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关税大刀砍向中国电车,谁料比亚迪们反手甩出王炸!27%关税重压下,中国车企竟靠"油电混搭"在欧洲狂卖上万辆。这波神操作背后,藏着怎样的价格玄机?
当欧盟委员会去年10月挥舞着27%关税大刀劈向中国电动车时,所有人都以为这记重锤能把中国车企砸懵。可谁曾想,短短半年时间,中国汽车军团硬是在欧洲市场杀出条血路——插电混动车型3个月销量暴涨4000%,直接把欧盟关税墙捅出个大窟窿!
最新数据显示,比亚迪今年3月在欧洲狂卖3269辆插混车,奇瑞也斩获757辆。要知道就在半年前关税刚落地时,这两个品牌在欧洲的插混车销量还挂零蛋!这戏剧性反转背后,藏着精明的价格算盘:纯电车要挨27%关税大棒,插混车只用交10%的"过路费"。按欧洲市场均价算,一辆20万元的电动车,关税差17%就能省下3.4万真金白银。
更绝的是中国车企的闪电布局。比亚迪今年要在德国连推两款插混新车,匈牙利工厂下半年就要投产,土耳其生产线也在加班加点。奇瑞更是在关税政策出台后火速调整产品矩阵,插混车型出口量直线飙升。这波操作看得欧洲同行直冒冷汗——大众ID.3在欧洲卖2.8万欧元(约21万人民币),比亚迪插混车硬是能把价格压到1.9万欧元!
中欧这场关税博弈堪称教科书级商战。4月10日双方突然握手言和,宣布要用"最低进口价"取代现行关税。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欧盟眼见中国车企另辟蹊径后的紧急止损。毕竟中国插混车在欧洲市占率已突破3%,且以每月15%的增速蚕食市场。德国《商报》直言:"中国车企用技术绕开关税壁垒的玩法,正在改写全球汽车贸易规则。"
这场较量背后是赤裸裸的成本厮杀。欧盟统计显示,中国电动车生产成本比本土车企低20%-30%。即便加上关税,比亚迪元PLUS插混版在欧洲仍比同级燃油车便宜8%。更别提中国车企正在欧洲本土建电池厂,未来成本还能再砍15%。这哪是卖车?分明是拿着算盘在欧洲市场搞"价格革命"!
眼下最魔幻的是,中欧双方一边在谈判桌上扯皮,一边中国车企的海外工厂已在欧洲遍地开花。比亚迪匈牙利工厂规划年产30万辆,土耳其基地瞄准辐射中东欧市场。这招"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布局,让欧盟的关税大棒越发无处着力——你加征关税?我直接本地造!
当欧盟还在为关税政策来回扯皮时,中国车企早已用插混车型在欧洲撕开突破口。这场看似关税博弈的商战,实则是新能源汽车话语权的终极争夺。那么最后小编想问:当中国制造开始用欧洲工厂造车反攻欧洲市场,这场汽车界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底打了谁的脸?对此你怎么看?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素材来源于网络,如侵联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