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弟坚持买丰田亚洲狮,8.79万落地值不值?
说起来,最近家里又多了一辆车。不是我,是那个在群里经常怼我的远房表弟。他倒是轴,之前问我买啥车,我一顿劝他看看国产新能源,说现在这行情,比亚迪、吉利那些十万出头的都挺香。但人家一句“图个省心”,最后还是跑去提了台丰田亚洲狮。落地八万七九,这价格在我们小地方算中规中矩吧。
提车到现在快半年了,他微信上隔三差五发点用车感受过来,有时候还带点牢骚。我寻思着,也许能给想入手这款的人参考下。
先说油耗,这事儿得服气。市区上下班高峰堵成麻花那会儿,他说基本八个油左右,高速回老家的时候掉到六点几,用92号汽油,不挑食。这一点他媳妇最满意,每月加油的钱比原来少了不少。顺便插一句,上次保养师傅还夸了一句,“日系嘛,就是耐造!”首保免费,后面换机油啥的也就几百块钱一回——不过听他说店里茶水难喝,这事我信,因为上次陪他去真没味道。
但你要问有没有毛病?有!动力是真的肉啊。有一次我们俩一起等红灯,我开着自己的老捷达,他刚绿灯踩下去,那反应慢半拍似的。我忍不住吐槽:“你这是电瓶没电还是咋?”他说每次超个车都得提前预判,不然被后面的按喇叭催死。而且CVT变速箱平顺是平顺,就是急加速的时候拖拉机一样嗡嗡响,但速度上不来——师傅调侃叫“慢热型选手”。
还有噪音问题,高速路上一旦超过80码,那胎噪和风声就开始往耳朵钻。他跟我讲过两回,有次全家自驾出去玩,小侄子嫌吵,一路喊着让关窗户,其实窗早关死了,只能把音乐开大点凑合过去。
配置嘛……有些抠门是真的。不吹牛,快二十万指导价(当然优惠完低不少),没有全景天窗,没有座椅加热,我们北方冬天冷飕飕,每天屁股挨冰板。他老婆直嚷嚷,“以后再买一定要看清楚这些小配置。”倒是安全气囊给够了,据销售嘴碎介绍,全系标配8个,还有什么TSS智行安全系统,不过这个东西用不用得上谁知道呢,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注意安全为主。
外观见仁见智吧,我觉得像放大版卡罗拉,没有太多新鲜感,但胜在耐看。17寸轮毂样式普通,也就是走走稳妥路线,不像隔壁小王家的思域那么招摇。不过邻居大爷看见总爱问一句:“哎呀,新买的小凯美瑞啊?”其实压根不是一个级别……
内饰方面,中控台摸起来软硬掺杂,上面软,下边塑料硬邦邦。他媳妇抱怨长途坐久腰疼——织物+皮混搭座椅包裹性一般,还真不是瞎挑剔。我试过一次副驾驶,从城东一路堵到西郊,下车腰都有点僵。另外仪表盘还是机械指针那种,中间夹一块小屏幕,看习惯智能化那种液晶仪表的话,总觉得土气些。有意思的是CarPlay偶尔连不上,要拔插好几遍线才行,在微信群里还有人专门吐槽这个bug,说售后推三阻四也没法解决根本问题,只能认命咯。
空间表现对得起紧凑型定位吧,前排头部留量充足,一米八的大高个坐进去不会顶脑袋;后排腿部两拳距离,但中间凸起确实影响舒适度。有一次他们一家五口出门,把孩子奶奶塞进中间位置,到地方下来直揉腿……后备箱容积一般般,应付日常超市采购绰绰有余,可搬家装大件就费劲,需要放倒座椅才能勉强塞进去。
基础配置都有,比如倒影、自动驻车、坡道辅助之类,该省心的地方省心。但没有无钥匙进入和启动,每次都要掏钥匙转一下,有时找不到钥匙急死人。这年头还能这么设计,也是佩服丰田工程师脑洞清奇。同事打趣说:“你们这代步工具纯粹靠良心。”
动力总成1.5L自然吸气+CVT组合,很典型的丰田设定,用群友的话讲就是“只求稳,不求快”。起步发闷,高转才稍微活跃一点,所以每逢高速并线或者超越货车,都必须提前规划好,否则容易被夹断胡同口。据维修站老刘唠叨,他们修这种发动机很少遇到什么故障,大毛病基本没有,就是偶尔空调滤芯脏容易忘换,上个月还碰巧帮表弟换了一套新的滤芯,本地灰尘多,一年最好勤查查,比网上那些一年一换靠谱多了。
方向盘轻盈偏女司机风格,高速跑起来感觉底盘略虚浮;悬挂舒适性不错,对付烂路减震效果可以,不过弯道侧倾明显。一脚刹下去初段偏软,要深踩才有力道,这也是维修站老司机提醒新手们早点适应的问题。“刹停距离不能光靠感觉,多练练脚底板!”
再补充一个冷知识:据销售随口聊,日本本土市场其实没亚洲狮这个型号,是中国特供产物,为填补卡罗拉与凯美瑞之间空档而生。所以有人戏称它为“两头不到岸”,既不像卡罗拉亲民,又学不了凯美瑞豪华。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县城街头越来越多这种车型出现,也说明大家对它认可度还行呗?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前阵子发生的小插曲:某天下雨刚停,道路泥泞湿滑,结果邻居张叔开的轩逸直接陷沟里去了,而我表弟开着他的亚洲狮从旁边绕过去安然无恙。后来大家围观时张叔只嘟囔一句,“到底底盘高那么一点管用。”虽然后备箱空间拼不过轩逸,但通过性这一细节意外赢了一局,让群友们乐呵半天,还拍照发朋友圈调侃半宿……
反正现在他们一家三口周末短途自驾频率挺高,小孩喜欢趴副驾驶看风景(当然绑好安全带),老婆则继续念叨什么时候能把座椅升级成通风加热款。我劝她别折腾,新款上市估计也不会标配这些功能,到时候直接置换更划算些——毕竟二手残值向来坚挺,这是本地收旧货商嘴里的经验之谈。“日本铁皮贬值慢,你懂滴。”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散布于实际购车体验及维修技师闲聊等生活场景,如需进一步了解建议咨询当地4S店或相关从业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