行的大潮中,开辟出更加广阔的航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