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科技圈和汽车圈里有个事儿,聊起来特别有意思,简直比看电影还刺激。
咱们平时家里用的扫地机器人、吸尘器,那个叫“追觅”的牌子,不知道大家熟不熟悉?
就是那个做清洁小家电做得挺不错的公司。
可谁能想到,这家天天琢磨怎么帮你把家里地板扫干净的公司,现在居然放出话来,说要去造汽车了,而且一开口就是个“王炸”。
这事儿是怎么传出来的呢?
据说啊,是追觅公司的老板,一位叫俞浩的CEO,在公司内部开会的时候讲了一番话。
这番话可不得了,不知道怎么就传到了外面,一下子就在网上炸开了锅。
他说,追觅不仅要造车,而且目标高得吓人。
一方面,要去造那种跟布加迪、宾利一个级别的顶级豪车;另一方面,还要跟现在国内市场上卖得特别火的理想汽车“全面开战”,从理想最贵的L9到相对便宜的L6,他都想“碾压”一遍。
这还不算完,他还顺带提了一句,说手机市场也要插一脚,未来要跟华为、小米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这话一出来,大伙儿的第一反应估计都差不多:这是不是有点太敢想了?
一个做吸尘器的,技术和造汽车差着十万八千里呢,怎么就突然要造布加迪了?
还要把理想汽车给比下去?
理想汽车现在可是新能源家庭SUV市场的“香饽饽”,每个月卖好几万辆,人家好歹也是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
你一个新来的,凭啥这么有自信?
这事儿咱们得好好扒一扒,看看追觅到底是胸有成竹,还是在画一个遥不可及的大饼。
咱们先看看他这个“豪车梦”是怎么规划的。
根据传出来的消息,追觅的汽车业务分成了两个品牌。
第一个品牌就叫“追觅汽车”,内部给它定的目标,竟然是对标布加迪。
布加迪是什么车?
那是动不动就几千万人民币,全世界最顶级的超级跑车,普通人一辈子可能连实车都见不到几次。
追觅说要造这种车,还准备了纯电和增程式两种动力,听着就像是给顶级富豪们准备的“未来玩具”。
另一个品牌叫“星空汽车”,是追觅投资的一个子公司,目标更夸张,对标的是劳斯莱斯的库里南和宾利。
这两种车,也都是汽车界的奢侈品,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为了这事,追觅内部据说特别重视汽车的外形设计,每个星期都要对设计方案进行投票,已经投了38个星期了。
这么算下来,他们琢磨造车这事儿,至少也快一年了,看来不是一时头脑发热。
当然,造布加迪、宾利这种话,听起来更像是在给自己的品牌“贴金”,拔高一下形象。
他们真正要干的,可能还是更实际的生意,那就是跟理想汽车抢市场。
这一点,从他们的产品规划上看得一清二楚。
俞浩老板特别看重那个对标宾利的车型系列,内部代号叫D9。
这款车规划了四个版本,从低到高分别是D9、D9 Pro、D9 Max和D9 Ultra,这个命名方式,一听就很有小米那种互联网公司的味道,也跟理想的产品线很像。
更关键的是尺寸和价格。
据说,追觅老板明确要求,这款车的车长、轴距这些尺寸,必须要全面超过理想L9和问界M9。
咱们中国老百姓买车,很多人都喜欢“大”,车子越大,看着越气派,坐着也宽敞。
追觅这是精准地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
再看价格,他们计划把这款车的定价放在26.99万到58.99万之间。
这个价格区间可就太有讲究了,它不多不少,正好把理想汽车从最便宜的L6到最贵的L9全都覆盖了进去。
这意思再明白不过了:理想卖什么价位的车,我就在同样价位上放一个我的产品,而且我的车比你的更大、更新,就是要跟你贴身肉搏,把你的客户抢过来。
话说到这,肯定有人会问,追觅凭什么呀?
它一个做小家电的,有什么底气去挑战一个成熟的汽车品牌?
追觅的底气,主要来自几个方面。
首先是技术。
别小看吸尘器和吹风机,追觅的核心技术之一,就是那个转速能达到十几万转的高速马达。
这个技术非常厉害,而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就是电机。
虽然汽车电机和吸尘器马达不是一回事,但底层的技术原理有相通之处。
追觅在全球申请了六千多项专利,很多都跟电机控制、传感器有关,这些都能给造车提供一定的技术基础。
这就好比一个厨师,虽然以前是做甜点的,但对火候、食材的理解是通用的,现在让他去炒菜,总比一个完全没下过厨房的人要强。
其次是人才和钱。
追觅也知道光靠自己不行,他们从传统的汽车厂挖了不少专业的研发、制造人才,跟自己原来的团队组合在一起。
而且,资本市场似乎很看好他们这个故事。
前不久,追觅的汽车项目宣布完成了第一轮融资,据说还创下了新造车公司融资速度的记录。
造车是个极其烧钱的行业,没有几百个亿根本玩不转,能快速拿到钱,这就是最大的底气。
最后,他们的眼光还放到了全世界。
追觅计划在德国柏林建一个汽车工厂,选址就有意思了,就在特斯拉德国超级工厂的旁边。
德国是世界汽车工业的中心,奔驰、宝马、大众的老家,去那里建厂,本身就是一种实力的展示。
更重要的是,工厂周围有上千家顶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以后造车需要什么好零件,出门就能买到,这能大大提高效率和产品质量。
所以你看,追觅这次跨界造车,虽然听起来很疯狂,但背后确实做了一系列周密的规划和准备,并不是单纯的头脑发热。
他们把目标定得极高,用对标布加迪来吸引眼球,然后用一个尺寸更大、价格重叠的产品去精准打击市场上的热门对手理想汽车,同时还展示了自己的技术积累、融资能力和全球化布局。
除了汽车,他们还要进军手机,还要在家电领域彻底甩开科沃斯、石头这些老对手,试图打造一个覆盖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追觅帝国”。
按照他们的计划,2026年底就会在美国的电子消费展上首次展示样车,2027年第一款车就要正式亮相了。
当然,从蓝图到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汽车制造的复杂性和残酷性远超想象。
这个从扫地机器人领域杀出来的“搅局者”,最终是会创造一个新的奇迹,还是会成为又一个倒在造车路上的挑战者,我们普通人现在也说不好,只能搬个小板凳,拭目以待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