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有意思,那就是一向标榜“驾驶乐趣”的宝马,宣布要在2026年推出的国产新一代iX3上,搭载一套覆盖城市和高速的全场景领航驾驶辅助功能。
这消息听起来,就像一个坚持手工制作的老匠人,突然宣布要全面拥抱人工智能流水线一样,让人心里头既好奇又有点犯嘀咕。
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无非就那么几个:宝马这是怎么了,连自己最引以为傲的驾驶感都要交给电脑了吗?
更关键的是,这套系统的核心技术,宝马居然是找了一家中国的科技公司Momenta来联合开发。
一个德国的百年豪华品牌,把这么重要的“大脑”交给中国企业来造,这步棋到底是怎么想的?
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背后的门道。
首先得明白,现在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不是十年前的样子了。
过去大家买车,看的是品牌、是发动机、是底盘,有个蓝天白云的标,开出去就有面子。
但现在,尤其是新能源车赛道,风向全变了。
国内的新势力车企们,把“智能化”这个概念玩得是明明白白,自动泊车、高速领航都快成标配了,甚至在复杂的市区里,车子也能自己跟着导航开。
消费者们的胃口也被吊起来了,买车的时候,除了问动力怎么样,还要多问一句:“这车聪不聪明?上下班堵车的时候能不能替我开一段?” 在这种大环境下,宝马如果还固守着以前那套在欧洲路况下开发的驾驶辅助系统,拿到中国来用,那肯定是不够看的。
中国的路况有多复杂,我们自己心里最清楚,电瓶车乱窜、行人“鬼探头”、各种花式加塞,这都不是国外那种规规矩矩的交通环境能比的。
所以,宝马不是想不想变,而是必须变,不变就会被市场边缘化。
这就是宝马选择和Momenta合作的根本原因。
这事儿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宝马“外包”了技术,这更像是一场强强联合。
宝马的强项在于什么?
在于对汽车本身上百年的理解,它知道怎么造一台安全、可靠、好开的车。
车辆的底盘调校、刹车和转向的响应、遇到紧急情况时车身稳定系统的介入,这些都是刻在宝马骨子里的基因,是它的安全底线。
而Momenta这家公司,它的强项在于人工智能算法和海量的数据。
它就像一个土生土长的“老司机”,天天在中国最复杂的道路上跑,见识过各种奇葩路况,它的数据库里装满了中国特色的驾驶场景。
宝马提供了一个顶级的“身体”,而Momenta则为这个身体装上一个更懂中国路况的“本地化大脑”。
这种结合,就是要把德国的严谨工程学和中国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捏合在一起,造出一套真正适合我们中国人用的智能驾驶系统。
那么,这套新系统到底牛在哪里呢?
文章里提到了一个听起来很专业的词,叫“端到端的大模型技术”。
咱们用个大白话来解释。
以前的智能驾驶系统,像一个分工明确的团队,摄像头是眼睛,雷达是耳朵,它们把看到听到的信息交给一个“分析师”大脑,大脑分析完下达指令,再由“执行者”手脚去控制方向盘和刹车。
这个过程环节多,信息传递有损耗,反应速度自然就慢。
而“端到端”就像是把这个团队变成了一个经验极其丰富的全能高手。
他用眼睛一看路况,大脑里瞬间就综合了所有信息,几乎是凭着肌肉记忆和直觉,手脚就做出了最合适的动作。
这种方式大大简化了决策流程,反应更快,处理起突发情况也更像一个真人老司机,而不是一个反应迟钝的机器人。
比如说,在一个路口,系统同时看到了准备左转的对向车、路边想要过马路的行人和后方快速接近的车辆,它能像人一样瞬间判断出最优的策略,是稍微减速让行人先过,还是抓住空隙果断通过,整个过程会非常平顺自然。
当然,技术再先进,安全问题永远是大家最担心的。
把自己的安全交给一套程序,谁心里都得打个鼓。
宝马在这方面可以说是下了血本,用了“虚拟+现实”两手抓的办法来确保万无一失。
在德国慕尼黑,宝马有个全世界最大的驾驶模拟中心,占地一万多平米,里面有十几台高度逼真的模拟器。
在这里,工程师们可以把现实中可能遇到的所有极端危险情况都模拟出来,比如高速上突然爆胎、前方车辆急刹、遇到冰雪路面等等。
这些场景在现实中可能一辈子也遇不到一次,但在模拟器里可以反复测试成千上万次,把系统的安全冗余做到极致。
这相当于给系统上了第一道保险。
然后,再把这套系统拿到中国来,在北京、上海这些交通状况最复杂的地方进行大规模的实地测试。
测试车队会专门往堵车的环路、人车混杂的老城区里跑,收集最真实、最刁钻的数据,不断地对系统进行优化和调校。
这就等于上了第二道保险。
德国的极限测试保证了系统的下限足够安全,中国的实地路测则拔高了系统的上限,让它在日常使用中更聪明、更可靠。
最后,宝马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老本行——驾驶体验。
即便开启了智能领航功能,你也不会感觉自己完全成了一个乘客。
宝马在新车里设计了全新的交互界面,比如一个超大的全景显示屏和3D抬头显示,它会非常直观地告诉你,车辆现在看到了什么,它准备怎么走,下一步要干什么。
整个过程是透明的,让你心里有数。
而且,宝马强调的是一种“人机共驾”的理念,系统是你的副驾驶,帮你分担了开车的大部分精力,但你始终是主导者,随时可以轻松接管。
车内的摄像头也会时刻关注你的状态,确保你没有疲劳驾驶。
这种设计,既享受了科技带来的便利和安全,又没有丢失人与车之间的沟通和掌控感,力求在智能、安全和驾驶乐趣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
这可能就是宝马理解的,属于新时代的“驾趣”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