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杭州这个新闻,乍一看,就是一个标准的社会新闻,教育大家要爱护自己的财产,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是是是,道理都对,正能量满满,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夸一句人间有真情。
但你再品,你细品,这哪里是一个车主心大的故事,这简直就是所有燃油车,尤其是那些定位尴尬、不上不下的平民燃油车,在这个电动化时代最终宿命的预演。
一场早就注定了结局的,赛博葬礼。
主角赵先生,买了一辆宝骏310,买了八年,扔在路边风吹雨打了两年,最后想起来用的时候,发现车没了。
不是被偷了,是被当成“僵尸车”拖走了,拖到了一个车辆的乱葬岗。等他找到的时候,车已经废了,发动机无法启动,电瓶和火花塞都不翼而飞。维修师傅说,修好它,得花五六千。
五六千,朋友们,这是什么概念?
这个钱,你加一点,都能去二手市场淘一辆能遮风挡雨的老头乐Pro Max了。
这已经不是修车了,这是在给一个濒死的病人强行续命,而且用的还是最贵的那种进口药。
这件事最荒诞,也最真实的地方就在于,它完美演绎了一个“价值崩塌”的全过程。
一辆车,当你买下它的那一刻,它是一个“资产”。但当你不再需要它,甚至遗忘它的时候,它就从“资产”迅速变成了一个“负资产”。
它不再是那个能带你去诗和远方的铁皮伙伴,而是一个占据公共资源、不断自我贬值、还可能被随时“合法清理”的工业垃圾。
我经常做一个思想实验。
假如赵先生扔在路边的不是一辆宝骏310,而是一辆保养得锃光瓦亮的奔驰大G,别说两年,你扔二十年试试。
信不信社区大爷大妈会自发组成护卫队,每天给它擦灰,逢年过节说不定还得给它车轮上绑俩红布条,拜一拜,祈求一下出行平安。谁敢动它的电瓶,那就是捅了马蜂窝,三体人看了都得连夜坐飞船过来调解。
这就是品牌玄学。
奔驰最值钱的不是它的发动机,也不是它的内饰,是那个三叉星徽带来的“不可侵犯”光环,是它自带的“金钟罩铁布衫”。
而宝骏310有什么?它只有性价比。
当一个东西唯一的优点是“便宜”的时候,那么它被抛弃的理由,也恰恰是因为它“太便宜了”,便宜到让人忘记,便宜到让人懒得去管,便宜到修一下都觉得不值。
这种感觉,我作为一个曾经把一辆破捷达开到报废的中年人,我太懂了。
你看着它停在那里,你知道它有问题,但你就是懒得动。因为你知道,只要你一动,打开的可能不是车门,而是一个潘多拉魔盒。换个轮胎三百,做个保养八百,发动机有点异响?坏了菜了,准备大出血吧。
然后你心里就开始算账,我这一年也开不了几次,这点钱我打车不香吗?我坐地铁不爽吗?
于是,拖延。
无尽的拖延。
直到有一天,像赵先生一样,一个突如其来的需求,让你不得不去面对这个“工业废品”。结果你发现,游戏已经结束了。
新闻里社区的回应也特别有意思,说“我们张贴过通知,但联系不上车主”。
这话术,就是标准的免责声明。
翻译过来就是:我们按流程办事了,找不到你,那不能怪我们。你的车被拖走,零件被偷,属于不可抗力,是它命里该有此一劫。
我靠,这不就是公开抢劫吗?
但你能怎么办?你两年都没出现过,法律和道德的天平,早就倾斜到另一边了。你甚至没法证明那个电瓶是什么时候丢的。
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法则在社会层面的一个缩影。
当一个东西被定义为“无主”或者“被遗弃”的时候,所有规则就都变了。它不再受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保护,而是变成了一个谁都可以来分一杯羹的“公共资源”。
偷你电瓶和火花塞的人,可能心里还觉得自己是在“废物利用,绿色环保”。
这种逻辑,你是不是觉得很熟悉?
是是是,你肯定想到了。当下的新能源车市场,就是这个逻辑。
过去,大家还讲点武德,BBA守着豪华的蛋糕,丰田本田守着家用的蛋糕,大家虽然也打,但好歹是在一张桌子上吃饭,摔杯子归摔杯子,桌子不能掀。
现在呢?
小米直接把价格打到21.59万,掀的不是桌子,是直接把餐厅的承重墙给炸了。
蔚来的乐道一出来,上来就说自己对标Model Y,但价格直接给你干到22.99万,还带换电。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乐道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吹灭了还要揣兜里带走。
它们在干什么?
它们就是在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的同行以及消费者:旧时代的规则,结束了。
那些躺在功劳簿上,觉得自己的品牌就是“任意门”,可以随便定价的燃油车企,它们的车,在不久的将来,都会变成杭州路边那辆宝骏310。
它们会被遗忘,会被当成“僵尸”,最后在一个无人问津的角落,被拆掉“电瓶”和“火花塞”,变成一堆毫无价值的废铁。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一辆宝骏310的报废,上升到整个燃油车时代的落幕,是不是有点太用力了。是是是,但情绪都到这儿了,不拔高一下对不起谁啊。
说真的,我甚至怀疑我家楼下那只天天蹭我腿的橘猫,是不是也觉得我总有一天会把它忘了。
所以你看,这个新闻真正值得深思的,根本不是什么“车主要有责任心”。
而是一个更扎心的问题:
在这样一个所有东西都在加速迭代、加速贬值的时代,我们普通人,到底应该如何持有“资产”?
汽车,房子,甚至是我们学到的技能,都可能在某一个瞬间,因为一个新技术的出现,或者一个新政策的出台,迅速从“资产”变成“负债”。
就像那辆宝骏310,它的工业心脏已经停止了跳动,电瓶不翼而飞,连点火神经都让人拔走了。它静静地躺在那里,就是对所有旧时代产物无声的嘲讽。
所以你看,问题的关键根本不在于车主两年没管车。
而在于他当初为什么会买一辆自己根本不需要的车。
这才是真正的恐怖故事,比丢个电瓶恐怖一万倍。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