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市场凭借庞大的消费群体和强劲的消费潜力,已成为众多海外品牌眼中的必争之地。近期,多个海外品牌为抢占中国市场份额,不惜使出浑身解数,降价促销成为其竞争的重要手段,从汽车到奢侈品,甚至生物科技领域,这股降价潮正重塑着市场格局。
豪华汽车品牌宝马便是典型例子。2025年,宝马在中国市场遭遇“滑铁卢”,销量持续下滑,一季度中国区销量同比下滑17.2%,二季度同比下降13.7% 。面对如此困境,宝马果断采取降价策略,部分5系车型最高降价超14万元,525Li豪华套装裸车甚至低至26万元。这一举措效果显著,宝马周销量从7000辆一跃涨至2万辆。但大幅降价也引发老车主不满,同时让经销商利润空间被压缩,陷入经营困境。即便如此,宝马仍在困境中不断挣扎求存,凸显出中国市场对其至关重要,哪怕代价巨大也不愿轻易放弃份额。
在奢侈品领域,曾经高高在上的奢侈品牌也按捺不住。范思哲、博柏利等品牌纷纷放下身段,在中国市场给出高达50%的折扣。在电商平台的大促活动中,这些品牌的热门单品价格大幅跳水。原价16200元的Burberry London女士大码单肩手提袋子母包,活动价仅需4199元 ;一些范思哲的服装单品也以五折甚至更低的价格出售。折扣奢品搜索量和销售额在促销期间急剧攀升,成为拉动消费的重要力量,显示出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的强劲购买力以及品牌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
而在相对小众的生物科技领域,日本瞄准中国3亿中老年群体的抗衰市场,其NMN制品进入中国后也大幅下调价格。NMN作为一种被认为具有抗衰老功效的物质,此前在国际市场价格颇高。但进入中国后,为了能在这片潜力巨大的市场分得一杯羹,众多日本品牌纷纷降低价格,以吸引更多中国消费者购买。中国老龄化程度加深,中老年群体对健康、抗衰的需求日益增长,促使日本生物科技企业迅速调整价格策略,积极抢占中国抗衰市场份额。
众多海外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激烈角逐,侧面反映出中国市场无可比拟的吸引力。庞大的人口基数意味着广阔的消费空间,不同消费层次和需求为各类品牌提供了生长土壤。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者对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追求愈发强烈,无论是豪华汽车、高端奢侈品还是前沿生物科技产品,都能在中国找到对应的消费群体。对海外品牌而言,失去中国市场,将在全球竞争中失去重要的增长动力和利润来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