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档车轮胎扁,普通车轮胎厚,原因大揭秘!

平时咱们在路上开车或者在路边等人,只要稍微留心一下周围的汽车,就能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

那些看起来特别精神、价格不菲的轿跑或者豪华品牌的车,它们的轮子好像都特别大,但轮胎却显得很薄一层,就像是给大轮圈描了个黑边。

而我们绝大多数人开的普通家用车,比如那些满大街跑的合资车或者咱们优秀的国产品牌,轮胎看上去就厚实多了,显得肉乎乎的,给人一种很稳当的感觉。

高档车轮胎扁,普通车轮胎厚,原因大揭秘!-有驾

很多人心里可能都会犯嘀咕,这是为什么呢?

难道是越贵的车,轮胎就越“省料”吗?

还是说这纯粹就是为了好看,让车子看起来更酷炫?

其实,这背后隐藏的学问可大了,它关系到一辆车的操控、舒适、安全甚至是制造成本,是汽车工程师们经过反复权衡和计算后做出的选择。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认识一个关键的参数,这个参数就印在每条轮胎的侧面,叫做“扁平比”。

我们经常看到轮胎上有一串像“225/45 R18”这样的数字和字母,这串字符就像是轮胎的身份证。

高档车轮胎扁,普通车轮胎厚,原因大揭秘!-有驾

第一个数字“225”代表轮胎的宽度是225毫米;最后一个数字“18”代表轮圈的直径是18英寸。

而解开轮胎胖瘦之谜的关键,就是中间那个斜杠后面的数字“45”。

这个“45”就是扁平比,它的意思是,轮胎侧壁的高度是轮胎宽度的45%。

我们可以简单算一下,225毫米乘以45%,大概是101毫米,也就是10厘米多一点。

这个高度相对于它的宽度来说,确实是比较扁的。

相比之下,一条常见的家用车轮胎规格可能是“195/65 R15”,它的扁平比是65%,侧壁高度就是195毫米乘以65%,大约是127毫米。

高档车轮胎扁,普通车轮胎厚,原因大揭秘!-有驾

虽然它的胎面更窄,但侧壁反而更高,看起来自然就“厚”了很多。

所以,扁平比的数字越小,轮胎从侧面看就越扁、越薄;数字越大,轮胎就越厚、越饱满。

了解了扁平比,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那些高性能车和豪华车都偏爱使用低扁平比的“扁轮胎”。

这绝不仅仅是为了追求视觉上的冲击力。

首先,最核心的一点是为了提升操控性能。

轮胎的侧壁在车辆转弯时会发生形变,侧壁越厚,形变就越大,感觉就像中间有个缓冲地带,驾驶员转动方向盘的指令传递到路面就会有一点延迟,车身姿态的反应也会慢半拍。

高档车轮胎扁,普通车轮胎厚,原因大揭秘!-有驾

而低扁平比的轮胎,它的侧壁又短又硬,形变非常小,就像一根绷紧的弦。

驾驶员的每一个微小操作都能几乎毫无延迟地、精准地传递到车轮上,让驾驶者能清晰地感受到路面的情况,实现我们常说的那种“指哪打哪”的精准操控。

在高速变道或者激烈驾驶时,这种直接的反馈能给人极大的信心。

其次,是为了更强的抓地力和刹车性能。

通常情况下,低扁平比的轮胎都会搭配更宽的胎面。

更宽的胎面意味着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更大,就像我们穿的鞋子鞋底更宽一样,能提供更大的摩擦力。

这带来的好处是全方位的:起步加速时,车轮不容易打滑,能更有效地把发动机的动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刹车时,能提供更强的制动力,显著缩短刹车距离,在关键时刻这几米的差距可能就是安全与危险的分界线。

高档车轮胎扁,普通车轮胎厚,原因大揭秘!-有驾

根据一些专业测试,顶级性能车从百公里时速刹停的距离能做到35米以内,这其中宽大的高性能轮胎功不可没。

还有一个很实际的工程原因,就是为了容纳下尺寸更大的刹车系统。

马力越大的车,跑得越快,就越需要一套强悍的刹车来制服它。

这套刹车系统通常包括直径很大的刹车盘和体积庞大的刹车卡钳,它们必须被安装在轮圈内部。

这就要求轮圈的直径必须足够大,比如19英寸、20英寸甚至更大。

但车辆整体的车轮高度是受到车身结构限制的,不能无限增大。

高档车轮胎扁,普通车轮胎厚,原因大揭秘!-有驾

那么,在轮圈直径变大的前提下,为了维持整个车轮的外径基本不变,就只能相应地把轮胎的侧壁高度“压缩”得更低,也就是采用低扁平比的轮胎。

所以,大轮圈配薄轮胎,在高性能车上是一种功能需求驱动下的必然组合。

那么,既然扁轮胎有这么多性能上的优势,为什么我们大多数的家用车反而要用看起来“笨重”的厚轮胎呢?

这恰恰体现了汽车设计中“合适才是最好”的原则。

对于一辆家用车来说,极限操控并不是首要任务,日常使用的舒适性、经济性和耐用性才是用户最关心的。

厚轮胎,也就是高扁平比轮胎,最大的优点就是舒适。

高档车轮胎扁,普通车轮胎厚,原因大揭秘!-有驾

它更高的侧壁里包裹了更多的空气,整个轮胎就像一个充满气的厚垫子,能非常有效地吸收和过滤掉来自路面的细碎颠簸。

当我们开车经过减速带、井盖,或者压到一些路面接缝和小坑洼时,这层厚实的“空气弹簧”会把大部分生硬的冲击化解掉,传递到车厢里的震动就柔和多了,大大提升了乘坐的舒适感。

再者,厚轮胎更加皮实耐用,更能适应我们国家复杂的路况。

低扁平比的轮胎因为侧壁太薄,在经过坑洼路面时如果速度稍快,轮胎很容易被轮圈的边缘和路面挤压,导致侧壁帘线断裂,形成无法修复的“鼓包”,甚至直接爆胎,同时坚硬的路面边缘也很容易磕伤昂贵的轮圈。

而厚轮胎的侧壁有足够的行程来缓冲这种冲击,能更好地保护轮胎自身和轮圈的安全。

这种“抗造”的特性,对于经常需要在市区、乡镇甚至非铺装路面行驶的普通家庭用户来说,无疑是更省心、更安全的选择。

高档车轮胎扁,普通车轮胎厚,原因大揭秘!-有驾

最后,成本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考量因素。

高扁平比的轮胎通常搭配尺寸较小的轮圈,无论是轮胎本身还是轮圈,其制造成本和市场售价都要比大尺寸的低扁平比轮胎和轮圈便宜得多。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换一套轮胎的开销可能相差好几千块钱,这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而且,从理论上说,胎面相对较窄的厚轮胎,其滚动阻力也更小,对于提升车辆的燃油经济性也有一点点帮助。

总而言之,汽车轮胎的“扁”与“厚”,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美丑问题,也不是一个绝对的好坏问题,它本质上是不同定位的车型为了实现各自核心目标而做出的不同取舍。

高性能车选择扁轮胎,是用一部分舒适性和耐用性,去换取极致的操控、抓地力和刹车性能,它就像一双专业的跑鞋,专为速度和精准而生。

而普通家用车选择厚轮胎,则是优先保证日常出行的舒适、安全和经济性,它更像一双功能全面的徒步鞋,能陪你应对各种路况,走得更远更安稳。

所以,我们没必要盲目羡慕那些“薄胎”,更不要轻易给自己的家用车改装低扁平比轮胎,因为这很可能会牺牲掉你习以为常的舒适性,并带来更高的使用和维修成本。

了解了这背后的道理,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汽车设计的精妙之处,也能更清楚地知道,最适合自己用车场景的,才是最好的选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