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车帝这次玩大了,竟敢撕下辅助驾驶的“遮羞布”?

当下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辅助驾驶领域的发展如火如荼,各家新能源车企在开发布会的时候,如果没有拿得出手的辅助驾驶方案,那可能抬不起头。不过知名汽车媒体懂车帝近期却“冒天下之大不韪”,直接通过36款车的辅助驾驶大考,撕下了辅助驾驶的“遮羞布”,让各大厂商彻夜难眠。

懂车帝这次玩大了,竟敢撕下辅助驾驶的“遮羞布”?-有驾

具体来看,这场号称“史上最硬核”的辅助驾驶测试,将15公里真实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变成试验场;懂车帝与央视联手,用9天时间对36款主流车型展开“扒底裤式”测评。

懂车帝这次玩大了,竟敢撕下辅助驾驶的“遮羞布”?-有驾

在精心设计的15项高风险场景中,结果令人心惊:高速夜间遇施工区+卡车,仅47% 车辆安全避让;儿童横穿马路场景,通过率仅58%;“消失的前车”测试中,超70% 车型直接撞向静止事故车。更触目惊心的是细节:问界M9以64km/h追尾静态卡车;理想L6竟加速撞车;多车为避让前车违规变道,险些引发二次事故。

懂车帝这次玩大了,竟敢撕下辅助驾驶的“遮羞布”?-有驾

从7.28万元的比亚迪海鸥到70万元的特斯拉Model X,价格跨度巨大的36款车型中,几乎没有一款车可以完美地通过测试。耐人寻味的是,高价不等于高能:海鸥在施工避让测试中顺利通关,而贵它7倍的问界M9却在此项折戟。

懂车帝这次玩大了,竟敢撕下辅助驾驶的“遮羞布”?-有驾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许多车型的辅助驾驶其实并不安全。比如在测试中,多款车型在危机时刻公然违背“让速不让道”的黄金准则,为躲避障碍物,它们强行变道侵入邻车道,将旁车置于险境。更讽刺的是,在夜间施工区测试中,搭载激光雷达的豪华车型集体失灵。原因竟是测试用的假卡车模型反射模式与真车存在差异,导致系统无法识别。斥巨资堆砌的传感器阵列,竟被简易模型戏耍。

懂车帝这次玩大了,竟敢撕下辅助驾驶的“遮羞布”?-有驾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次测试综合成绩最好的竟然是2023款Model 3和Model X。要知道,它俩可没有搭载激光雷达,而是采用了纯视觉方案,那被吹上天的激光雷达辅助驾驶方案难道只是“自嗨”吗?毕竟这些年,自主品牌车企大力发展辅助驾驶技术,加上各种遥遥领先、完全端到端的营销和宣传,很容易让我们觉得特斯拉的辅助驾驶技术已经被自主品牌车企甩在了身后。但事实真的打脸,闹半天,原来还是特斯拉的辅助驾驶比较靠谱。

懂车帝这次玩大了,竟敢撕下辅助驾驶的“遮羞布”?-有驾

还值得一提的是,各大厂商的反应相当有趣,多家车企被曝向监管部门施压要求下架视频,懂车帝凭借央视背书及原始数据留存艰难抵挡车企们的强烈攻势。这种激烈反应背后,是销售终端正在发酵的信任危机:当消费者看到宣传片中“自动绕障”变成测试中的“64km/h追尾”,心理落差足以摧毁溢价空间。另外,乘联会数据揭穿另一个谎言:问界辅助驾驶里程占比仅16%,理想不足10%。也就是说,车企们疯狂宣传的辅助驾驶,很有可能并非是消费者的核心购买因素,这与车企的疯狂营销形成了辛辣反讽。

懂车帝这次玩大了,竟敢撕下辅助驾驶的“遮羞布”?-有驾

结束语

看来这届辅助驾驶的“遮羞布”,不用等风吹,懂车帝一脚油门就给踹飞了!激光雷达分不清真车和“纸老虎”,高价旗舰追尾追得比新手还猛,宣传片里的“老司机”秒变测试场的“愣头青”。车企连夜公关的样子,像极了考试作弊被抓包的小学生。消费者也乐了:合着我们为“科幻片”掏的钱,实战起来连“海鸥”都打不过?

看来我们在辅助驾驶领域的遥遥领先,并不是真正的遥遥领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